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偉
摘 要:本文通過對當前財政電子化票據管理改革重要性的分析,闡述了財政票據電子化管理改革的思路,對加強財政票據管理方面進行了理論性探索,對推進財政電子化票據改革工作具有一定現實意義。
關鍵詞:財政票據;電子化;改革;探索
1.概論
財政票據是指由中央和省級財政部門統一規定、印制、發放和管理的,并由國家機關、事業單位,或經法律法規授權的具有公共事務管理職能的機構,代行政府職能的社會團體以及其他組織在依法收取非稅收入,非營利性醫療服務收入,社會團體會費以及單位代收代付、資金結算等財務活動過程中,向公民、法人及其他組織開具的收款或繳款憑證。
財政票據是反映單位財務收支行為的法定憑證和進行會計核算的重要原始憑證。作為非稅收入管理的源頭,財政票據更是財政、審計、稅務、監察等部門進行檢查監督的重要依據。加強財政票據管理、規范財政票據使用行為、充分發揮財政票據在經濟社會活動中的功能效用,不僅是提高非稅收入管理水平,實現“以票管收、以票控收、票款同步”管理目標的先決條件,更是貫徹執行“收支兩條線”規定,從源頭上治理“三亂”現象、規范部門單位收支行為的重要抓手。
2.推進財政票據電子化管理改革的重要性
2.1推進財政票據電子化管理改革是新時期規范政府收入分配關系,優化經濟發展環境,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內在要求。
財政票據作為一種結算工具,通過其規范使用可以理順經濟主體之間的收入分配關系,進行經濟主體之間經濟利益的再分配和再調整。同時,財政票據與稅務票據相比又有其特殊性,除往來結算票據用于單位間往來資金的結算外,其他都是具有收入征繳性質的票據。由于現行的財政票據管理手段對部門單位票據使用行為的約束力不夠,同時,用于收費的財政票據在管理模式上缺乏實時監督,使財政部門無法及時了解各部門各單位的票據使用情況和收費情況。因此,一些部門、單位利用財政票據管理漏洞,違法行政、亂收亂支,嚴重違反財經紀律,甚至導致嚴重的腐敗行為;個別單位使用自制票據,向群眾“亂收費、亂罰款、亂攤派”。為遏制上述問題的出現,必須有針對性的改革現行的財政票據管理方式,從制度上、管理上、技術上堵住漏洞,有效防止在財政票據使用中違規違法行為的發生。
2.2推進財政票據電子化管理改革是深化財政體制改革,加強非稅收入管理,實現財政科學化精細化管理目標的重要內容。
2012年初,國務院召開第三次廉政工作會議,對加快推進財政管理體制改革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站在構建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的戰略高度,推進財政票據電子化管理改革,是貫徹黨中央、國務院重大決策的內在要求,也是構建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的重要抓手。
2.3推進財政票據電子化管理改革是貫徹“收支兩條線”規定,實施部門預算管理,規范單位收支行為的有效手段。
財政票據電子化管理是通過構建網絡化信息系統平臺,實現對執收單位收費項目的標準、資金繳存時限、票據核銷時限等進行實時跟蹤監管。通過財政票據電子化管理,財政部門可掌握預算單位詳細準確的非稅收入資金規模、項目收入進度、資金往來情況等第一手會計核算信息,有利于科學的編制部門預算、基金預算,設定合理的收入調控比例,規范單位的收支行為,并對專項收入的資金安排使用做到有效監管。
3.財政票據電子化管理改革的思路
財政票據電子化管理改革的總體思路是:適應國庫集中收付管理改革深入推進的要求,以現代信息技術和網絡技術為依托,搭建財政、銀行、執收單位三方聯網的網絡化服務平臺,推行財政票據電子化、收繳信息透明化、票據監管全程化的新型的財政票據管理模式,真正實現源頭控制,以票控費。
