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亞(戶縣環保局環境監測站 710300)
環境檢測工作中最重要的工作內容是監測,通過對人類和環境有影響的各種物質的含量、排放量的檢測,跟蹤環境質量的變化,確定環境質量水平,為環境管理、污染治理等工作提供基礎和保證,所以,環境監測是一切環境保護與治理工作得以開展的基礎,必須要做好環境監測工作,加強工作監督與管理力度,構建更為合理、高效的環境檢測管理機制,從而更好的發揮出環境檢測工作的功能。
結合當前環境監測站的實際工作情況,筆者將環境檢測與管理機制的現狀特點總結為以下兩點:一是環境檢測工作的受重視程度加深,相關監測技術不斷完善;二是環境檢測部門的管理機制有待進一步完善。
進入改革開放以后,中國經濟的騰飛刺激了大量企業的誕生,這些企業在前期的發展建設過程中,往往忽視了對環境的保護,大量的廢水、廢氣等不達標排放,造成了極為嚴重的自然環境污染,針對這一嚴峻問題,國家有關部門大力整頓企業,頒布企業排污標準,加強環境監測,在全國各地建立起環境監測站,形成了環境監測網。從這一點來看,環境檢測工作的受重視程度日益加深,這不僅是國家相關部門、企事業單位所關心的問題,同時也是廣大人民群眾所重視的內容。另外,應用于環境檢測工作的技術手段和監測設備等,得到了大量的實踐運用與完善,促使環境監測站的監測效果不斷提升,為環境的污染檢測與治理帶來了更加準確的監測數據和治理方案。
管理機制的結構組成是否合理,各單位、各部門的聯系是否緊密,都將會影響整個環境檢測工作的實際效率,從目前我國環境檢測部門所采用的管理機制來看,一般分為三種情況:一是在省以上層面,環境檢測的工作系統實現了“政事分離”,環境監測工作得到了行政部門的支持與尊重,極大的增強了環境監測的權威性;二是在市縣層面,以環境監測站為主,管理機制出現了部分問題,多個部門的各自為政思想,導致環境檢測工作的獨立性過強,無法在實際工作中得到其他部門的支持;三是環境檢測部門內部員工的管理問題較為突出,績效考評與獎懲制度有待完善,員工的工作意識與責任意識有待進一步提高,環境監測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的專業能力需要不斷強化。
從上述環境檢測與管理機制的現狀中可以發現,我國環境檢測部門在工作效率與管理機制方面出現了一定的問題,作為從事于環境監測工作的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應當對這些問題加以反思和糾正。環境檢測工作之所以會出現這一類問題,究其根源,主要在于以下幾點:第一,環境檢測的理念提出和站點構建,在發展時間上還比較短,作為一種國內新興的技術產業,其前進過程是“摸著石頭在過河”,在保證環境檢測工作穩步發展的前提下開展,所以難免會遇到各類問題;第二,管理機制問題并非環境檢測部門獨有的問題,這是我國政府部門、科研機構、企事業單位共有的問題,解決環境檢測部門的管理機制問題,需要各方通力合作,以政策為指導,落實管理機制的調整與完善。
環境檢測作為監測和治理自然環境的主要力量,在今后我國自然環境保護工作中將發揮著更大的作用,全國各級環境監測站的監測職能和工作重要性將會越來越大,因此,各級環境監測站要在以下幾個方面加以發展:一、要加大對環境監測技術的研究力度,通過互聯網技術來實現不同地區環境監測站之間的遠程聯系,形成龐大的環境監測技術交流網;二、要以環境檢測項目為載體,增多環境監測站的業務數量,并做好科研工作,將科研成果納入常規監測體系;三、要結合本地區環境監測特點,因地制宜的摸索本地區環境檢測工作的發展方案,并根據國家相關部門對環境監測工作的具體要求和監測政策來實現環境檢測工作的轉型;四、要加強環境監測站與地方各政府部門、研究機構、企事業單位的工作聯系,抓準環境檢測的工作定位,在監測行政主管部門的保護、支持、指導下,旗幟鮮明地唱響研究主旋律,打造成有影響力的技術單位。
綜上所述,環境檢測與管理機制的研究與分析,能夠清晰的看到我國環境檢測工作的發展現狀與基本趨勢,可以進一步把握住環境檢測工作與其管理機制方面的突出問題,通過對相關問題的合理反思,抓住問題產生的根源,積極采用科學的發展策略,從而推動我國環境檢測工作的全面進步。
[1]冉愛華.論室內環境檢測實驗室標準物質的控制與管理[J].中國外資.2013(13).
[2]謝小妞,王龍高,武毅甲.環境監測質量管理現狀及發展對策初探[J].才智.201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