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楷(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大港石化分公司 天津 300280)
大港石化現原油加工能力500萬噸/年,主要生產汽油、柴油、液化氣、苯等產品,公司2013年利潤總額和噸油利潤一直保持在中石油第二位。
進入2014年后,經濟效益明顯下滑,各項技術經濟指標對比均劣于去年同期,造成指標下滑的主要原因一是上半年公司停工檢修,而主要原因是成品油銷路不暢,產銷率只有96.99%,同比降低了2.79個百分點,產銷極度不平衡,有4.2萬噸產品未轉化為利潤。
上半年營業收入同比減少34.45億元,其中主營業務收入減少35.03億元,主要原因:
1.今年產品銷量同比下降56萬噸,減少收入35.56億元;其中汽油下降13萬噸,柴油下降32萬噸,減少收入21.28億元;產品中汽油(↑494元/噸)、液化氣(↑715元/噸)、丙烯(↑239元/噸)價格上漲,其他產品均同比下降。產品銷售均價同比上漲36元/噸,增加收入4272萬元。
2.今年收入下降的另一個原因是綜合商品率同比下降1.05%,產銷率下降2.79%。綜商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今年半成品漲庫以及綜合自用率提高所致。
3.產品結構的變化影響了收入的增加。
受宏觀經濟形勢和集團公司經營策略影響,公司今年面對的內外部壓力較大:
1.停工大修、裝置長期低負荷運行,加工量欠產24.68萬噸,影響利潤約1.5億元,完成全年計劃加工量、實現10億元的年度利潤目標困難較大;
2.加工量欠產,固定加工費無法攤薄,完成總部下發的370.50元/噸的完全加工費指標有一定困難。
3.受宏觀經濟形勢影響,成品油銷路不暢,中石油整體庫存較高,占用大量資金。
那么企業又如何克服這些困難,扭轉效益下滑的態勢,完成全年10個億的效益指標呢,這就需要查找和認清目前公司存在的主要問題,針對性的制定措施,合理有效的提高公司效益。
一是主要技術經濟指標處在煉化板塊中下游水平。輕油收率、綜合商品率低,綜合損失、加工損失大,能耗、水耗高。二是產品結構不合理,高效產品比例小,非標產品產量大,企業應得利益大量流失。三是主要裝置運行水平不高。裝置無法實現三年一檢修的狀態,停工造成的效益損失巨大。
1.物料平衡優化
在“效益為中心”的原則指導下,公司在每月排產前,根據原油和成品油價各情況,預排幾個生產方案,通過財務測算,最終確定效益最好的生產方案。
(1)根據原油種類及庫存情況合理調配原油摻煉比例,通過控制直餾石腦油和加氫裂化重石腦油滿足重整裝置原料不過剩;控制催化原料殘碳在4.5%以內,來合理匹配一、二次加工裝置的負荷。
(2)在重整、加氫裝置換劑,催化、柴加裝置停工期間,合理優化各加工裝置負荷,在保證裝置平穩高效運行的基礎上,盡量將半成品原料回煉加工,少出低效產品。
(3)加氫裂化換劑后,為了滿足全部生產國Ⅲ車用柴油的要求,合理優化加氫裂化裝置和催化裝置的加工負荷,將減一線柴油和催化重柴進加氫裂化裝置回煉。通過合理控制重整生成有辛烷值在94以上,盡量將全部裂化氫石腦油和部分抽余油調入汽油,通過自華北石化購入部分M T BE來彌補汽油辛烷值的不足。
2.產品結構優化
通過實施催化裝置按汽油方案生產、提高催化和重整汽油辛烷值,以及焦化汽油進催化、調整焦化汽油干點、精細油品調合管理等措施,減少組分料的產量,增加汽、柴油、丙烯、苯等高效產品產量,進一步增加公司效益
3.生產裝置優化
(1)常減壓裝置①密切跟蹤原油變化情況,精細調整電脫鹽系統,保證了原油脫后含鹽小于3 mg/L。
②通過合理控制常爐和減爐出口溫度,以及減壓真空度,來提高常、減壓拔出率。
(2)延遲焦化裝置
①通過壓焦化汽油干點來增產柴油,降低1#料產量。全年柴油收率為41.83%,同比提高3.41個百分點。
②通過合理控制裝置的負荷,控制催化裂化裝置原料殘炭在4.5%以下,來保證該裝置的長周期運行。
(3)加氫裂化裝置
保證裝置在滿負荷運行狀態,同時將全部減一線和部分催化重柴進裝置回煉,保證柴油全部達到國Ⅲ車用柴油標準。
(4)催化裂化裝置
跟據原料性質,及時調整裝置操作,確保裝置總液收最大,并根據裝置負荷情況最大限度回煉焦化汽油,全年裝置總夜收84.57%,
(5)重整裝置
及時調整裝置操作,使生成油辛烷值達到94以上。通過平穩苯抽提裝置操作,增產高附加值產品苯,全年生產純苯9843噸,同比提高7480噸。
(6)柴油加氫裝置
為了增加優質柴油組分,柴油加氫裝置滿負荷運行。在保證裝置安全平穩生產的前提下,盡量高控裝置的加工量,每天加工量同比增加23噸。
為了鼓勵各車間生產高效產品,開展增產高效產品小指標獎勵機制,有效調動了車間各級管理人員和操作人員的積極性,通過車間的精細調整、細心操作,氣分裝置丙烯收率26.88%,同比增產丙烯356噸,增效120萬元;苯抽提裝置苯收率2.97%,同比增產苯7438噸,增效1793萬元;柴油加氫裝置加工量平均達到1564噸/天,同比提高23噸/天。
通過生產優化工作的開展,各項工作取得了積極進展,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合計增加效益約2.57億元,主要技術經濟指標同比均有進步。
利用2014年4-5月份公司檢修機會,實施催化裂化及氣分、M T BE裝置節能改造項目,下半年可節約低壓蒸汽9.72萬噸,節約中壓蒸汽2.21萬噸,節約循環水176.64萬噸,節約用電124.2萬度,下半年預計節約成本2315萬元,焦化中段循環油換熱流程改造,下半年可節約瓦斯88.32萬方,可節約成本35萬元、電機變頻改造項目全年可節電38萬度,節約成本31萬元。
加強“三劑”管理,加強加熱爐管理,提高熱效率;加強污水處理系統管理和凝結水回收利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