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倩
摘 要:輸配電提供電能輸配的壟斷性勞務,其輸配電成本核算一直備受關注,同時也成為我國現行對輸配電企業的主要監管內容。本文闡述了我國輸配電企業成本核算現狀,從中分析了輸配電成本核算存在的問題并對問題成因進行討論,旨在為完善輸配電成本核算提出自己的見解。
關鍵詞:完全成本法;輸配電企業;成本核算
一、引言
輸配電企業從屬于電網企業,它的生產經營活動主要包括輸電和配電兩個環節。其中,輸電環節是從發電廠或發電廠群向供電區輸送大量電力的主干渠道或不同電網之間互送大量電力的活動;配售電環節是指在供電區之內將電能分配至用戶的活動。
二、輸配電企業成本核算現狀
我國現今對輸配電成本核算是在考慮電能生產、輸送和銷售同步性特點上,采用完全成本法進行核算。完全成本法的運用是在制造企業采用的制造成本法的基礎上,將發生的所有生產經營費用(包括其他費用)都計入輸配電業務成本,并按照輸配電成本的具體成本項目進行核算。
據《輸配電成本監管辦法(試行)》規定,完全成本法下輸配電企業應根據輸配電業務經營特點和管理要求設置成本核算對象,企業應在“生產成本”科目下單獨設置“輸配電成本”二級明細科目,而在此科目下再設置包括“材料費”、“工資”、“福利費”、“折舊費”、“檢修運維成本”和“其他費用”在內的六個三級科目核算輸配電企業發生的成本費用。
六個明細科目中,“檢修運維成本”是指企業在維護電網運行安全、保證電能輸配過程中發生的各項修理費用,包括固定資產日常修理費,委托外單位進行的房屋、建筑物、器具修理費等。“其他費用”是指企業在維護電網運行安全、保證電能輸配過程中發生的應計入輸配電成本,但不列入其它五項成本項目的費用,包括辦公費、水電費、差旅費、會議會、低值易耗品費、勞動保護費、外部勞務費等;以及工會經費、職工教育經費、保險費、稅金、排污費、壞賬損失、勞動保險費、土地使用費、研究實驗開發費、計提的壞賬準備、長期待攤費用攤銷、計提的存貨跌價準備等非可控費用。
同時完全成本法下,輸配電企業成本核算過程中將企業全部費用支出歸集計入“輸配電成本科目”,尚未對銷售費用和管理費用進行單獨核算,只將財務費用單獨列為其他費用進行核算。例如“其他費用”明細科目核算的業務費、廣告費、業務招待費等內容本應計入“銷售費用”和“管理費用”,但在完全成本法下,全部歸集在“輸配電成本——其他費用”科目下。
三、我國輸配電企業成本核算存在的問題
通過對輸配電企業成本核算現狀分析可以看出我國輸配電企業的核算仍然存在以下幾個問題:
(1)成本核算時,輸配電成本包含除財務費用以外的所有其他費用
其他費用主要指期間費用,包括管理費用、銷售費用和財務費用三項,應直接計入當期損益,而非計入產品成本。目前,輸配電企業成本核算過程中已將財務費用單獨列為其他費用進行核算,但卻不包括銷售費用和管理費用,而是則作為輸配電成本進行核算。因此,從目前的輸配電成本核算來說,其他費用只包含財務費用,未按規定將應計入其他費用的銷售費用和管理費用從輸配電成本中分離出來,虛增了輸配電企業成本。
(2)共同費用未在輸配電業務和其他非管制業務之間進行分配
共同費用是指由兩種或兩種以上業務共同耗用的成本費用。在2011年11月國家電監會頒布的《輸配電成本監管暫行辦法》中要求電網企業建立輸配電成本核算制度,包括輸配電成本與其他業務成本的分類核算和共同費用的分攤辦法,要求輸配電企業的共同費用應按資產、電量、上年標準等分配方法在管制業務和其他非管制業務之間進行合理的歸集和分配。因此,在除了有輸配電業務的輸配電企業中,共同費用的核算也應予以重視。
四、輸配電企業成本核算問題的成因
(1)電力監管職權分散,各部門職能發揮不到位
在我國的電力監管實踐中,政府的多個部門對電力行業享有監管職權,形成了“多頭管理”的局面,它們用不同的影響程度和方式負責電力的監管。其中,電監會在諸多職能當中只充當旁觀者的角色,只能提參考性建議并沒有決定權,因此,在對電網企業進行監督管制時缺乏動力,監管效果發揮不到位。
(2)輸配電企業核算制度和方法不夠科學、完善
《輸配電成本核算辦法》明確了輸配電企業的成本核算體系,對電網企業的成本核算對象、成本項目和會計科目的設置做了詳細的規定,但是其允許輸配電企業仍然采用完全成本法這種“大一統”式的核算方法,由于方法簡單粗放,導致核算的結果不太合理。
(3)輸配電企業定價成本核算標準的缺失
輸配電定價成本是以輸配電企業核算出的會計成本為基礎進行核定的,但監管機構對其核定的方法及標準并不明確,甚至可以說并沒有相應的計算方法,直接將輸配電企業會計上核算的成本視為定價成本。這種現狀導致輸配電企業在進行成本核算時沒有定價成本核算規定的引導,缺乏目的性,尚未設立定價成本核算目標,只盲目尋求計算上的簡便、易行。
(4)電力產品的特殊性及企業具體情況導致
電網企業的主要業務就是輸配送和銷售電能。而電能是一種不可儲存的商品,其生產、輸配送和銷售過程幾乎是同時完成的。因此,對于輸配電業務而言,銷售費用無法在時間和空間上與其進行明確區分,造成銷售費用只能計入輸配電成本。
這種客觀特殊性直接造成了銷售費用與輸配電成本的難以分離。同時,該輸配電企業除了輸配電業務之外的幾乎沒有其他業務收入,因此未考慮共同費用在管制和非管制業務之間的分配。
五、結語
綜上所述,我國輸配電企業成本核算采用完全成本法本身有一定的局限性,存在一些不合理的因素。一方面,輸配電企業成本核算可以在完全成本法的基礎上分離不合理費用;另一方面電力監管部門應加強管制力度,制定和完善現有的監管制度,使輸配電企業有法可依、有法必依,以防止輸配電這種自然壟斷行業通過增加電力成本來獲取壟斷利潤,損害消費者和政府的利益。(作者單位:廣東科技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