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麗 ■濟南市公安消防支隊天橋區大隊,山東 濟南 250000
一直以來,居民住宅火災在各類火災事故中所占的比例始終最高,雖然火災損失和人員傷亡不及單位、工廠企業等火災,但其直接關系到每個家庭,對自身及家庭影響最大。而且居民小區火災殃及四鄰的現象比較普遍,常常引發民事糾紛,帶來一系列社會問題,繼而影響到社會的穩定。越來越多的火災頻繁發生,居民小區消防成為城市消防安全的重中之重。如何做好居民小區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項重要任務。
一方面,基層政府及各部門、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對社區消防建設工作不接受、不支持,聽之任之,阻礙了消防進社區的持續開展。尤其是以政府、街道辦事處、居委會(村委會)為主體的政府主導型管理模式的社區、老城區、城鄉結合部的平房區、棚戶區、郊區、農村等,對消防工作普遍熱情不高,認為消防工作是消防部門的事,與己無關,對“消防進社區”工作開展的目的、意義不夠明確,對開展這項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認識不足。不能認真履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第六條和三十二條規定,即村民委員會、居民委員會應當協助人民政府以及公安機關等部門,加強消防宣傳教育。鄉鎮人民政府、城市街道辦事處應當指導、支持和幫助村民委員會、居民委員會開展群眾性的消防工作。村民委員會、居民委員會應當確定消防安全管理人,組織制定防火安全公約,進行防火檢查。
另一方面,許多成年人對消防安全知識了解不夠甚至是空白。社區居民的整體消防安全防范意識薄弱,自防自救能力較差。有的居民甚至對消防一無所知,不會使用滅火器材,缺乏在火災情況下自救逃生的知識和技能,甚至不知道火警電話是多少。根據調查顯示,在許多受訪居民看來,只要在自己居住時期內,未曾發生過火災,未給自己的人身財產帶來損失,生活能夠正常進行,就是安全的,至于今后怎么樣,是否存在隱患,他們則并不關心。
一方面,消防工作缺乏長效性。許多社區仍然依靠上級會議、通知等行政命令開展工作,注重工作的突擊性,忽視工作的連續性,工作方法和手段單一,缺乏長效管理措施。譬如消防宣傳工作,多數社區僅在“安全月”、“119消防宣傳日”期間開展幾次活動,沒有將消防宣傳納入社區的日常性基礎工作,基層村委會、居委會對自己的消防工作職責不清楚,消防工作始終處于被動狀態。另一方面,消防安全責任制落實不到位。社區居委會沒有將消防組織網絡建設延伸到居民小組、樓道、社區經營網點,也沒有制定完善的消防安全管理規定,消防責任不明確,使得社區自身在管理過程中缺乏規范性、自主性。其中一些有物業公司統一管理的居民區,由于未列支日常消防設施運行維保經費或經費數量極少,根本不能對小區內共用的消防設施、器材定期進行維護、檢測、保養,加之從業人員消防安全意識淡薄,物業安保人員不會操作自動消防設施,有些管理人員甚至如何使用滅火器、怎樣判斷是否過期都不知道。一旦發生火災,內部自有消防設施無法發揮作用,貽誤滅火的有利時機,造成火災蔓延,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加劇,小火釀成大災。
(1)小區消防硬件設施不夠完備。在城區內經過政府統一規劃的新建小區的消防基礎設施還比較完善,而且消防安全管理上也有一套固定的模式,但是老舊居民區因建成早,建設時期消防相關規范、規定還不完善,消防設施建設存在“先天不足”的問題,加之建成時間長,電器線路老化、亂搭亂建、占用消防通道等現象十分普遍,消防基礎設施十分薄弱。還有很多城中村,市政道路消火栓缺失現象十分普遍,且居民區內原始道路狹窄,一般消防車根本無法進入,一旦發生火災,自救和外部撲救都十分困難。(2)居民區內的底層商業建筑存在較大消防安全隱患。一是底層網點使用性質混亂,不僅僅是簡單的小商業、小經營等,有的還經營儲存易燃易爆物品,有的場所面積較大,超過規范規定的住宅底商網點面積要求,這些都需要重新進行消防設計改造,增設消防設施。一旦無法改造,就會存在這些場所帶“病”運營狀態。二是一些沿街老小區底層家庭住宅很多擅自改變用途,改造為經營場所,這些場所較之原有住宅用途其用火用電量大,客流量大,火災荷載大,且場所多數未按國家相關消防技術標準進行防火分隔和設置消防設施,存在大量火災隱患。(3)“城中村”消防工作壓力大。隨著城市化進程加快,原來分布在城市周邊的農村被納入其中,成為了“城中村”。“城中有村,村中有城;村外現代化,村內臟亂差”?!俺侵写濉奔扔谐鞘械膿矶聠栴}又有農村設施設備落后的問題,這使得消防工作更加艱巨。加之“城中村”內私搭亂建現象嚴重,很多還采用可燃易燃的聚氨酯彩鋼板材料,消防安全形勢極其嚴峻。(4)由于居民的消防意識薄弱,幾乎沒有居民家庭中配有小型滅火器材,且不會有效的疏散逃生。從而導致了整個社區內消防設施和滅火器材嚴重不足,不能有效地進行初起火災的撲救和人員疏散。
