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燕
摘 要: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公路超限超載運輸非常普遍。長期以來,政府交通管理部門不斷探索和研究如何有效地治理公路超限超載運輸問題,并且嘗試建立起長效機制,徹底解決交通中存在的問題。本文將主要圍繞公路超限超載運輸的有效治理策略展開論述。
關鍵詞:公路超限超載運輸;治理策略
公路超限超載運輸問題容易引發各種橋梁坍塌事故,從而嚴重威脅著人民群眾的生命和財產安全,造成國家交通規費的大量流失和浪費。下面,將對治理公路超限超載運輸問題的有效措施進行詳細地闡述。
1.開展法制宣傳工作
市場經濟屬于法制經濟,在市場經濟的環境下,經營者有著更加廣闊的競爭空間。但是,市場經濟的運行應該以國家的法律法規為依據,不允許存在任何以損害國家經濟利益和人民群眾根本利益為代價獲取經濟效益的經營者行為,否則將受到法律的嚴厲制裁。
而超載運輸具有很大的經濟和社會危害性,與國家規定的法律法規相背離,屬于一種典型的違法行為。因此,各地的各級政府、有關交通部門應該通過各種渠道和形式加大法制宣傳,教育廣大的司機能夠自覺地遵守國家的法律,知法守法,合法經營,從而為治理超載運輸創造良好的氛圍。
2.加強對公路超限超載運輸現象的控制與監督
加強對公路超限超載運輸現象的控制與監督,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努力:
一方面要加大執法監管力度,并對違法違規超限超載運輸現象給予嚴厲的打擊,加大打擊力度。對于大型運輸車輛要給予嚴格的同行管理,或在一些路段加大通行費收費力度,還要在路段口設置監測裝置,要定期到路點進行抽樣監測,對于發現的超限超載車輛記錄下車牌號,然后進行及時嚴肅的處理。
另外一個方面要對違規運輸的司機進行培訓教育,從思想上改變他們的思想,加強其運輸教育,減少違規超載超限運輸,保障自身的生命安全也保障其他人的生命安全,減少交通事故的發生和因為車禍引發的不必要的人員和財產損失。
3.“一超三罰”制度
為了遏制有效的管理車輛違規超限超載問題,要對超載行為給予嚴厲的打擊-“一超三罰”制度,即懲罰貨主、懲罰運輸企業、懲罰司機。首先,從源頭上治理,對于車輛超載,先懲罰裝貨單位。對于單位的罰款力度要大,執行力要強,單位如果第一次處罰后不進行相應的整改,第二次發現可以對其進行暫停營業等待審查的嚴肅處理。第二要處罰運輸單位的負責人,身為領導不能以身作則,不能約束企業下屬說明自己的管理是不到位的,所以也要對運輸單位的負責人進行處罰,并且要求其提高管理能力,加強對員工的運輸思想教育。因為這些負責人沒有教育四級按照有關的法律法規行事,甚至有的負責人縱容司機超載運輸,并且提出許多不合理的承包任務,導致司機被迫進行超載運輸。
如果運輸單位能夠制定相關的規章制度,明確禁止司機超載運輸,一般情況下,司機是不會違反規定的,從而能夠避免出現車輛超載問題的出現。最后,應該對司機罰款。因為司機違法了有關的法律法規,應該受到懲罰。在懲罰司機時,需要開具收據,但是禁止將其報銷,從而不斷強化司機的守法意識。
4.利用行政手段加強治理超載運輸
為了有效地治理我國的超載運輸問題,必須通過政府的行政手段加以治理,因為超載運輸行為不是短期內出現的,在經濟發展過程中的一個負面影響,主要是受到經濟利益的誘惑,需要長時間的治理才能有效地遏止。由于目前運輸市場的門檻較低,對工作人員的專業素質沒有嚴格的要求,導致許多司機的安全意識不高,沒有意識到超載運輸的危害性,從而增加了超載運輸治理的工作難度,因此,需要政府運行行政手段加以治理。
4.1政府應該明確職能
各個部門應該制定科學有效的規章制度,防止各個部門各自為政,而是需要各個部門加強交流與合作,制定制度,從而有效地避免出現多頭管理的現象。各個部門明確分工之后,應該嚴格執行自己的職能。通過近幾年治理超載運輸的案例分析可知,在執法的過程中,應該盡可能避免出現以下幾種情況:一是避免出現職能交叉或者執法主體混亂的情況;二是不能再出現路政罰款之后公安接著罰款的重復罰款現象。
4.2規范運輸企業市場
不斷鼓勵運輸企業進行規模化經營,有助于提高超載運輸的治理效果。因為,如果運輸企業達到一定的規模,則不僅僅需要考慮經濟效益這一個方面,同時需要考慮企業的形象和信譽,如果企業的信譽較差,則不利于企業的可持續發展。而規范運輸企業市場的主要內容包括規范企業準入制和退出制。
自上世紀八十年代開放運輸市場以來,各種企業都加入了運輸市場,比如國有企業、私有企業等,從而形成了一個多元化市場,雖然開始這種市場體制有助于促進經濟的發展,但是隨著競爭機制進入市場之后,已有的市場政策與運輸業自身的發展已經不相適應,從而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市場經濟的發展。
隨之超載運輸現象應運而生,由于運輸結構不合理,從而引起市場秩序的混亂。為了有效地解決這些問題,則需要建立運輸市場的準入制,逐漸增加大中型企業的數量,從源頭上出發,解決超載運輸問題。對于運輸市場的退出制,則主要考慮運輸行業的勞動力安置問題,如果能夠做好勞動力安置工作,則極大地減輕了政府的壓力。實施退出制有助于將競爭力比較小的小型企業與其他有實力的企業進行合并或者是轉做其他行業,也有助于增加大中型企業的數量,從而極大地降低了運輸成本。
5.改革交通規費收繳方式
為了有效地治理超載運輸現象,需要不斷規范交通收費方式。現有的收費方式,主要是根據核載量收取養路費和通行費,這種收繳方式具有簡單、可操作性強等特征,我國大部分的交通部門都是采用這種收繳方式。但是這種收繳方式也存在一些不足之處,沒有計量車輛的實際載重大小,有失公平,從而導致超載運輸的問題比較普遍,因此,需要對交通規費收繳方式進行改革。另外,需要盡量減少收費項目,降低收費標準,徹底解決多載少載、載與不載都收取相同費用的不合理現象。
6.總結語
綜上所述,超載運輸問題是公路運輸市場與管理弊端的綜合反映。因此,需要加強超載運輸的治理,積極開展法制宣傳工作,加強對公路超限超載運輸現象的控制與監督,實施“一超三罰”制度,充分地利用行政手段加強治理超載運輸,不斷規范運輸市場,從而促進我國運輸事業的可持續發展。(作者單位:內蒙古通遼市公路管理處)
參考文獻
[1] 李曉峰、尚晉平.公路超限超載治理的宏微觀經濟學分析[J].公路交通科技,2012.12(22):90-91
[2] 韓建功.淺談公路超限超載運輸的成因及治理對策[].現代經濟信息,2011.10(33):190-191
[3] 郝世忠.探析公路超限超載運輸的成因及治理對策[].大觀周刊,2013.12(11):12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