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 冰 ■身份證號碼:362226198409250019,江西 南昌 330000
交通運輸方式包括管道運輸、航空運輸、公路運輸和鐵路運輸以及公路運輸[1]。交通規劃是指為了實現城市人口居住、城市用地以及城市經濟三者之間的協調發展,根據城市的具體布局構造來確定交通建設方案的制定。隨著我國改革開放進程的深入,商品經濟已經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發展,對交通運輸的需求也越來越高。而且,隨著汽車制造業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國城市的車流量越來越大。此外,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和深入,城市人口急劇增加,城市規模不斷擴大。這些因素都對城市交通規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城市交通規劃面臨著新的挑戰。
隨著城市經濟的快速發展,城市對交通的需求量快速增加。為了滿足與日俱增的交通需求,各個城市的建設部門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來建設交通,使各個城市的交通網不斷擴大,交通系統不斷得到完善,相關的配套設施也不斷健全。其一,在全國各個城市中,普遍存在交通擁擠的現象并且還在加劇,主要有以下幾點原因。首先,伴隨著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城市人口急劇增加。目前,我國處于高速發展的城市化進程階段,不論是大城市還是中小型城市,城市人口都逐年遞增,而且增加速度非常之快。早在20實際初,我國人口超過200萬的超大城市就有13個,經過14年的發展,我國城市人口已經翻了數倍。其二,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出行量已經遠遠超過了以前。這直接加大了對城市交通的需求。其三,國內城市普遍存在交通結構不合理的現象。由于國內城市的很多道路都有數十年的歷史,是在自行車和公交車為主要交通工具的時代修筑的,而現在,很多人出行則以私家小汽車代步。根據相關研究數據顯示,小汽車這種出行方式人均占用道路面積為10~15m2,而自行車人均占用道路面積分3~4m2,這兩個數據足以證明之前建造的城市道路已經遠遠不能再滿足現代人們對交通的需求[2]。其四,城市交通系統產生巨大的污染。城市交通產生的污染包括大氣污染、噪聲污染以及震動、電磁波干擾等交通系統產生的大氣污染及噪聲污染,并成為當今影響城市環境質量的主要污染源。有關研究表明,城市交通系統產生的污染物包括一氧化碳、氮氧化物、非甲烷碳氫化物、鉛、氟氯化烴等,嚴重影響城市空氣質量,污染人們賴以生存的環境,影響人們的健康。
建立健全城市交通可持續發展政策法規保障體系,具體而言,要從城市土地利用政策、城市交通結構優化政策、城市交通工具擁有與使用政策以及城市交通法規與規范抓起[3]。相關部門在建立和完善這些政策之前,要實地考察,全面調查相關因素和條件,實事求是,保證政策的科學性和實用性。只有這樣,才能使城市交通規劃做到有法可依,有據可依,規格城市交通建設,滿足日益增長的交通需求,保證國內城市運行暢通,緩解目前城市交通擁堵的現狀。然而,單單擁有科學的城市交通可持續發展政策法規保障體系是遠遠不夠的,這只是城市交通規劃發展的第一步,建立保證體系的最終目的是改變現狀,必須不折不扣地將各種有關城市交通規劃的政策和條例付諸實踐,才能起到實效,而不能空喊口號。
在提高交通運輸技術中,要倡導節能高效和低污染的交通工具的創造,以減少交通系統中污染物的排放,降低對城市環境的污染,提高城市空氣質量,美化城市生活環境。例如,發展石油替代品,采用天然氣代替石油可以極大程度上減少污染的排放;生產電動交通工具,包括電動自行車,電動汽車等,實現交通工具污染物的零排放。在交通管理方面,要大力運用計算機技術和通信技術來引導交通,避開交通高峰期,進行交通分流,以降低交通能源的浪費和污染物質的排放。歐美很多發達國家如美國、英國、加拿大等國在這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我國要積極借鑒國外優秀成果,促進我國交通領域的發展和進步。在交通污染治理方面,要引進國外先進的污染治理技術,同時國內加大技術研究的資金投入和力度,研究汽車尾氣凈化技術、清潔替代能源、噪音降低技術等等。
城市交通規劃隊伍的綜合技能和素質直接制約著交通規劃的質量。因此,城市交通規劃相關部門要定期組織員工參加城市交通規劃的相關培訓,提高其制定交通方案的質量。組織員工加強對交通相關政策和規范的的學習,如城市快速路設計規范》、《城市道路交通規劃設計方案》及《城市道路設計規范》等等,提高交通方案的科學性、可行性和實效性。
目前,國內各大城市普遍出現交通擁擠,交通污染嚴重,交通規劃不合理的現象,再加之隨著經濟的發展,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城市人口和機動車的急劇增加等原因,導致城市交通系統出現嚴重的問題。只有建立健全城市交通可持續發展政策法規保障體系,依靠先進科學技術,提高交通運輸技術、交通管理技術和交通污染治理技術,同時強化城市交通規劃隊伍的素質和技能,才能改變現狀。此外,為了更好地促進城市經濟的快速發展,很多城市對整體結構和布局做出調整,而這中調整對交通規劃的影響是極其大的。城市交通規劃部門的工作人員要及時了解和把握其所在城市的結構和布局調整,在此基礎上實行相應的交通規劃,使設計規劃更為科學。
[1]陸建,王煒.從城市交通規劃發展看城市交通可持續發展規劃[J].華中科技大學學報(城市科學版),2009,(08).
[2]中國城市交通發展戰略國際研討會.北京宣言.中國城市交通發展戰略.城市規劃,2010.
[3]錢林波,陳茜.城市交通可持續發展的道路.城市交通發展政策規劃.城市研究,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