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 利
(保定市林木種苗管理站,河北 保定071002)
2006年2月15日,我國財政部頒布新的企業會計準則,并于2007年1月1日在上市公司范圍內施行。與舊準則相比,公允價值計量屬性的重新引入應是其中最大的亮點。
2008年,美國次貸危機發展為全球性的金融危機,許多企業家和金融業人士認為公允價值計量使銀行需要重新評估暴跌的資產,嚴重惡化了信貸危機,導致市場恐慌性拋售大規模出現,一夜之間曾經被認為是未來會計方向的公允價值被推到了風口浪尖,被指責為金融危機的罪魁禍首,成為人們討論的熱點。客觀上來講,金融危機下公允價值計量的弊端暴露無遺,但這不能成為否定公允價值的理由。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公允價值能夠最好的反映公司財務狀況、代表了未來的會計計量方向、符合經濟發展的需要、是適應金融衍生工具的會計計量方式。公允價值計量方式及時反映公司的財務狀況,使得公司的財務信息更加的透明、公開。在市場處于下滑階段時,公允價值反映的公司財務信息其實更為重要,取消公允價值對投資者隱瞞可能的損失會使投資者處于迷茫、恐慌的狀態,導致投資信心缺失并帶來更大的不穩定性。公允價值并不能領導市場,它只是提供一種時間性價值,反映市場信息,盡最大可能做到信息的透明,使交易雙方能夠獲得公平的交易環境,加強交易的公平性。在此次次貸危機中,公允價值不僅不是扮演所謂推波助瀾的角色,反而盡早地使危機表現出來,讓投資者即時了解到危機的風險和規模。公允價值只是即時捕捉到了市場的波動,并真實反映出可能存在的不穩定性,并非導致導致市場波動和危機出現的根本原因。
(1)投資性房地產中對公允價值的運用。投資性房地產有兩種計量方式:歷史成本和公允價值,地產公司可以從以上兩種方式中選擇一種。但新準則的規定表明,選擇以后計量方式不得隨意改變。隨著公允價值的引入,重估凈資產的方法在地產上市公司估值中的地位必然變得越來越重要,重視房地產企業的真實價值,使重估凈資產的方法成為評估投資性房地產企業的主要標準。
新會計準則中對企業是否選擇公允價值還是歷史成本為計量方式未做硬性要求,給了企業選擇的空間,所以并不是每個企業都會選擇公允價值。
首先的問題是公允價值的確認是否合理。根據新準則要求,對于擁有活躍交易市場的地產企業,如果都能逐一提供該類交易的相關信息,則企業應該采用公允價值方式,以當期會計期末投資性房地產的公允價值計賬面價值,公允價值與原賬面價值的差額計入當期損益。而房地產的市場價格卻很難確定,因為房地產的價值受地段、周圍環境、政策的影響非產巨大,這時相同規模、用途的地產的市場價格就出現了巨大的差異。所以很難評定地產公司對該房地產采取公允價值的計量方法是否恰當,而這會直接影響地產公司的后續計量。另外,企業需要聘請相關人員對自身進行評估,并在財務報告中披露房地產賬面價值的變動和公允價值的確定理由,這也會成為企業的一項很重的負擔。
另外,公允價值的運用也會增加企業經營成果的不穩定性,采取這種計量方式的地產公司的經營成果將很大程度上受到物業市場價格的影響,這會增加地產公司業績的不穩定性。
(2)金融工具中公允價值的運用。根據新會計準則規定,以公允價值計量的金融工具主要包括交易性金融資產和金融負債,初始確認的金融資產和負債,應當以公允價值計量,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和金融負債,相關交易費用計入當期損益。對交易性和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和負債實行公允價值計量,這樣能更好反映金融機構的經營成果和財務狀況,使會計信息更好地滿足信息決策者的需求。
在新準則出臺之前,由于金融工具業務不能及時為投資者提供相關信息,使投資者抵抗金融市場風險的能力大大下降。新準則要求衍生金融工具一律以公允價值計量,并且在資產負債表中反映,這將對金融企業運用金融衍生工具進行風險管理產生重大影響,這時現金流、金融工具等因素都會對報表產生影響,產生波動。這樣就要求金融企業在如何提高資產管理水平、如何控制風險上尋求突破,能夠從企業財務報表中找到準確的決策信息。
(3)公允價值在債務重組中的運用。新準則規定,債務重組是指在債務人發生財務困難的情況下,債權人按照其與債務人達成的協議或者法院的裁定做出讓步的事項。當債務人發生財務困難,無法償還到期債務時,如果債權人做出讓步,不到法院申請債務人破產,允許債務人以低于原債務賬面價值的金額償還,或者以非現金資產償還,債務人就不用破產,同時債權人也可以得到比債務人破產所得到的多的金額補償。這一債務重組對債務人和債權人雙方都有重要的意義。
