隗英博(中油遼河工程有限公司 遼寧盤錦 124010)
在我國,大部分原產油都具有較高的黏度且易凝固,該原油的輸送過程耗能大,輸送困難,存在安全隱患。怎樣防止油氣裝卸、運輸過程中發生泄漏與危險事故,這是油氣儲運領域重要的研究課題。
油氣儲運中,必須對油氣的裝卸設備、運輸設施加以全面優化,保證所用設施設備的質量,嚴防火災爆炸危害事故的發生。實際中,因未系統及時的優化設施設備而引發的事故問題時有發生,輸油設備達不到質量標準,將會造成油氣泄漏,加之機械設備彼此摩擦,給惡性事故提供了可能。當然,也有人物因素而引起的事故,比如防火工作做的不好、制定的動火審批程序不規范等。
油品蒸發將消耗掉大量的石油,同時削弱油品質量,與空氣接觸會出現爆炸燃燒事故;部分油氣由于自身存在一定的毒性,人一旦接觸將導致呼吸道粘膜,更有甚者引起內臟器官疾病。隨著紫外線的照射,油氣內的烴類物質會和氮氧化物發生化學反應,進而出現光化學煙霧等二次污染物,給周圍環境帶來了極大的污染。
輸油管道建設過程中,若施工場地選擇不當,管道設備達不到規定的質量要求,實際運輸時會由于腐蝕原因而引起管道開裂,最終引起油氣泄漏。管道所埋地點的環境同樣會造成管道腐蝕開裂,比如土壤酸堿度、植物根系、微生物含量等均會對運輸管道造成破壞。
實際中,應強化油氣儲運的防火工作,對運輸設備進行良好維護,推動油氣儲運高效發展。在對所用設備保養與維護過程中,必須嚴格按照有關原則、說明書上來,并且,充分考慮設備的使用特點,以做到有針對性的系統優化,提高保養、維護有效性。
在禁火區域拆除動火儀器時,管道必須具有較高的安全系數,及時隔離管道設備與運動系統,提高動火作業質量與效率。進行動火工作前,應認真查看附近場地有無易燃易爆物品,如果有應全部移到安全區域范圍內,并且對空氣中涵蓋的易燃易爆氣體含量準確測量,如果高于標準規定應立即開窗通風排氣,抵制一切安全隱患。有關安全檢驗部門檢查達標后,可頒發用火作業許可證。動火實踐操作時,應配備專業的人員加強監督與監管,還應時刻掌握空氣中易燃易爆氣體的濃度,防止爆炸事故。
固定頂油罐的運用不僅能避免油氣揮發,而且還降低了油氣的損失率,防止油氣對空氣造成污染。系統優化固定頂油罐的作業流程,能夠有效處理多數儲運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固定頂油罐使用過程中,浮頂應具備較好的氣密性,保證監督檢查工作穩定健康運行,提高此環節的安全性,加強優化整體油罐,實現預期的經濟效益。
灌裝石油時,常有油氣泄漏與揮發情況,這就需要安裝油氣回收裝置,以把泄漏的烴類氣體回收到裝置中,再在高壓的作用下將其液化成液體,最后灌進油罐內。這樣的流程步驟,除了能使泄漏的氣體再次得到回收二次利用外,還有效避免了能源、經濟的浪費,降低了對環境的污染,經濟效益理想。膜分離法、吸附法等是現階段油氣回收中常涉及的方法。
當前,我國已將衛星遙感技術逐漸的應用到了長輸管道工程中的選定線作業領域,相較于人工踏勘方式,該技術效率更好。還通過衛星遙感技術研制出了用于各地段的多種選擇方案技術、管理大量有關數據等技術。
在地質災害頻繁的區域中,應落實應變設計技術。結合長輸管道具體需求設置適當的應變計算模型。遵循明確的應變準則,編寫詳細的應變指導,所選管材應與要求一致,為管道提供充足的技術支持,保證其順利經過災害頻發區。
油氣儲運中對管道有效維護至關重要,及時了解管道腐蝕情況,查看各管段間接縫的嚴密性。這樣油氣儲運就會安全進行,事故就會進一步減少。管道維護過程中,應首選耐腐蝕性高的材料,增強控制容器的抗壓能力,避免由于腐蝕而造成管道開裂。若存在較長的輸送距離且輸送量大,應以具有大口徑、較強抗壓性的高鋼級管線管為宜,其可以在惡劣的地形與地質災害頻發區中實現施工技術要求。
管道設施的維護保養也很關鍵,油氣運輸過程中,由于管道局部彎曲而影響正常運行,因厚度大的管道的抗壓性好,可以防止管道開裂,因此所選管道應具有較大的厚度和較強的抗壓性。加強管道檢查,若有裂隙存在應立即修補,避免管道開裂而引起油氣泄漏。通常,防腐工作存在固定防腐與移動防腐兩種方式,其中固定防腐指的是施工所處位置恰當、可以實現質量標準,但對于長距離運輸管道,無法在現場對已經遭到損傷的防腐覆蓋層進行有效修補,防腐工作水平低下。將固定方式與移動方式結合起來對防腐工作效率的提升十分有利。
綜上所述可知,油氣儲運中,要想避免能源大量浪費,防止安全隱患,就必須加強各項工作的優化。今后工作中,我們要致力于各種技術難題的攻關研究,提高油氣儲運的安全系數,實現經濟效益最大化。
[1]張勁軍,何利民,宮敬,李玉星,宇波,劉剛.油氣儲運理論與技術發展[J].中國石油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37).
[2]冷宇恒.對油氣儲運安全技術的探討[J].中國石油和化工標準與質量,2011(11).
[3]宋承毅.油氣儲運技術面臨的挑戰與發展方向[J].石油規劃設計,2010.
[4]馮兆國.油氣儲運環節分析及優化措施探討[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3(09).
[5]王志強.中海油挺進深海[J].中國企業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