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麗華
(江蘇廣播電視大學昆山學院 江蘇省昆山第二中等專業學校,江蘇 昆山 215300)
高等職業教育以培養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第一線的高素質技能型專門人才為根本任務,在建設人力資源強國和高等教育強國的偉大進程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1]。在國家政策的影響下,經過多年的發展,我國的高等職業教育正在迅猛地發展,其規模也日益壯大。在高等教育領域,無論是學校數量還是在校生數量,高職已經占據了“半壁江山”。這就給我們職業學校帶來了更實際性的新問題:生源質量普遍下降,學生個體差異更大,管理的難度也越來越大。如何根據五年制高職學生不同時期心理和行為的特征,結合其專業特點,進行階段性學生管理工作,培養社會所需要的合格專業人才,本文試從學生管理工作的角度談幾點看法。
本文中所提到的五年制高職,指的是招收初中畢業生,學制五年,畢業后獲得的學歷是國家承認的專科層次的高職[1]。五年制學生剛入學時正處于交際面不斷擴大,接收信息日益劇增,對人際關系、男女關系、社會關系日益感興趣,各種思想觀念開始或已經形成,人格發展也開始進入最重要、危機最多的關鍵時期[2]。他們思想還很不成熟,自控能力較差,遇到事情缺乏理性分析和妥善處理的經驗,世界觀和道德觀易產生錯誤和傾斜,需要家長和老師的耐心教育和引導。而對于機電專業的學生來講,學生成績方面更是比其它專業還要略低,再加上由于專業的特殊性,決定了學生主要以男生為主體,班級男女生比例嚴重失調,甚至有比較多的班級全班皆為男生。男生多的班級,做事不夠細致,對文化課興趣不大,甚至個別會有厭學情緒,但是他們的動手能力強,容易凝聚班集體的團結,體育運動課外活動方面比較活躍。
五年制高職學生從入學到畢業的五年時間里也是其身心發展的關鍵時期,既不能象管理中專班級那樣絕對的監管和控制,也不能象高中起點的大專生那樣采取“自我管理”的模式。五年制的學生在校時間比較長,過分的壓制和管得過死,容易導致學生逆反,產生對抗情緒,使學生和老師成為對立面,很難展開工作。而如果管理過松,則會影響到班風,不僅會導致一些意外突發事件劇增,而且松散的情緒會影響到專業技能的學習,甚至會對學業造成一定的影響。所以根據學生不同時期的心理和行為特點,結合本校的傳統與優勢以及學生的實際情況,分階段進行學生管理工作顯得尤為重要。要在不同的階段制定不同的目標,實施有效的管理措施,最終讓班級里每個學生都平穩、順利地完成職業學校向社會的過渡,獲得工作單位、社會的肯定。
為了更好地培養有道德、有技能、有良好人際交往能力的合格專業人才,我們根據五年制高職學生各個時期的學習、生活、思想方面的現狀,分析動態變化規律,掌握學生階段性特征,合理劃分各個階段,并在不同的階段采用不同的管理方法。
第一階段是非常關鍵的,主要以家、校為主導,作出正確的教育引導,提高道德紀律觀念。五年制高職學生入學時是年齡為十五六歲的未成年人,來自本市不同的初中,所以應該在開學第一階段就上好“第一課”,強調紀律要求,要細致入微。如何使一個新的集體今后朝積極、健康、向上的班級建設道路上發展,良好的開始顯得尤為重要。要從軍訓開始就抓緊管理,這階段事情非常多,尤其是制定詳細的規章制度,讓學生對于新的學校和班集體能有個先入為主的紀律的約束,良好的班風要在一開始的時候就建立起來,以便于以后更好地進行學生管理。
這個時期的學生思想很不成熟,行為思維非常活躍,上課不能靜下心來,所以要通過課間、課后多觀察以及和任課老師的交流,掌握班級學生的行為及學習習慣。這個時期學生心理比較脆弱、易怒,要循循善誘,不能簡單粗暴。要堅持做到“三勤”(勤巡視、勤檢查、勤談話)[3]。這個階段的“管”,要管得非常細、非常寬,需要學校、家庭、老師、家長齊抓共管,共同努力,形式多樣化:電話、家訪、家校路路通、談心等。這里的“管”要掌握一個度,要注重學生心理,用心去溝通,知道他們想什么,幫他們解決問題,順勢引導,絕對不提倡壓制,否則會適得其反!
