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煒
摘 要:隨著時代的發展,我國的稅務制度也在不斷的發展和健全。對于企業來講,營改增政策的提出或多或少的給企業的財務管理工作帶來了影響,因此,為加強企業的財務管理,則需要分析營改增給企業帶來的影響,這樣企業才能采取相應的對策,推動企業財務管理水平的提高。本文對“營改增”進行介紹,分析營改增的意義及影響,提出“營改增”下企業財務管理的應對措施。
關鍵詞:營改增;財務管理;影響;措施
營業稅改征增值稅是一項適應我國經濟發展需要而推行的重要的稅制改革措施。自實行營改增的改革試點之后,參與試點的公司越來越多,試點的范圍也在隨著相關的改革措施的出臺而逐漸擴大。營改增的逐漸推廣對企業的生產經營有著重大的影響,對企業的財務管理的影響尤其顯著。為了提高企業財務管理的工作效率,企業的財務管理人員則必須抓住營改增的契機,通過對營改增帶給公司財務管理的影響,更好的推動營改增的實行,進而推動企業走上可持續發展的道路。
一、“營改增”概述
營改增即指營業稅改征增值稅,指對一些以前交納營業稅的應稅項目進行改征增值稅。從宏觀意義上來說,實行稅制改革后,徹底的解決了在納稅流程和課稅范圍上存在的重復納稅的問題,從而減低企業成本,減輕企業壓力。進一步的分析,在一定的程度上影響部分企業定價,對于擴大消費、推動我國經濟發展、優化企業投資結構有著一定的推動意義。
從微觀意義上來說,在稅制改革之前,營業稅是在我國境內征收的商品勞務費的一種,其課稅對象有:提供的應稅勞務、無形資產轉讓、銷售不動產。與營業稅不同,增值稅是一種流轉稅,是以商品和應稅勞務在其流轉時所產生的增值額作為計稅的依據。增值稅分進項稅和銷項稅,進項稅用來抵扣。
二、“營改增”給企業財務管理帶來的影響
1.對計稅基礎、使用稅率及稅款計算方法的影響
“營改增”后,行業的稅負減低,但對于單個的企業來說,并不是所有的企業稅負都會降低。對于一些在成本構成中材料成本低而人力成本高的企業來講,增值稅銷項稅額增加了,但可抵扣的進項稅額幾乎沒有變動,則企業整體增值稅稅負增加致使成本增加,不利于提高企業的競爭力;對小規模納稅人來講,由原來的5%的營業稅稅率改變到3%的增值稅稅率,小規模納稅人不存在增值稅進項稅額抵扣的問題,因此,其納稅額一定是降低的。
2.對財務報表及財務分析的影響
“營改增”會對利潤表、資產負債表、現金流量表等財務報表產生影響。在資產負債表中,固定資產是非常重要的一個資產類項目,“營改增”之后,固定資產的入賬金額減少。固定資產數額的變動影響著企業的經營風險,經營風險過低或過高,財務管理人員則會重新確定企業資本結構,進而降低企業的財務風險。在利潤表當中,稅制改革之前,“主營業務收入”是包含營業稅的數額,“營改增”之后,這個數額是不含增值稅收入額,原來的“營業稅金及附加”從利潤扣減中消失,在一定情況下導致銷售凈利率的增加,利潤增加后,企業規模會隨之擴大,進而導致資產負債表中資產總額和負債總額的增加。
3.對企業的風險管理的影響
(1)對企業財務人員水平和素質的挑戰
“營改增”后,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企業的會計核算,包括會計科目的增減變動,更加嚴格的要求企業的會計核算制度。這樣一來,就要求企業的財會人員學習新的知識和提高職業水平。企業財務管理人員則面臨著更大的挑戰,財務管理人員需要站在整個企業及市場的高度對進行“營改增”之后給企業帶來的各種利弊進行科學的分析,合理的制定出企業的發展戰略。因此,“營改增”既對財務人員又對企業的財務管理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職業素養的挑戰。
(2)對發票管理的影響
