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慧娜 ■九江工業建筑設計院,江西 九江 332000
建筑工程本身就是一個巨大的消耗工程。在建筑工程的所有能耗中,建筑過程中產生的能耗和使用能耗最主要的兩種能耗。在建筑過程中產生的能耗主要分為材料能耗、設備能耗、生產運輸能耗和施工能耗;使用能耗主要包括采暖、通風、空調、照明、日常工作和生活產生的能耗。從能耗的分類來看,建筑能耗是一個系統的復雜工程,由多個部分組成,無論在建造過程中還是在使用過程中都會產生各種各樣的能耗。因此,采用節能環保的建筑技術設計必須兼顧這兩大方面,在保證建筑工程正常運轉的情況下,提高建筑的利用率,加強節能環保技術和現代科技的運用,在建筑設計、房屋設計和暖通設備、運輸設備的設計中要統籌考慮,以提高能源利用率,實現節能環保的目的。
建筑工程是一個能耗非常大的產業,與交通運輸業、工業并成為三大能耗巨頭。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每年城鎮化建設都有大量的建筑項目拔地而起,據初步估計,我國每年新增20億m2的建筑面積,同時也消耗了世界上約四成的鋼筋和水泥,這些能耗加起來是全國總能耗的35%左右。建筑能夠是一個關系國際民生的重要產業,而我國所有建筑項目中,約9成以上的項目都是高能耗建筑產業,只要將一些不必要的能耗降低,就能極大地釋放大量的建筑產業和能耗。
據住建部的一項統計,我國建筑節能系數在國際上僅僅處于中下游水平。通常來說,很多建筑保溫、散熱性能都普遍較差,外立面的隔熱保溫效果是同緯度發達國家的五分之一,屋頂保溫散熱為四分之一,門和窗戶的散熱率是發達國家的四到六倍。從這些數據看,我國建筑行業節能環保的需求和市場非常大。
中國建筑行業的發展現狀是當前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真實寫照。雖然我國很多大城市高樓聳立,現代大都市寫字樓、商場無處不在,但是我國人均建筑空間卻極不均衡,人均資源分配不足,同時我國大部分地區又處于季風氣候局,居民對于改變冬季寒冷、夏季炎熱的需求也較為迫切,使得建筑節能環保較為迫切。同時,為了有效貫徹和落實可持續發展和科學發展觀,全面實現建筑節能環保的要求,必需實施建筑工程的節能減排,以緩解當前我國不斷加劇的因能源問題而引發的經濟和社會矛盾。
建筑項目是一個與人密切關聯的場所,因此首先要根據人們的喜好選擇合適的項目地址,不能簡單貪圖經濟效益而忽視社會和環境效益。通常要根據備選地的自然環境、地形地貌、地質條件、水文條件等綜合因素考量,經過系統論證和評估之后,還要保證整個項目不破壞或微破壞原有自然環境,借助當地資源,進行土地開發。
日照及朝向選擇的原則是冬季能獲得足夠的日照并避開主導風向,夏季能利用自然通風并防止太陽輻射。然而建筑的朝向、方位以及建筑總平面的設計應考慮多方面的因素,建筑受到社會歷史文化、地形、城市規劃、道路、環境等條件的制約,要想使建筑物的朝向均滿足夏季防熱和冬季保溫是困難的,因此,只能權衡各個因素之間的得失,找到一個平衡點,選擇出這一地區建筑的最佳朝向和較好朝向,盡量避免東西向日曬。
建筑圍護結構組成部分(屋頂、外墻、門和窗、遮陽等設施)的設計對建筑能耗與用戶所處熱舒適環境有根本的影響。一般增大圍護結構的費用僅為總投資的3%~6%,而節能卻可達20%~40%。通過改善建筑物圍護結構的熱工性能,在夏季可減少室外熱量傳入室內,在冬季可減少室內熱量的流失,使建筑熱環境得以改善,從而減少建筑冷、熱消耗。
3.3.1 建筑屋頂的節能設計
屋頂是住宅第五立面,對建筑造型起著重要作用。住宅做斜坡頂屋面,可借助屋面坡度與日照斜率相接近的特點,可再降低住宅頂層的層高。在維持平屋面住宅日照間距的條件下,既取得了改變建筑輪廓、有效地解決了屋面防水和擴大屋頂部位使用空間的效果;也減少了住宅之間的日照間距,節約了建設用地。平屋頂可采用北向的退臺,既獲得露天活動空間,也可縮小日照間距。
3.3.2 建筑墻體和外立面的節能設計
建筑墻體作為整個項目的主要外圍設計,它的基本性能決定著整個建筑物的節能減排效果,因此,它是建筑節能設計的重中之重。一般來說,建筑墻體和外立面通常起到防潮、防水、隔熱、保溫等作用,建筑材料的選擇直接關系到它的基本作用。作為建筑墻體和外立面的基本作用,保溫性能直接關系著整個建筑節能減排的效果。實踐證明,通常單一的墻體難以完全做到隔熱、保溫作用,因此在設計中,盡量選擇空心磚或者復合墻體,實現多重防護。
建筑材料的節能環保是建筑項目進行節能減排的重要方面,它是整個建筑物的物理組成部分,也是建筑節能環保中的關鍵一環。在建材的選擇中,首先要選擇節能、環保、經濟型材料,積極應用具有較高科技含量的新型建材。同時,在建筑過程中,也要注意節省材料,合理利用建材,提高建材的使用效率。
新型能源具有環保、低能耗的特性,通常情況下,風能、地熱、太陽能是新型綠色建筑中比較常見的能源。
目前,人們對太陽能的利用隨著科技的進步也在不斷提高。太陽能具有清潔、體量大、不會造成環境困擾等特點而被人們津津樂道。雖然現代科技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但是人們所能利用的太陽能卻只占太陽能源的很少一部分。當前,建筑項目中,主要利用太陽能采暖和制冷。太陽能取暖主要是利用太陽能加熱水,利用熱水的循環作用相建筑物供暖。而太陽能制冷則要利用太陽能制冷壓縮機進行吸收或吸附制冷。壓縮機將太陽能轉換成電能,再用電能驅動,進行壓縮制冷。
風能也是人們所喜聞樂見的新型能源之一。自然風通過在建筑物內的流通實現制冷。通常使用風能供冷的季節是自然風出現季節過度或黑白過度的時期,利用自然風進入壓縮機實現驅動通風蓄冷,這樣既節省了電能,也不會對自然環境帶來任何污染和破壞,同時還能有效改善建筑物內空氣質量。
當然,地下水也是暖通空調的重要環保伙伴。利用地熱水的熱能或冷源對建筑物供暖或供冷,是當前非常流行的供暖方式。
節能環保型建筑是未來建筑發展的重要方向。中國建筑設計者一定要敢于突破常規,積極創新,利用新能源和新科技為中國建筑業實現節能減排做出貢獻。同時,在建筑設計過程中,要時刻樹立節能環保意識,最大限度使用既有建筑資源,提高資源的利用率,為實現生態文明和可持續發展而努力奮斗。
[1]劉加平,武六元.建筑節能與建筑設計中的新能源利用[J].能源工程,2011,43(13):57 -58.
[2]周煒.小議建筑節能設計[J].陜西建筑,2008,56(17):48 -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