因此,第一階段的主要任務是如何讓新生更快適應新的學校,融入新的班級,嚴格遵守各項規章制度,熱愛班集體,有集體榮譽感。另外,要精心構建一個穩定的、團結的班委、團支部。通過班團干部的模范帶頭作用來真正實現學生的自我、自主管理[3]。
第二階段主要是以班級中堅力量為主導,發揮班干部協助管理作用,以點擴散到面,完成學業相關要求,重視技能學習。這個階段,學生已經很好地適應了新學校、新班級的環境,學生的狀態比較平穩,思想逐漸成熟,但性情還處于不太穩定的階段。這個階段一方面要做到大方向的“宏觀”掌控,同時要加強學生管理工作中與班內學生干部的互動性。積極發揮學生的潛能,對于班委委員,明確各自職權和分工,平常性事務交予班委自行處理。適當的協助管理,可以鍛煉學生的管理、協調能力,但在操作中要多注意觀察,出現偏差要及時加以更正。這個階段主要是:
(1)明確在校學習階段的個人奮斗目標(各種技能等級證書的獲得),人生規劃,以及班級共同努力的方向。對于機電專業學生來講,在校期間會接觸很多的實訓課程,比如車工、鉗工、機械手工繪圖、電腦制圖、數控加工等課程,實訓課程考驗學生動手能力,往往需要通過大量的練習由量變達到質變。班主任可以在任課老師的建議下,鼓勵部分理論課成績比較差,技能成績出色的學生,參加各種比賽,實現其自身價值,重拾自信。
(2)良好的意志、道德品質,以及行為習慣的培養。對于學生們的日常學習和生活,要嚴格控制、監督、管理,但要特別注意尊重和認可。可能存在小部分學生自制性較差,逆反心理較強,甚至有個別學生存在很大的反復性以及一定的心理“偏激”。因此,對于個別學生特殊情況更需要用心、用愛、用很大的耐心和智慧去解決一些棘手的問題。
(3)個人語言表達能力、人際交往能力、專業技能、獨立思考、動手能力等方面的提高。注重培養學生積極、熱情、樂觀的心態,鼓勵學生積極參加各類校文體活動,勇于展示自我,增強自信,并收獲成功體驗。在保證正常學業完成的前提下,通過積極參加班級、學校的各種特色活動或專題教育,陶冶學生情操,使學生在一個快樂上進的環境中成長。鼓勵學生多參加校內外的技能學習和培訓,培養自己的專業技能特長,為將來從事與專業相關工作打下扎實基礎,提高就業競爭力。
第三階段,主要體現個人自主管理,拓展個人素養,為順利邁入社會做好準備。這一階段學生的思想和行為比之前成熟了很多,會相對比較理智地面對困難,解決困難,他們迫不及待地想要踏入社會實現自我價值。這個階段主要對學生進行就業指導,重視職業素質、以及良好就業心態的培養,以坦然地心態處理實習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困難挫折。通過多種有益的實踐活動,如:主題講座、經驗學習、假期打工、參觀學習、案例分析、崗前培訓等,循序漸進地完成學校向社會的過渡,更好地適應社會,走向社會。
特別值得強調的是:班級管理中,“疏導”比“鎮壓”更能有效地拉近老師與學生的距離。班主任的正確引導和幫助會讓他們的心智得到健康的成長,為順利踏上社會打下良好的基礎。
學生都是不同的個體,在不同年齡,不同的環境下會呈現不同的特質。如何合理并有計劃地管理好他們在校的學習生活,讓他們能在德育、學識、個人素養方面得到提高,以便更好踏上社會,成為合格的技能型人才,是需要家庭、學校、社會多方面的結合。希望通過多方面的努力,讓五年制高職,這種將中等和高等職業教育貫通的學習模式能獲得較高的教育效益和社會回報。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國家高等職業教育發展規劃(2011-2015年)(征求意見稿2010年9月13日).
[2]周蓓.中等職業學校學生管理現狀分析與對策研究[D].天津大學,2007.
[3]亓君.職業學校如何做好學生管理工作[J].教育學文摘,2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