根據新準則規定,以非現金資產償還債務時,債務人應當將轉讓的非現金資產公允價值與其賬面差異計入當期損益;因債權人放棄債權而享有的股份,債務人應將其確認為股本,股本與該股份公允價值總額之間的差異確認為資本公積,債務重組的賬面價值與股份公允價值之間的差額,計入當期損益。新舊準則之間的最大差異在于采用公允價值計量并將債務重組收益計入當期損益,就是說由于債權人的讓步,債務人獲得了利潤并在當期利潤表中反映出來,這樣會提升每股的收益水平。
新準則的實施需要注意的是在債務人以非現金資產抵償債務時,非現金資產的公允價值的確認問題,這對于合理確定非現金資產和股權的公允價值,防范企業濫用,提高會計信息質量都會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新會計準則中公允價值的提出和實施,是我國為了提高會計信息系統和信息質量的一次歷史性突破。因為它的確認和計量與歷史成本計量相比較更為復雜,也就對企業財務會計工作人員、注冊會計師等中介機構、會計信息的使用者和相關的監管機構提出了更高的職業要求。為了提高公允價值的使用、會計信息的可靠性,應遵循以下建議。
(1)加強理論研究,完善公允價值準則。目前,我國對公允價值計量屬性的理論研究十分不足,有待深入研究,所以對于公允價值來說,相比活躍的市場和從業人員的素質提高,理論的完善更加重要。公允價值理論研究上的不足和缺陷,嚴重阻礙了它在我國的應用和發展,這要求我們真正從會計發展規律和公允價值理論方法進行更加深入的探索和研究。正是這種理論上的缺失,無法建立完善的公允價值準則,對公允價值的確認、計量方法游離于各個具體準則之中,而各個準則之間的不一致導致了公允價值的復雜性。為避免公允價值被歪曲和誤解,應盡快建立公允價值準則體系。
(2)構建完善的外部環境。我國現在缺乏成熟的市場環境、法制環境不完善、部門監管力度不夠都制約了公允價值的實施和應用。針對外部環境需要改善的方面我們應該不斷完善資本市場,構建統一、開放、充分競爭的市場。深化市場化程度,打破行業壟斷,引入充分的競爭機制。相關政府監管部門應制定并完善各項法制規章、規范市場行為,為公允價值的實施發展提供一個協調法律制度完善的市場環境,為公允價值的應用提供經濟環境與支持。另外,大力發展獨立、誠信的中介機構。加強對中介機構的監管,推進中介機構之間的公平競爭。最后,相關上級監管機構之間通力合作,建立互動機制,發揮監管合力。證監會、注冊會計師協會采取有效的控制手段,提高社會監管機制的建設,確保企業會計信息的質量。
(3)提高財務會計人員的職業素質。在新舊準則交替階段,如何提高會計人員的業務素質,加強他們對新準則的理解,是當前我們國家應用公允價值面臨主要問題之一。公允價值的確定,有賴于活躍市價和預期未來現金流量的估計,對未來現金流量、折現率的估計都需要會計人員的主觀判斷,公允價值都將很大程度上受人為因素的影響。所以,加強會計人員業務培訓,提高職業判斷能力能夠有效推進公允價值的應用和降低公允價值計量成本。另外,新準則改變了過去的收益觀,這樣將加大企業操縱利潤空間,有利用公允價值進行盈余管理和粉飾賬面利潤的可能,這要求加強職業道德建設,強化誠信意識,增強法制觀念,杜絕利潤操縱。
(4)加強會計信息披露,提高會計信息透明度。在上市公司披露的2007年年報里,仍有部分公司未披露公允價值的具體確定方法,在重大會計政策披露中照搬企業會計準則的原則性條款,缺乏可參考價值。針對上市公司重大會計政策披露不明確的問題,相關部門應出臺對年報會計政策披露的規范文件,特別是涉及職業判斷、利潤操縱空間大的會計政策。以提高財務報表、年報的有效性,會計信息的透明度。
(5)制定與現值有關的會計準則,提高現值的可操作性。公允價值可分為市場價格和以公允價值為目的的現值,當不存在公平市價時,我們需要運用現值技術來計算相應的公允價值。因此我們應該認真學習現值技術,結合我國具體的市場環境,制定關于現值的相關會計準則,在準則中盡可能詳盡地規定現值的確認、計量和報告問題。這樣能夠對市場信息不夠充分的情況下公允價值的計量提供必要的理論依據和指導方法。
公允價值由于與其他計量屬性相比存在的較強相關性,及適應瞬息萬變的市場的優越性,逐漸被認可,隨著市場經濟制度和其他經濟制度的完善,公允價值的應用也在逐漸完善。為了順應經濟發展的潮流,我國這次把用公允價值大膽引入新頒布的企業會計準則,是一次很大的進步。但是前幾年爆發的全球范圍的金融風暴也使各界對公允價值的合理性提出質疑。
[1]謝詩芬.論公允價值會計審計理論與實務中的若干重大問題[J].財經理論與實踐,2006,(6).
[2]王建成,胡振國.我國公允價值計量研究的現狀及相關問題探析[J].會計研究,2007,(5).
[3]王志亮.公允價值會計下的企業投資價值評估初探[J].投資研究,20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