“營改增”之后,對企業的增值稅專用發票工作提出了新的管理要求,增加了納稅申報方面的工作量,由于企業的增值稅專用發票涉及到進項稅額抵扣的問題,其管理要求比其他稅種更加嚴格,在企業發票開出、使用、流通和管理等方面都有嚴格的制度規定,一旦違反,則需要付出沉重的代價。我國《增值稅專用發票管理辦法》中對企業虛開發票、偷稅漏稅等問題作出了嚴格規定,若企業的行為違反了《增值稅專用發票管理辦法》的要求,需要對其追究刑事責任。
(3)對企業資本結構管理的影響
減少稅負,相當于政府給企業的補助,能夠減少企業的債務負擔,給企業一個更加清晰明朗的發展局勢。企業管理人員應選擇最佳的資本結構,使企業在“營改增”運行后達到資本成本的最低點。把風險控制在企業所能承受的范圍內,使企業的盈利能力和企業的市場競爭力得到提高。
三、“營改增”下企業財務管理的應對措施
1.強化企業內部控制,加強企業內部監督
“營改增”之后對企業的風險防范提出了更高要求,為了杜絕防范舞弊的發生,企業應當根據自身實際情況,建立適合自身的合理的內部控制系統,強化企業內部監督,避免擴大進項稅額抵扣的違法違規行為。另外,企業需建立一套合理的獎懲制度,科學合理的規范權限和分配責任,使“權、責、利”能夠有效的結合,警惕在“營改增”轉折期間出現的舞弊現象,從根本上杜絕風險發生。
2.重視對發票的管理,嚴格規范發票管理
在原有的稅務制度下,對應發票是營業稅發票,在“營改增”之后,則需專用的增值稅發票進行增值稅的抵扣,由于稅務發票內容發生變化,對發票管理有新的要求。如果不能妥善的管理增值稅專用發票,會產生一些不必要的風險,因此,對于增值稅發票的問題,企業應在增值稅專用發票的使用、開具、流通及報稅等問題上做好管理,避免風險的產生。
3.嚴格篩選合作伙伴,加強供應商的管理
“營改增”之后,由于企業可以抵扣增值稅專用發票上的進項稅額,企業應更加重視對供應商的選擇,對供應商的選擇可以上升到戰略問題上。對供應商的選擇不僅要考慮是否能夠防范企業經營風險,也要考慮是否給本企業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因此,企業在購買原材料、發生運輸費用等方面,要找能提供“增值稅專用發票”的供應商進行合作,有增值稅專用發票能抵減增值稅,減少納稅額,承擔較低的稅負,使企業的經濟效益得到提高。
4.提高企業財務管理人員的專業技能及其管理水平
企業財務管理人員是一個企業資源中不可忽視的一部分,他們擁有知識資源。企業的發展方向掌握在財務管理人員手中,決定了企業的軟實力。在“營改增”之際,對企業的管理人員進行培訓,提高會計和稅務知識水平,培養他們防范風險、發現機會的能力,提高財務人員服務意識;提高財務管理人員的凝聚力,多跟企業稅務部門和高層管理者進行交流溝通。確保企業能更快的適應改革,做好過渡期間的風險防范工作,防止造成各種不必要的損失,實現平穩過度。
5.把降低企業稅負作為契機,使企業的競爭力全面提高
制定“營改增”政策的目的是為了減低行業整體稅負,然而,并不是所有的政策目的都能很好的被市場反映,結果會是有一部分的企業因“營改增”而減低了稅負,也會有另一部分企業因“營改增”增加稅負。不論怎樣,“營改增”都為企業進行合理的“納稅籌劃”提供可選項,能通過節稅增加企業的盈利,企業應綜合各方面因素,把“營改增”作為契機,使企業競爭力得到全面提高。
四、總結
作為新時期下的企業財務管理人員,應當注重提高自身的專業技術水平,認真的分析“營改增”對企業財務管理的影響,重視納稅籌劃的管理優化及完善,注重改進記賬程序和完善財務分析,重視健全和優化企業的定價機制,不斷地完善企業財務核算管理制度,審時度勢,及時調整完善企業的經營管理策略,完善“營改增”,推動企業財務管理水平的提高。(作者單位:華東地勘局地質信息中心)
參考文獻:
[1] 李亞麗.”營改增”對企業財務管理的影響及應對措施[J].企業研究,2013,(24).
[2] 馮揚清.營改增對企業財務管理的影響探析[J].經營管理者,2013,(24).
[3] 夏云華.營改增對企業財務管理的影響及應對[J].財經界,201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