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暢 ■江蘇省淮陰商業學校建筑工程系,江蘇 淮陰 223003
(1)建設項目決策階段存在的問題。當前,建設工程造價控制管理在羨慕決策階段存在著:忽視項目可行性研究、忽略投資估算和設計概算的重要作用,進而在項目的初始階段喪失了對工程造價的管理良機。
(2)建設項目設計階段存在的問題。忽視建設工程造價控制管理對于結構形式,材料質量,設備選型和投資定額的監督和管理,使工程項目在設計階段就存在深度不足、結構不合理和經濟性差等缺陷。
(3)忽視工程建設項目設計階段的造價控制,工程設計能否達到足夠的深度,設計圖紙一旦完成,項目的結構形式、裝飾標準、材料設備選型等就確定了,投資額也就基本確定了。
(4)項目招投標階段的造價控制。由于我國的招投標環節還不夠完善,所以在招投標過程中不合理的競爭大量存在。因此在招投標過程中一定要做好合同管理,這是造價管理的關鍵所在。同時還要嚴加注意招投標中的不合理情況,設置好監督人員進行有效的監督,及時的發現問題,否則這些不合理現象會直接導致工程造價的結果,也會為施工中的各種質量埋下隱患。
(5)為了達到承攬工程的目的,在工程投標階段人為的控制工程報價。像目前建筑市場上的無標底招標,人為的降級壓價,造成工程報價與實際造價不符,給工程招投標管理部門的監督和控制帶來困難,也增加了工程造價控制的難度。其次,我國的經濟體制致使現在的工程造價控制體制是多級別、多單位、多部門的管理體制,工程造價的相關制度和措施難以取得有效聯系與協調機制,導致土建工程造價控制水平低,整體效率不高。再者,缺乏對業主的行為的約束機制。有些業主在工程實施過程中不嚴格履行合同條約,不遵守有關的規章制度,隨意壓低造價,壓縮工期,業主的這種行為嚴重影響了建筑工程的進度和質量,同時干擾了建筑市場的正常運轉。
(1)確保工程造價正確,不偏無誤建設工程進行立項決策時,如果工程造價有誤,將會誤導決策。如果編制的工程造價偏高,很可能將應立項的項目被排除。有些建設單位,為了能夠立項,有意壓低工程造價,致使工程興建過程,一再追加經費,造成被動局面。進行嚴格的工程造價管理就能及時發現和糾正工程造價與實際不符的情況。
(2)確保建設工程涉及的各方面的利益建設工程的興建過程,要占地、拆遷,施工過程要使用民工等。有些建設單位,對占地、拆遷的補償不按時到位,甚至克扣;有些施工企業,長期拖欠民工工資,嚴重侵占了產權方和民工的利益。進行工程造價管理,能夠及時發現和處理這些侵權行為,保護產權方和民工的合法利益,締造和諧社會。
(3)技術與經濟結合,加強投資控制。切實有效的投資控制,必須從施工組織、技術、經濟、合同等方面采取措施。建設單位必須加強現場管理人員、技術人員的“經濟”觀念、素質教育,協助施工單位搞好施工組織設計,合理安排人、財、物,加快施工速度,提高工程質量。施工中遇到問題應及時與設計單位聯系,選擇既科學又經濟可行的解決方案,克服盲目指揮造成的浪費,重視節約投資的重要性,特別是負責項目施工的技術人員應與經濟人員相配合,從工程招標、合同談判、造價預算、簽付進度款到竣工結算、造價分析等,實行全過程動態管理,嚴格控制工程造價。技術人員在技術上采取措施,在施工階段嚴格審核施工組織方案、監督施工質量、控制施工工期等,從技術經濟領域研究節約投資的可能。經濟人員在經濟上采取措施,嚴格審核各項費用支出,進行動態跟蹤,收集資料分析各個時期的材料價格信息等。對工程價款的支付,必須在負責該項目的技術人員審核后,由經濟人員嚴格按已完工程量支付工程進度款,切實做到工程經濟人員結算,撥款有序、心中有數,技術人員隨時檢查進度款運用情況,從而保證工程正常施工。
(4)持續跟蹤控制工程投資。造價工程師若要對投資進行跟蹤控制,首先要確定投資的支出預算。它是項目投資跟蹤控制的依據和目標,在項目進展過程中,一方面將實際支出與預算支出相比較,另一方面同時加強對投資分析的預測,為能夠及時采取措施提供科學合理的依據。在實際控制過程中為,對其進行有效的分解可使該項目有可操作性。
(5)在施工階段實行付款控制。造價工程師對已完工程數量進行確認,承包方在完成的工程分部分項項目獲取質量合格證書以后,應按合同約定的時間向造價工程師提交已完工程量報告,造價工程師按設計圖紙檢驗核實已完工程量,核實時通知乙方代表參加,與此同時,乙方代表須為造價工程師提供進行計量的詳細資料,若乙方代表未參加,其結果同樣有效。計量必須依據設計圖紙和設備明細表中計算的工程量,應采用合同條款中約定的計量方法進行計量,由于乙方原因造成增加的工程量及返工損失,不予計量。
(6)強化工程招投標階段造價控制管理的措施。應選擇信譽好的承包商,這樣在施工中對質量會有所保障,同時對工期也能實現很好的控制,才能保證建筑工程的質量,建筑企業才能獲得預期的經濟效益。
(7)強化工程施工階段造價控制管理的措施。嚴格執行建筑合同,施工合同是施工階段造價控制的依據,具有獨特的地位,要加強合同的管理,對合同的各項條款要逐一予以確認,要正確預測在施工過程中可能引起的索賠,從而避免出現條款的缺陷從而在以后有爭議時出現責任推托現象,同時也避免了合同糾紛的發生。合同及補充合同協議及至經常性的工地會議紀要應該完整保存,并做好強化建設工程造技術檔案的建立和保存工作。
建設工程造價控制與管理是一項系統工程,同時也是一項技術性、專業性、政策性很強的工作,它貫穿于投資決策、項目設計、招標投標和建設施工各階段,工程建設的各有關主體應轉變觀念,積極創造條件,促進工程造價咨詢機構參與建設項目全過程造價管理,為合理確定和有效控制建設工程造價做出應有的貢獻。同時政府要加強造價動態管理,正確引導建筑市場公平競爭,遵循市場運作的客觀規律確定調整經濟政策、發布相應的法規政策,使動態管理體現于全方位穩定建筑市場價格總體水平,主動調節市場,實行間接、指導的管理,對形成競爭有序的、公開、公平、公正的建筑市場將起到規范和引導的重要作用。從而使工程造價的全過程管理得到更好地運用,提高我國工程造價管理的總體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