陳國泉(遼河油田勘探開發研究院試驗技術研究所 遼寧 盤錦 124010)
油田水是在石油開采及儲運過程中的主要伴生物。主要來自原油脫出的含油污水、鉆井污水、洗井污水等作業過程。
(1)原油脫出的含油污水:主要是采油時產出,在聯合站、伴生氣處理站、污水處理站排出。含有石油類、COD、破乳劑、腐生菌、可溶性礦物質、有機物等污染物。
(2)鉆井污水:主要是對一些鉆井設備清洗及鉆井作業用的鉆井液產生的污水。含有石油類、鉆井液添加劑、可溶性重金屬、高分子處理劑等。
(3)洗井污水:是為提高注水量、保護井下管柱,對注水井進行清洗作業。含有石油類、壓裂液溶入物、酸化液混入物等。
(1)無機組成:油田水中含有 SO42+、CL-、HCO3-、CO32-和Na+、Ca1+、Mg2+等幾種陰、陽離子為代表以及總鐵、鋇、鍶、銨等微量元素,其組合特征及異常值能反應油田水的地質特征。
(2)有機組成:油田水中含有氣態烴、液態烴、苯、酚及環烷酸等有機組成,其含量及比值可作為找油的水化學標志。(3)溶解氣:常見的有O2、N2、CO2、H2S、CH4等。
由于油田水的水質極其復雜,含有酸性氣體、大量鹽類、有機物質等,會造成油田地面設施不能正常運作;地層堵塞而帶來危害;環境污染,影響油田安全生產等一些列嚴重問題。因此,針對油田水腐蝕、結垢和細菌造成的危害,采取有效措施不斷提高油田水處理效果顯得十分重要。
活性炭是具有發達的孔隙結構、巨大的比表面積和優良的吸附性能的含碳物質。表面積通常可達到5×105-2.5×106m2/kg。它包括許多具有吸附能力的碳基物質,能夠將許多化學物質吸附在其表面上。活性炭和炭黑、石墨一樣同屬于不定型物質,但它既含有石墨微晶,無定型碳,還有一定量的雜原子。
油田水中溶質種類繁多;既有石油類、芳烴等中性物質,也有酚、胺、有機酸等有機物質;醇類、醚類、羰基化合物等極性有機物;還含有無機鹽類。
由于活性炭的表面含有大量酸性或堿性基團,酸性基團有羧基、酚羥基、醌型羰基、正內酯基及環氧式過氧基等。這些酸性或堿性基團的存在,特別是羥基,酚羥基的存在使活性炭不僅具有較強的吸附能力,而且具有催化作用。活性炭在吸附過程中具有物理吸附、化學吸附、交換吸附三種吸附現象的綜合作用。對不易生化降解的污染物、其它方法無法除去的溶解性有機物、無機離子等可用活性炭吸附的方法深度凈化。
因此,針對油田污水活性炭吸附處理是一種行之有效的辦法。活性炭處理,在油田水處理中,也已逐漸成為一種不可缺少的水處理工藝,特別是對于需要注水開發的低滲透、特低滲透油藏,為滿足注水水質要求,必須在常規污水處理工藝基礎上,對水質進行深度凈化。
影響活性炭對水中污染物的吸附量一般有以下幾點因素:
因為活性炭的吸附作用是一種表面現象,所以活性炭的孔徑、孔容分布及比表面積影響吸附容量。比表面積越大,吸附量也越大。內擴散對吸附速度影響較大,吸附速度主要與粒度及細孔分布有關,水處理用的活性炭,要求過渡孔較為發達,有利于吸附質向微細孔中擴散。活性炭的粒度越小吸附速度越快,但水頭損失要增大,一般在8-30目范圍較宜。此外活性炭的表面化學性質、極性及所帶電荷,也影響吸附的效果。
用相同的活性炭對不同的污染物吸附時,其吸附量與吸附速度都有明顯差別,這主要與污染物在水中的溶解度、相對分子質量大小和極性等因素有關。
(1)分子結構
活性炭對有機物的吸附特點可以概括為:對芳香族有機物的吸附優于非芳香族有機物;對分子量大的有機物吸附優于分子量小的有機物;對水中溶解度小的有機物吸附優于溶解度大的有機物。
(2)極性
活性炭基本可以看成是一種非極性的吸附劑,對水中非極性物質的吸附能力大于極性物質。
由于天然水中的有機物主要為有機酸,而有機酸在低PH值下電離較小,因為活性炭對分子態的弱電解質比對離子態的吸附量大,所以在低PH值條件下,可以提高活性炭對有機物的去除率。
大多數有機物的初始濃度增加,吸附量按指數函數增加。但也有例外,如對ABS的吸附,濃度改變對吸附量基本無影響。
活性炭對水中有機物的吸附,溫度的影響可以忽略不計。一般天然水中存在的無機離子對活性炭吸附有機物也幾乎沒有影響。但汞、鐵等金屬離子含量較高時,則可能因為在活性炭表面起氧化、還原反應,并沉淀,積累在碳粒內,使活性炭的孔徑變小,影響活性炭的吸附效果。
總之,活性炭水處理工藝應綜合分析吸附的影響因素,根據實際情況,選擇適合吸附條件,達到最佳的吸附效果。
[1]沈琛,油田污水處理工藝技術新進展.北京:中國石化出版社,2008.
[2]蘭淑澄,活性炭水處理技術[M].北京: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1991:13.
[3]張兆杰等,鍋爐水處理技術.鄭州:黃河水利出版社,20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