具體工作要求:一是要按照總體規劃、以點帶面、分步實施;二是要創新財政票據管理機制,實現非稅收入征收全程的動態管理;三是要進一步推進財政票據種類改革,規范財政票據種類,切實改變財政票據以手工票為主,種類繁多、規格復雜的狀況,大力推行微機打印票據和無紙化電子票據。今后具體工作思路是:
3.1完善財政票據電子化管理的相關法律法規
財政票據的電子化發展是非稅收入管理改革的基礎,針對票據電子化過程中大量出現的網絡應用及電子票據的無紙化應用,完善相關法律制度的完善勢在必行。一是要科學設置財政票據種類,明確電子票據的法律概念、各類財政票據的定位及適用范圍等內容;二是要對網絡應用及電子票據無紙化應用制定詳細規范的使用流程和操作標準;三是要明確電子票據使用過程中銀行、執收單位、繳款人的權利、義務和責任,完善監督管理手段,明確對應的法律責任。
3.2建立健全改革中的財政票據安全制度
財政票據電子化是一項系統工程,涉及到財政、銀行、執收單位、繳款人等多個方面。要確保財政票據的安全性,首先要加強網絡化信息系統的基礎建設,要具有完善網絡安全技術措施、軟硬件設施和標準技術規范;其次,要針對票據電子化過程中的網絡應用提高財政票據的防偽技術,針對電子票據制定完善的的安全鑒定和數字簽名認證標準,把好票據電子化的入口關,最后是要加強網絡銀行的安全管理,尤其是個人網銀,可以考慮引入第三方支付的形式,有效降低個人網銀對整個非稅收入征收網絡的安全影響。
3.3為多種多樣的繳費方式提供支持
隨著政府非稅收入征繳管理改革的不斷推進,簡單的銀行窗口代收或者執收單位直接征收的征繳模式已經不能滿足繳費人的要求,而借助財政、銀行、執收單位三方聯網的實現,通過開通POS刷卡、網銀、銀行自助繳費終端等模式的繳費方式,以適應不同執收單位的征收需要及繳款人的繳費需求,繳費方式的多樣化,財政票據的管理同樣也要做出改革:一是通過手持移動開票一體機、智能手機等移動開票設備,替代原來手工開票,方便需現場流動收費、罰款的執收單位票據使用及管理;二是由財政部門在行政服務大廳開設網絡票據打印窗口或增設財政票據自助打印系統,對采用網銀繳費、銀行自助繳費等模式的繳款人提供票據服務;三是要解決好新的票據應用過程中的監管問題,規范流程,健全制度、加強監管。
3.4拓寬財政票據電子化管理范圍
一是實現對各類財政票據的全口徑電子化管理,把社團、醫療、往來等其他非非稅收入票據的使用也納入系統監管;二是解決票據電子化系統與其他執收單位信息化系統的接口問題,可以嘗試開發專門的接口軟件或通過網絡銀行開發各執收單位業務系統收費模塊和財政部門票據管理系統無縫連接的銜接軟件,從而解決財政票據的監管難題;三是加強基層政府非稅收入管理隊伍建設,提升縣區一級的財政票據電子化管理水平。
3.5加大財政電子化票據宣傳
我們可以借鑒稅務票發票的管理經驗,加大財政電子化票據的宣傳,一是通過報紙、廣播、電視及互聯網等媒體形式,宣傳加強財政票據管理對制止亂收費,凈化經濟環境、維護經濟秩序,從源頭遏制腐敗滋生和蔓延的重要作用;二是借助非稅收入征繳管理改革及繳款方式的變化的推廣普及電子票據使用知識,同時收集反饋信息,以改進票據電子管理系統;三是建立票據真偽鑒別中心,提供統一的網上查詢入口,使公眾、部門單位等可通過查詢,鑒別真偽,把政府非稅收入收費的相關信息真實地向社會公眾展現。
結束語
財政票據電子化管理改革是一項復雜的系統性工程,并且隨著改革的深入推進仍然會出現各種新的問題,相信在我們的不斷努力下,財政票據的電子化管理改革會不斷完善,我們的非稅收入管理水平會不斷提高。(作者單位:駐馬店市財政局信息中心)
參考文獻:
[1] 安娜:《財政票據管理問題及對策簡要探析》[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2年20期
[2] 本刊記者:《江西:全面推進財政票據電子化管理改革》[J];中國財政;2011年02期
[3] 練紅霞:《談加強財政票據管理的對策》[J];時代金融;2010年02期
[4] 尹丹:《電子票據研究》[D];黑龍江大學;2011年
[5] 馬丹:《我國電子票據法律制度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