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 靜
(湖南生物機電職業技術學院,湖南 長沙410127)
信手拈來幾本會計報表分析的書籍,看到上面的指標種類繁多,五花八門。學生該如何記憶這些指標,現將教學過程中的一點點心得總結如下,對盈利能力指標作一下總結與歸納。
關心企業盈利能力的報表分析主體有:管理者、債權人、股東。
報表的分析主體不同,分析的目的不同,分析過程中選擇的指標也不盡相同。
分析之前,首先對盈利能力指標作一下總括的認識,分析企業盈利能力,可以從三個角度出發:以收入為基礎、以成本費用為基礎、以資產為基礎。具體分析如下
(1)營業毛利率=(營業收入—營業成本)÷營業收入×100%。銷售毛利率之所以具有重要的分析價值,是因為其表明每一單位的銷售可以創造的毛利,是企業實現利潤的基礎。毛利越高,表明企業單位產品售價越高,成本越小,產品競爭力越強,企業可以操控的利潤空間越大。這一指標不受三項期間費用、投資收益等因素的影響,更有利于顯示一個企業的實力。
(2)營業凈利率=凈利潤÷營業收入×100%。反映每一元銷售收入中所賺取的凈利潤的數額。由于該指標的分子凈利潤中包含了與經營業務無關的營業外收支、投資收益,因而無法反映企業的經營實務,但是對于企業短期債權人而言,他們的利益在當期,會直接采用這一指標。而企業管理層、投資者、長期債權人應將該指標與凈利潤的內部構成加以結合從而正確地判斷企業獲利能力。
(3)營業利潤率=營業利潤÷營業收入×100%。營業利潤率將與經營業務直接相關主營業務成本、其他業務成本,與業務間接相關的期間費用均納入考核范圍,使得對企業經營業務的獲利能力考核更全面,更能體現盈利能力的穩定性、持久性。
成本費用計算的口徑分為不同層次,根據通用計算公式及盈利能母子利率的特點,我們可以將指標計算公式推導出來。
通用的公式=利潤÷成本費用
(1)營業成本利潤率=營業利潤÷營業成本×100%;
(2)營業成本費用利潤率=營業利潤÷(營業成本+三項期間費用+營業稅金及附加)×100%;
(3)全部成本費用總利潤率=利潤總額÷(營業成本費用+營業外支出)×100%;
(4)全部成本費用凈利潤率=凈利潤÷(營業成本費用+營業外支出)×100%。
這一類型的指標共同的特點:比率越高,表明企業為取得利潤付出的代價越小,成本費用控制得越好,盈利能力越強。
投資報酬(收益)與投入資本之間的比率,反映企業向資金提供者支付報酬的能力以及吸引未來資金提供者的能力。
通用公式:=投資報酬÷投入資本
投入資本包括:流動負債、非流動負債、所有者權益,在計算與資本相關的盈利能力時,分母應使用哪些指標,在分析的時候,有以下幾種觀點。
總資產觀:持有該觀點的分析者認為,資金投入企業之后發揮的作用是一樣的,應以企業的全部資金來源(負債+所有者權益)的總和作為投入資本的基數,評估企業的投資報酬率。
長期資金觀:持有這種觀點的分析者認為,流動負債變化太快,只有非流動負債和所有者權益才能供企業長期使用。我們應從長期資金的角度去分析盈利能力。(這類型的指標非常少見)
所有者權益觀:持有這種觀點的分析者認為,只有投資者投入的資金能供企業永久使用,因此應以投入資本作為基數計算投資報酬率,從股權投資的角度考察投入資本的回報情況。
從上面的表述,我們終于明白,為什么分析指標如此之多,是因為創造這些指標的人所持有的觀點是不同的,而無論站在哪個角度,都是有道理的,所以才會出現眾多指標共存的情況。
總資產觀下投資報酬率的計算:
(1)資產凈利率=凈利潤÷平均資產總額(一定時期實現的利潤凈額與該時期的平均資產總額的比率)應用銷售凈利率、資產周轉率時應注意:人們通常認為銷售凈利率高是好事,資產周轉次數少意味著企業經營不好,廣義地說,事實并不如此,我們應在銷售凈利與資產周轉次數之間權衡,不能脫離一個考慮另一個。①銷售凈利率意味著每元收入中包含利潤高,也意味著銷售價格高,那么可能降低銷售收入與資產周轉率。②資產周轉率高,意味著企業創造了很多收入,但為了做到這一點,需要降低價格,接受一個較低的銷售利潤率。這兩個指標是相輔相成的,企業在運作的過程中,應考慮它們對盈利能力的影響。
(2)資產凈利率的分子是凈利潤(是歸屬于投資者的)而分母是資產總額(投資者與債權人所共有的),分子分母計算口徑不一致。為了達到一致,因此出現應用最廣泛的財務指標:
總資產報酬率=(利潤總額+利息)÷平均資產總額
該指標是反映企業資產綜合利用效果的指標。指標越高,企業盈利能力越強。該指標一般結合市場利率分析,如果總資產報酬率>市場利率時,企業可充分利用財務杠桿作用,適當舉債,以獲得更多的收益。
計算公式中考慮利息的理由:利息支出從本質上來講是企業純收入的分配,是屬于企業創造利潤的一部分,是企業對社會的貢獻。分母采用總資產,從融資的渠道來講包括產權性融資和債務性融資,產權性融資的成本是股利,債務性融資的成本是利息,既然沒有從利潤總額中扣除股利,當然也不應扣除利息,使得分子、分母計算口徑保持一致。所有者權益觀下獲利能力分析:
(1)凈資產收益率=凈利潤÷凈資產×100%。這是國際上企業綜合評價中使用效率非常高,通用性強的一個指標。該指標越高,表明企業自有資本獲取收益的能力越強,運營效益越好,對投資人、債權人保證度越高。
該指標即杜邦財務分析體系的核心公式,可將其分解為若干財務指標,分析各分解指標的變動對凈資產收益率的影響,研究彼此間依存制約的關系揭示企業獲利能力及前因后果。
(2)每股收益。每股收益也稱每股利潤或每股盈余,反映企業普通股股東持有每一股份所能享有企業利潤或承擔企業虧損。
每股收益的計算包括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釋每股收益。每股收益是測定股票投資價值的重要指標之一,是分析每股價值的一個基礎性指標,是綜合反映公司獲利能力的重要指標,它是公司某一時期凈收益與股份數的比率。盈利能力指標很多,如果我們能把這些指標的共性把握了,記憶就不再困難:
與收入相關的獲利能力指標,通用的公式=利潤÷收入;
與成本費用相關的獲利能力指標,通用的公式=利潤÷成本費用;
與資產相關的獲利能力指標,通用的公式=利潤÷資產
從以上指標的通用公式,我們可以看出,絕大多數盈利能力指標都屬于母子利率指標,指標名稱前半部分是分母,后半部分是分子。而利潤在分子,因此,這一類型的指標比率越大,反映企業盈利能力越強。
[1]龐彩輝.新會計準則實施對財務分析的影響[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08,(3):21-22.
[2]莫生紅;李明偉.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綜合評價模型的構建[J].財會通訊:學術版,2007,(1).
[3]由宇.上市公司盈利質量研究[J].冶金財會,2007,(8):30-31.
[4]程世特,曾慶國.上市公司財務報表分析[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09,(4):94-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