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紫璇
(河北工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天津 300401)
公文寫作中,文種的選擇是一個十分關鍵的問題。我們國家法定的行政公文文種包括命令、決定、公告、通告、通知、通報、議案、報告、請示、批復、意見、函、會議紀要,共13種。中國共產黨機關公文文種有14種。其中決定、通知、通報、報告、請求、批復、意見、函、會議紀要與行政機關通用公文名稱和使用范圍基本相同。決議、公報、指示、條例、規定是黨的機關使用,命令、公告、通告、議案則僅行政機關使用,黨的機關不使用。這些文種是以法規性文件形式發布的,他們的用途及適用范圍都嚴格遵守法律規定,任何機關、企事業單位及社會組織在行文時都必須遵守,不得隨意更改。但是,在實際工作時對公文文種的使用還會出現不少錯誤,文種混淆誤用會直接影響到公文的規范化、公文的質量和嚴肅性,影響行政機關的工作效率,甚至影響到公文的權威性和約束力,必須要特別重視。根據《國家行政機關公文處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的要求,公文選擇的依據有五方面:即發文權限、發文目的、行文關系、發文范圍和適用范圍。下面對五個方面進行具體分析,提出文種選擇的一些方法,使公文寫作變得更加科學、規范。
發文權限,指的是單位制作、發布公文的權力。公文的使用要與制發機關的權限和級別相符,不得超越權限。比如“命令”,這是所有的行政公文中具有最高權威的下行文,只有國家主席、國務院總理、各部、各委員會、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才有權發布,其他單位無權使用。比如“任免令”,省級以下地方政府機關的任免不宜使用,而要用“通知”等公文。再如“通知”,它是行政公文中使用最廣泛的文種,其發文單位沒有嚴格限制,上到中央、國務院,下到基層單位都可以使用。日常生活中,經常遇到停水、停電、道路維護等方面問題,常用“通知”這一文種。以上兩個文種的發文權限比較容易把握,而有些公文內容和寫法相似,但由于沒有注意發文權限的區別,所以在使用中會被混淆。如“公告”和“通告”,被列為同一類的兩種不同的行政公文,這表明它們之間有很大的相似性?!肮妗币话阌奢^高級別的國家機關、人大機關和有關法律、法規指定機關制發。其他地方行政機關,比如黨團組織、社會團體、企事業單位,不能發布公告??梢姡肮妗钡陌l布級別很高。而“通告”的發文權力沒有限制,合法成立的單位都可以制發。規定性通告多由政府機關或者機關單位領導機構發布,周知性通告任何行政機關、團體、單位均可發布。而在應用時,有時會沒考慮公文內容,也未弄清發文權限,而出現濫用“公告”的情況,這實際上是一種越權行為。只要分清了發文權限,這些問題都可以避免。因此只有認真了解各類文種對發文機關權限的要求,才能選擇恰當規范的文種。
行文目的不同,所使用的文種也不相同。選用公文文種,必須根據制發公文的目的進行。比如“請示”和“報告”的選用?!罢埵尽痹谑虑皩?,目的是下級機關請求上級對某一事項給予指示或批準,需要上級做出批復,是承批性公文;“報告”在事中或者事后寫,以“向上級反映一些情況、匯報的工作或答復上級的詢問”為目的,并不需要上級做出批復,是陳述性公文。如果錯把“請示”寫成“報告”,根據“報告”“不要求上級回復”的特點,上級機關就可能將其存案備查,會誤時誤事,嚴重耽誤工作。需要強調,“報告”中不得夾帶請示事項。所以,需要引起注意不要混用。又比如“決定”和“通報”,兩者都可以用于表彰獎勵或批評懲處、傳達精神,“獎懲性決定”和“表揚批評性通報”在使用中有時會模糊不清,但仔細分析還是能發現它們是有明顯區別的。當“決定”用于獎懲時,側重于做出處置,首要目的是獎懲功過,而非用于教育警示他人,主要表達的是領導層的意圖,具有一定的約束性和權威性,比如《關于給予×××行政開除處分的決定》。而“通報”用于表揚或批評時,其目的是使大家了解某一重要情況或典型事例,把被獎懲對象的有關事實重點傳達給下級機關,使其從中受到影響和教育,用典型示例進行先進示范或以儆效尤,如《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部分地區違反國家棉花購銷政策的通報》。了解了二者發文目的方面的區別,就很容易進行辨析了。我們要根據實際需要,選取有助于實現目的和要求、使主題得到正確鮮明表現的具體文種。