(1)室外車輛通道設置障礙物問題突出。一些居民區在小區出入口處設置禁止機動車通行的固定石柱、鐵柱,除行人通行外,任何機動車都無法進入小區地上,雖然對于維護小區內部環境十分有益,但卻也妨礙了消防車的駛入,一旦發生火災,消防車無法靠近著火居民樓實施有效滅火,影響了火災撲救。(2)小區內消防通道占用現象嚴重。由于一些老舊小區、棚戶區等居民整體素質較低,生活水平不高,存在大量私搭亂建現象,很多違章建筑占用甚至堵塞了消防通道;而且居民樓內部疏散通道被占用現象也十分嚴重,多數住宅樓都是一個單元一個疏散樓梯,但很多居民尤其是老舊小區內的居民,因停車、儲存等配套建筑不足,經常將家中的自行車、破舊家具、紙箱等堆放在樓梯間和出入口處,有的甚至在通道平臺上搭蓋簡易廚房、儲藏室,嚴重影響了人員的安全疏散。如果底層住戶發生火災,樓上各層人員將難以從疏散樓梯順利逃生。(3)小區住戶安裝防盜網現象普遍。隨著經濟的發展,居民家庭的財產價值也迅速增加,因此許多居民在陽臺、外窗安裝固定防盜網以保護家庭財物,但這樣卻為消防出了難題,一旦發生火災,室內人員無法通過陽臺、門窗進行疏散逃生,消防隊員也無法在外圍進行有效火災撲救。(4)居民區底商管理存在疏漏。一是,有些底商擅自改造裝修使得隱患重重。有些商戶業主根據自己的經營需要,擅自拆除原有防火墻、防火窗等防火分隔設施、堵塞原有人員疏散通道、出口、遮擋或拆除噴淋頭、報警探測器等消防設施,將原來合格的場所裝修改造成了隱患嚴重的問題場所。還有的商戶對層高較高的場所進行加層改造時,對加層部分未設置必要的消防設施,且還存在加層樓板耐火極限不夠、安全出口數量不足、疏散樓梯凈寬不足、樓梯形式不符合規范要求等問題。二是經營、倉儲、住宿“三合一”現象大量存在。由于小區內水、電、氣、暖等配套比較齊全,很多經營商戶除設置周轉倉庫外還在經營場所內住宿,場所可燃物多,住宿與生產經營、倉儲等區域未進行嚴格的防火分隔,如果再加之消防設施不健全,人員防火安全意識淡薄,一旦發生火災,極易造成人員傷亡,危害極大。三是底商的產權復雜,對于消防整改資金投入或火災后的財產損失等極易引發經濟糾紛。底商有開發商自己使用或直接出租的,有出售給業主的,業主自己使用或二次、多次轉租的,在消防問題上多數都未在合同中有明確的條款說明,因此一旦發現火災隱患需要資金整改,或發生火災需要經濟賠償等問題時,就會出現開發商、物業公司、業主、租戶、承租戶之間互相扯皮,相互推諉的現象,從而導致隱患長期得不到有效整改,火災糾紛無法解決的情況發生。
省、市、區各級,應按照“政府統一領導、部門依法監督、社區統一管理、消防安全自治”的工作思路,逐級開展消防工作“網格化”管理,強化屬地管理責任,切實抓好居民區消防工作。
(1)街道辦事處、鄉鎮應將社區、村居消防工作納入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主要內容,制定相關消防工作計劃,將居民區內的消防供水、消防車通道、消防設施裝備等內容納入年度計劃,對于需要上級政府、部門解決的問題應積極提請上級政府和部門加以解決,提出合理化建議。街鎮應每季度召開一次消防聯席會,在調度各村、居消防工作開展情況的同時指導、協調、解決居民區消防工作問題,督導村、居開展消防檢查、教育培訓工作。(2)各村委會、居委會應負責本級轄區居民家庭、單位場所的日常消防安全檢查、消防宣傳教育、火災隱患處理等相關工作。積極發動村莊、社區和家庭開展自查,鼓勵群眾舉報投訴火災隱患和消防違法行為并及時核查,有效推動居民區消防安全工作,增強群眾消防安全意識。(3)公安派出所應加強對村委會、居委會的檢查指導,督促其落實消防安全管理人,制定村(居)民防火安全公約,對社區、村莊內的消防設施、器材進行維護管理,建立多種形式消防組織。派出所要對居民區的消防安全工作進行日常檢查,開展消防宣傳教育;對小區物業公司進行監督檢查,督促其維護小區內的共用消防設施,確保完好有效。
宣傳教育培訓是普及消防知識的主陣地,居民小區內借助小區長廊、廣場、公園開展消防宣傳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尤其是針對兒童、老人的宣傳教育,可以有效的帶動一個家庭,最大限度的發揮基層宣傳的優勢。居委會、村委會可以利用手機短信、單元樓宇led屏發送、播放消防安全常識,印制消防安全明白紙每家每戶進行發放,夏天可以印制消防宣傳扇,雨天可以發放消防宣傳傘等等,這些對于全面提升居民消防安全意識,增強群眾逃生自救能力起到良好的教育培訓效果。同時消防部門可以加大消防站對外開放的力度,增加開放頻次,作為對外宣傳的窗口,在形式和內容上尋求突破,充分發揮消防隊(站)宣傳消防知識、增強消防意識、密切警民關系的作用。
居民區內消防設施不健全的,要由街鎮、村居、物業公司根據各自職責,新建補建公共消防設施,要結合城市升級改造,拆除耐火等級低,消防設施缺失的老舊小區和小區內的簡易違章建筑。要依托社區警務室設置消防值班室,建立社區義務消防隊,配備必要的消防水帶、水槍、滅火器等,條件允許的可配備消防戰斗服。要向居民家庭普及消防安全常識,建議以家庭為單位配置簡易逃生裝置,如避火服、緩降器、防毒面具等。
[1]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50016-2006.
[2]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50045-95(2005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