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遠文 ■江西保惠實業集團有限公司,江西 南昌 330200
隨著我國經濟建設進程的加快,市政建設工程項目不斷開展。市政公用工程師城市的基礎設施,是城市發展的基礎,有利于城市的可持續發展。目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深化發展,市政公用工程施工引進了市場競爭機制,施工企業面對越來越激烈的競爭趨勢,需要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加強對工程施工的成本控制,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有利于建設工程的經濟利益。
成本控制指的是在工程施工過程中,對各種影響成本的因素加以管理,采取有效措施,將施工中發生的支出和費用控制在成本預算范圍內,及時傳達反饋,審查各項支出是否符合規定,計算并分析預算成本與實際成本的差額并進行處理,減少工程施工浪費,是成本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成本控制的目的是在達到成本目標的基礎上,進一步進行成本節約。
成本控制貫穿于市政公用工程的全過程,包括投標招標至竣工驗收各個環節,根據階段劃分為事前、事中和事后控制,在市政公用工程中,通常對工程成本的編制過程進行監督,對施工費用實施動態控制。隨著工程進度,成本也在不斷變化。成本控制作為一種有效的管理活動,市政公用工程在每個階段都會消化人力、財力、物力,成本控制也應隨著施工進展連續進行。在具體施工中,會受到施工條件和環境因素的制約,在對工程全過程進行施工時,需要高效及時采集并傳遞相關信息,針對施工成本規定結算日期,通常實施“日清月結”,因此要對實際發生成本實施即時監督和控制,確保成本控制工作的時效性。
市政公用工程與其他建筑工程項目相比,涉及的范圍十分廣泛,包括給排水工程、交通道路、供電通信、防災工程等,覆蓋的施工地域寬廣,容易受到氣候、地理等各項環境因素影響,對工程投資較多,導致工程成本增加;而且市政相關部門會對工程施工加以干預,要求改變工程投入,重新制定施工方案,導致成本變化;施工隊伍在進行交叉施工時可能會相互干擾,出現重復施工和返工情況,增加了成本控制的難度。
對市政公用工程實施成本控制,能夠有效降低成本、提高施工效率,有利于工程的經濟效益,增強市政工程施工企業的競爭力。但是由于長期受到傳統管理制度的影響,施工企業缺乏明確的成本控制意識,施工過程中出現材料浪費現象;部分管理人員認為成本控制僅僅是管理財務工作;一些施工單位沒有制定成本管理計劃,在施工完成后計算工程結算,影響了成本控制工作的開展。
健全的管理制度是將成本控制工作落到實處的保障。有些施工單位雖然制定了成本控制計劃和方案,但是缺乏強有力的監督管理制度,沒有真正貫徹落實成本控制工作。例如缺乏對材料領用的監督、機械設備維修不及時等,拖延了工程進度,使工程施工成本增加,導致成本控制的效果并不明顯。
3.1.1 市政公用工程概況
某市道路改造工程屬于市政招標項目,規模較大、施工難度較大、施工項目多,是城市建設重點工程。該工程包括給排水管道、道路、人行道、輔助設施,中標價格為35966719元,工期為6個月,進行不封閉施工。
在對該工程進行成本控制時,需要各個部門的相互配合,在施工不同階段充分發揮財務部門和管理部門的核算、審計、監督管理工作職能。首先,要加強施工準備階段的成本控制。在實際施工前,要明確成本控制目標和計劃并加以分解細化,在目標成本的基礎上,編制成本控制責任書,由管理人員簽字確認,作為評價成本控制工作效果的依據;其次,對施工過程進行成本控制。在工程開工后,根據工程進度和環節,將成本控制目標分解到各個工程部位和相關部門,將成本計劃分解到不同施工階段,在施工過程中對成本進行完整記錄,并及時傳遞相關信息,對施工資源的使用進行嚴格監督,根據具體的施工標準進行比較分析,及時解決資源浪費問題;再次,對工程竣工加以成本控制。對工程竣工工作進行合理安排,及時辦理竣工結算,保證工程順利交付,提前準備各項書面材料,驗收時根據合同內容進行檢查確認,避免結算資料遺漏,仔細核對工程造價,提高工程竣工的工作效率。
(1)加強對施工材料費用的監督和控制。施工材料支出占工程施工總成本的60%~70%,具有較大的成本控制空間。要對材料價格和材料用量進行控制。進行材料采購時,采購員要熟悉市場價格,將原料價格控制的預算之內,明確進貨數量和批次;施工中保證材料使用合理,制度限額領料制度,如果領料超出限額,則要及時分析原因,采取有效糾正措施;對進料進行嚴格控制,不合格或損壞材料立即調退;加強對材料的現場管理,進場后整齊堆放,妥善保管,健全材料管理制度,避免浪費或二次運輸。(2)對機械設備進行成本控制。現代市政公用工程的機械化程度不斷提高,加快了施工進度,能夠保障工程施工按期完工。嚴格控制機械設備支出,要充分使用施工單位現有設備,對設備運行情況進行預先試驗和調試,及時維修機械故障;如果自有設備無法承擔施工項目,需要根據市場行情,結合機械定額標準,明確機械租賃費用。(3)加強對人工費用的管理和控制。要根據施工單位具體條件和工程實際情況,制定完善的控制標準,減少人工費用支出。按照勞動定額確定工程量,實施工程施工包干控制,合理配置施工人員數量和專業技能,減少無效作業。
科學技術的發展促進了市政公用工程管理的信息化和數字化。先進的計算機技術和現代通信技術有利于對工程建設實施高效、快捷管理。該工程在施工準備時期,利用計算機和互聯網構建了內部管理網絡,建立了智能管理信息系統,能夠提高工作效率,實現了成本控制信息的及時反饋和共享。成本管理人員利用互聯網掌握施工材料和設備的市場價格,保證采購價格合理;及時傳遞費用支出情況,更好地把握成本控制工作開展,有助于及時發現問題;使用計算機存儲資料更加完整,并能進行準確數據處理和計算,有利于預算編制,明確成本目標。
綜上所述,在市政公用工程中實施成本控制,將其貫穿于工程管理工作的各個層面,有助于提高市政工程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使企業能夠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占領優勢地位,促進企業的長遠發展。
[1]蒙延全.關于市政公用工程施工成本控制的探討[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下旬刊),2012,10(18):100-101.
[2]劉小嬌.市政公用工程成本控制研究——以東營市南郊水廠擴建項目為例[J].經濟生活文摘(下半月),2012,(08):41-41.
[3]劉昭璇.市政公用工程施工成本控制的探討[J].建材與裝飾,2012,18(21):195-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