行文關系指的是發文單位與受文單位之間的關系,根據行文關系,公文可分為上行文、下行文和平行文。不同的行文關系,文種的選擇也會有差別。公文寫作中進行文種選擇時,必須了解與受文單位之間的行文關系,才能正確恰當地使用文種?!罢埵尽?、“報告”“等是上行文,一般由下級單位發給上級單位,;“決定”、“通知”、“通報”、“批復”等是下行文,一般是上級單位對下傳達工作時使用;對于要各單位周知的事項,可以使用“通報”、“通知”、“通告”等;向平級單位或不相隸屬機關行文時,經常使用“函”。在日常應用時,會出現由于沒弄清行文關系導致錯用文種的現象,比如“請示”和“函”的混用,該用“函”而用“請示”的情況比較普遍,二者雖然都用于請求批準,但行文方向不同,根據《辦法》的規定,“請示”用于向有隸屬關系的上級行文,函是平行機關或不相隸屬的機關之間洽商工作使用的一種文書,使用“函”時的請求批準是向不相隸屬的主管部門,而不是向直屬的上級機關。比如某市的建設局向工商局請求批準一件事,這種情況應該使用“函”,不能使用“請示”,因為兩個局級機關是不相隸屬的平級關系,不是直屬上下級關系。其實只要清楚了解行文關系,區分是否存在隸屬的上下級關系,就可以很容易的確定該用“請示”還是“函”。
發文范圍,是指公文發布的區域。公文發文范圍有大小之分,據此可以將一些易混文種加以區分。比如“公告”一般能面向國內外;“議案”、“意見”等一般只用于本地區;“通告”常面向社會,適用于公布社會各有關方面應當遵守或周知的事項?!巴ㄖ薄ⅰ巴▓蟆币话阌糜趩挝幌到y內部發文。有時候會由于沒有注意發文范圍的區別而混用文種。如“通知”和“通告”,二者名稱很相似,也都屬于知照性公文,所以日常使用時有時會混淆,根據發文范圍可以加以區分?!巴ㄖ钡陌l文對象一般是特定的,除普發性通知外,大多數通知都是在單位系統內發布的;而“通告”用于公布社會各界應當遵循或者周知的事項,不僅面向本系統?!蔼剳托詻Q定”和“表揚批評性通報”也可以根據發文范圍來區分?!氨頁P批評性通報”發送范圍廣泛,會讓大眾周知,以起到教育和影響的作用,“處分決定”則一般只需當事人及有關方面接收,很少普發。
每一種公文都有其明確的適用范圍。根據《辦法》規定,每種公文都有獨立的作用和功能,不同的行文內容、目的要求、行文關系應與文種的適用范圍相適應。掌握公文的適用范圍是選擇公文文種的重要方法之一。在日常工作中,出現文種濫用、錯用、混用的現象,都是因為沒能正確掌握各種公文的適用范圍。由于“通知”的適用范圍很廣,功能比較多,同其他許多公文文種都有交叉,,于是有人就把“通知”當成了萬能文種,不管是安排日常事務性工作還是重大要務,都濫發“通知”,現在“通知”在所有行政公文中的使用頻率已達到80%左右,而忽略了根據適用范圍更適合的文種,極不利于發揮其他行政公文的功能,這都是應當竭力避免的。
需要注意的是:公文寫作所選文種應當在法定文種之列。文種選用應當嚴格遵守行文規則。
總之,正確選擇公文文種是公文寫作中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它直接影響到公文的規范化和嚴肅性。文種選擇準確的行政公文,能有效地體現公文的權威性和約束力,提高行政機關的工作效率。同時,也為公文的撰寫提供方便,為公文的處理提供方便。這里只介紹了幾種最基本的方法,要根據具體情況做具體的分析和應用。只有真正弄清每個文種的發文權限、發文目的、行文關系、發文范圍、適用范圍,了解相近文種之間的細微差別,提高對文種的辨析、分析和準確把握的能力,并在實踐中加以應用,才能準確選用公文文種,提高公文寫作水平。
[1]黃愛平.公文寫作中文種選擇應注意的問題[J].無錫商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0,(5).
[2]莊敏.淺析行政公文中相近文種的選擇 [J].企業導報,2012,(17).
[3]施輝.行政公文文種誤用剖析[J].鐵道警官高等??茖W校學報,2004,(2).
[4]王芳郁.公文寫作應慎選文種[J].遼寧師專學報,2005,(4).
[5]謝成軍.關于行政公文文種選擇和使用問題的探討[J].職業圈,2007,(20).
[6]楊春曉.淺析行政公文中相近文種的選用[J].應用寫作,2012,(3).
[7]蔡安延.確定公文文種的意義及其選用方法[J].科教文匯,2006,(2).
[8]趙同勤.公文寫作中常見文種的混用及辨析方法[J].河北大學成人教育學院學報,20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