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特約記者 劉皓然試圖向中國走私危險病菌的前加拿大食品檢驗局(CFIA)研究人員尼爾森日前認罪。面對11項指控,這名68歲的加拿大科學家或將面臨10年刑期。加拿大通訊社13日報道稱,2012年10月,加拿大警方收到線報,將正準備前往中國的尼爾森攔截在去機場的路上。警方在他隨行攜帶的一個兒童午餐包中搜出17瓶布魯氏菌以及一些山羊血樣。專家表示,由布魯氏菌引發的布魯氏菌病并非致命疾病,但它會導致牲畜墮胎和不育;如果人體被這種病菌感染也會出現各種不良癥狀:如發熱、疼痛和身體虛弱。雖然布魯氏菌所造成的死亡率并不高,但美國仍將該病菌視為一種“生物恐怖主義”威脅,因為該類病菌的傳染性極強,通過空氣即可傳播。此外,當時全世界都沒有研發出用于人體的抗菌疫苗。報道稱,2003年,尼爾森率團隊開發出一種“15秒檢測布魯氏菌病”的技術專利,并受到了政府獎勵。然而在2010年,尼爾森在單位內部調查中被發現存在“不軌之舉”——根據CFIA當時的一份聲明稱,他所從事的一些活動“有悖于CFIA工作人員以及加拿大政府公務員的職責范圍”,后遭到解雇。13日,尼爾森案在安大略高等法院進入有罪答辯程序。他在一份聲明中承認,曾試圖將所屬CFIA的財產用于商業領域。原來,早在2005年,尼爾森就和CFIA華裔同事余偉玲(音)蓄謀利用布魯氏菌開發試劑盒產品。二人在中國哈爾濱市成立過一家生物技術公司,并計劃在這家公司對這種試劑盒進行批量生產。但是根據調查,尼爾森最終并未能通過這項計劃獲利?!?/p>
環球時報2014-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