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冬冬 ■河南五建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河南 鄭州 450000
綠色建筑也稱生態建筑、生態化建筑、可持續建筑。在建筑的全壽命周期內,最大限度地節約資源、保護環境和減少污染,為人們提供健康、適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間,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建筑。首先我們必須走出對綠色建筑的認識誤區,在一部分人的意識里綠色建筑與高科技、超低能耗建筑沒有本質區別,但是綠色建筑并不是昂貴建筑的代表,它是節約能源、土地、水、材料,并且對大自然以及室內環境都具保護性的建筑。綠色建筑的樣式頗多,而且大力鼓勵創新模式,這樣既能夠吸收傳統的節能理念,又能對材料、技術進行創新。所以,綠色建筑是本著節約能源、提高資源利用率的原則,為人類提供安全、高效的環境,并且使人與環境以及建筑相互適應、相互融合的新型建筑。作為節能減排的“領頭人”,我們應該將節能減排貫穿在綠色建筑的始終,我們要不斷更新技術、采用合理的管理手段來監督建筑的全周期內的節能減排效率。比如監管建筑過程中使用的石化能源尤其是碳基類能源量,盡量提高它們的使用效率。同時要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推行住宅產業化,大力改造大型公共建筑使其達到節能減排的標準,并且循環利用舊建材,加強監管對節能減排標準的實施。
建筑生產過程中會產生許多溫室氣體,因為每一道工序都會有能源的消耗,而要想減少排放二氧化碳,就必須減少使用碳基類能源。為此,我們可以采取如下措施:(1)對產業結構進行優化調整,引進使用低碳建材,并且堅決不再使用落后產能,充分利用建材業窯爐來處理工業固體廢棄物以及城市垃圾,全面推動產業優化升級。(2)開發可循環利用的新能源,如太陽能、風能、地熱能、潮汐能以及這些能源的衍生物等等。因為這些能源大部分是由太陽、地球內部的熱能轉化而來,他們不但具有污染少的特點,而且其儲量相對而言較大,這無疑是緩解了石化能源的缺乏。“十二五”大力提倡在建筑中使用天然氣、地源以及空氣能熱泵等新能源。目前很多建筑工程中安裝了LED照明,并且使用了大量具有減量化、可循環利用的材料及環保技術,比如江水源、水蓄冷、透水混凝土以及雨水收集等。
我國目前城市化進程的加劇,建筑拆遷日漸增多,因此造成大量舊建材的廢棄。針對這一問題,我們應該轉變傳統觀念,不能簡單地對舊建材進行填埋,而應該對其回收利用。我們可以對舊建材進行篩選分類,對沒辦法回收再利用的進行粉碎,用于建設道路的材料,而對于其他可以再回收的,可以用來加工磚以及混凝土。這樣不但可以減少上游投入的資源,還可以解決下游的建筑垃圾,充分實現資源的減量化與廢物資源化,實現節能減排的目標。當然,對于一些已經發生化學、物理損耗的舊建材,我們不能無限制的對其回收利用。因為這些建材的性能已經不能夠滿足當前的使用標準,繼續對它們使用只會給建筑帶來安全隱患。目前國內針對循環利用拆遷舊建材的問題,并沒有一套完整的法律體系,致使市場上出現舊建材的隨意使用、無秩序流通等問題。所以,我們政府應該加強對這方面的監管,制定相應的政策措施進行引導、規范市場,實現舊建材的有序回收,建立高效安全的流通渠道。加強行業監督管理。具體可以做到:明確制定行業標準來規范對廢舊建材進行循環利用;鼓勵興辦回購舊建材公司,對有條件興辦的企業給與一定的稅收優惠以及及時進行價格引導等;在加工處理舊建材,實現可再生利用的同時,應當完善相關部門的監管職能,堅決避免違法使用廢舊建材事件的發生。
建筑工程產業化發展是為了提高資源生產效率、降低其消耗量,我們應該大力推行產業化住宅與節能化公共建筑的模式。產業化住宅的建造以工廠化生產代替了傳統人工現場作業,在場外完成混凝,在工廠制造組合,然后到工地現場組裝,這不但提高了對設備以及機械的利用率,還能夠節省原料,并保證產品性能及質量的穩定性,為住宅的節能減排奠定基礎。此外,這種施工方式避免了在施工現場產生污水、垃圾、噪音、以及有害氣體、粉塵等,充分地體現出綠色建筑的理念。
對于像辦公、旅游、通信、運輸等公共建筑,一般耗能量是住宅的十幾倍,因此降低公共建筑能耗量是我們迫切的任務。為此,我們要建立一套完整的節能監管體系來規范公共建筑的能耗量,我們要引導公共建筑的全過程進行低碳管理,并制定相應的能耗檢測平臺。同時建立公開獎懲機制,公示能效測評結果,讓整個社會來監督。
建筑材料的“綠色”與否是推行綠色建筑的關鍵。建筑外墻的保溫性能、門窗的密閉性決定著建筑的能耗;墻體采用黏土磚即是對自然的破壞;裝飾材料釋放的各種毒害氣體則直接對居住環境造成污染。而傳統的建筑材料基本都存在嚴重的問題,因此,新型、環保材料的研究與推廣則勢在必行。目前國際上稱之為綠色、生態的環保型建材主要包括:新型墻體材料、新型保溫隔熱材料、裝飾裝修材料和無機非金屬等。與傳統建材相比,新型建材主要是合理的開發和利用大量的工業廢棄物質,降低自然資源的消耗,同時,減少或避免對人類生存環境的污染。更為主要的是,在其產品結束其使用壽命后,還可以作為再生資源加以利用,不會形成新的廢棄物。
在節能減排的實施過程中,我們忽略任何一個環節不都能夠實現節能減排的目標,所以在建筑的全周期內,我們必須加強監管節能減排標準的實施,并對重點環節以及薄弱領域給與足夠的重視。充分發揮有關部門的綜合協調、信息反饋功能,實現它們在監管標準實施過程中應盡的職責,加強監督建設中各方活動主體是否有效地使用標準、是否全面地實施標準、是否準確地執行標準,嚴格審查施工的每一環節,對不執行以及違反標準的行為進行嚴肅處理,只有這樣才能將節能環保技術貫穿于工程建設的全過程中,才能實現節能減排的理念。
節能減排不僅對國家發展綠色建筑,實現低碳綠色經濟發展目標具有重要的意義。從行業發展和具體建筑項目的角度,對促進綠色建筑的發展也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倡導綠色建筑已然成為當今時代的主題,我們應該充分地意識到綠色建筑對于我們生活的重要意義。因此,我們要在大力發展和推廣綠色節能建筑的同時,在建筑中要嚴格遵從節能減排的標準,為美麗的大自然也同時也為我們自己創造一個健康安全的生存環境。
[1]張俊超.綠色建筑的設計要求分析.技術與市場,2012第03期.
[2]劉春生.節能減排實現低碳生活.科技創新與應用,2012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