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農業廳
以“公司+專業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發展模式,實現產銷對接。由淮口鎮云頂村6個農戶自發組織成立了金堂云頂明參專業合作社,合作社實行“四統一”管理,即統一配送農資、統一技術規程、統一質量標準、統一品牌銷售。大力推進規?;?、標準化生產和品牌化經營,經過近幾年的發展,合作社現有成員2000余戶。
為加強“金堂明參”行業管理和服務,2010年成立了金堂縣明參協會,目前已有會員1258名,明參種植覆蓋全縣20個鄉鎮。協會成立后,經過多方努力,把金堂迅速發展成為種植面積大、產量高、品質佳、效益好的“金堂明參”基地,形成了立足于當地、開發于特產、服務于人民的產業化開發的良好局面。
為加大招商引資力度,促進產品深加工,金堂工商局積極引進四川省映山紅農業有限公司落戶“金堂明參”主產區云頂村,與金堂云頂明參專業合作社簽訂120t的訂單生產。同時,引進金堂康宏明參有限公司,在工業園建成5000m2的標準化廠房及冷藏庫。年收購、加工、貯存明參可達2000t,解決了“金堂明參”加工難、貯存難的問題。同時,在帽頂村采用訂單農業等模式,建設2000畝的標準化明參生產基地,200畝明參種子、種苗繁育基地。但隨著產業規模的逐漸增大,市場信息缺乏,導致產、銷矛盾突出。
為保證“金堂明參”產品品質,保護“金堂明參”品牌,金堂縣利用農產品質量追溯體系建設契機,積極將“金堂明參”生產加工企業、專合組織全部納入“金堂縣農產品質量追溯系統”,確?!敖鹛妹鲄ⅰ薄吧a有記錄、流向可追蹤、質量可追溯、責任可界定”,同時,大力推廣應用金堂縣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標簽,積極推進“金堂明參”生產標準化、產品標識化。
目前,“金堂明參”已經由主產區淮口鎮逐漸向其他鄉鎮延伸,種植面積由原來的800余畝發展到現在的10000余畝,總產量由700余噸發展到2500余噸,總產值由1000萬元迅速增長到1億元左右,增幅達900%;平均收購價由15元/k g增長到60元/k g,增幅達300%,并繼續呈上漲趨勢,產品供不應求?!敖鹛妹鲄ⅰ卑疵慨€產量按300k g計算,2006年“金堂明參”收購價為15元/k g,每畝收益4500元,2013年按60元/k g計,每畝收益18000元,增幅高達300%。
品牌富農,引領了農民致富、企業增效、產業壯大,推動了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