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迪寰
摘 要:本文對股票指數進行了對數收益率處理操作之后與債券收益率建立var模型,運用脈沖響應和方差分解得出我國股票市場主要受自身系統的影響,債券市場對其作用效果不太明顯,而債券市場也存在類似的情況。我們應該引導公眾了解金融市場相關的知識,使投資者能夠合理投資理財,投資多樣化。
關鍵詞:股票收益率;債券收益率;var
一、引言
股票作為人們投資的一種重要渠道,它的收益率不僅與宏觀經濟,公司業績存在關聯,而且處于資產替代的角度而言,它應該與流動性,其他可投資金融產品的收益率存在一定的聯系。本文選取銀行間市場債券質押式回購1個月加權平均利率作為描述債券市場收益率的指標,選取上海A股平均綜合股價指數作為股票市場價格的衡量指標。
二、模型建立與實證分析
數據來源于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統計數據庫,本文選取了自2002年2月到2012年12月共120個數據進行了計量分析。收益率的計算方法有簡單收益率和對數差分收益率兩種。對數差分收益率可以滿足收益的累加性,分布更接近于正太分布,本文對股價指數進行如下處理獲得股票市場收益率序列。R=ln(Pt/Pt-1)×100,Pt表示t時刻的平均股價指數,Pt-1表示t-1時刻的平均股價指數。
(一)ADF檢驗
對數收益率R的單位根檢驗結果表明其t值為-6.950546,而1%顯著性水平下的t值臨界值為-2.582872,這表明R為平穩序列。對債券收益率X的單位根檢驗為其t值-2.938630,在1%顯著性水平下,這是不平穩序列。據協整理論可知,R和X不可能存在協整關系,對X進行一階差分處理,其單位根檢驗結果表明平穩。在eviews里生成新數列BR=d(x)
(二)建立VAR模型
對于收益率R和國債收益率變化BR構建標準型VAR模型,由FPE,LR,HQ AIC-SC這幾個統計量加以判斷,判斷最佳滯后期為1期。然后我們對該VAR方程進行平穩性檢驗,結果表明特征根都落在單位圓以內,這表明VAR是平穩的,可以進行脈沖響應和方差分解分析。
(三)脈沖響應分析
根據得到的VAR模型,可以得到兩個變量的脈沖響應函數,結果表明股票收益率對其自身的響應函數時間路徑顯示其一直正,但隨著時間的增長,其正值越來越小,表明當期股票收益率的提高會引起后面時期股票收益率的提高,但這種效應越來越不明顯,這可能是由于我國股票市場不完善,羊群效應導致的效果。R對BR的脈沖相應時間路徑表明,在剛開始兩三個月內,股票收益率增長會引起BR的提高,且越來越大,具有某種乘數效應,但隨著時間的延長,這種效應慢慢減退,這可能是由于人們的投機跟風心理所致,當股票收益率提高時,股票市場繁榮起來,導致債券市場受到冷落,為了吸引到足夠的資金融資,不得已的將債券收益率提高,但過一段時間后,投資者開始理性的投資,導致后面的效應減弱。BR對R的脈沖響應函數表明,在1-2月以內,隨著債券市場收益率變化量的提高,響應路徑開始為負,但負值慢慢變小,隨著時間的延長,最終轉變為正值,然后慢慢衰減,這可能是由于,在債券市場收益率變化速度提高時,由于資產存在替代效應,使得對股票的投資相對減少,但在之后一段時期,可能由于收入效應的原因,導致對股票投資的增多。BR對BR的脈沖響應函數表明,在1-2月內,脈沖響應路徑一直為正且響應隨著時間的推移慢慢減小,這說明當期債券收益率變化率的提高會引起后面時期債券收益率變化率的提高,這可能是由于人們對債券收益率的預期造成的,但一段時間以后,這種響應為負值且越來越大,這表明當期債券收益率變化率的提高會引起后面時期債券收益率變化率的減少,并且這種態勢越來越明顯,具有乘數效應,這可能是由于人們覺得債券收益率過高,對其有一個即將下降的預期而形成的。
(四)方差分解
預測方差分解可以告訴我們序列中由于其“自身”沖擊與其他變量的沖擊而導致的移動的比例。基于VAR模型,得到方差分解的結果表明股票收益率對其自身的方差分解時間路徑在100左右,保持穩定,說明當期股票收益率對后面各期股票收益率影響很大,在100左右,而股票收益率對債券收益率變化量的方差分解路徑,其值保持在0左右,說明當期股票收益率對后面時期債券收益率的貢獻作用比較小,債券收益率的變化量對股票收益率的方差分解路徑的值保持在0左右,說明債券變化率的變動對r的解釋能力較弱,而債券收益率變化率的變動對其自身影響的貢獻達到了100%。
(五)格蘭杰因果關系檢驗
由軟件給出的格蘭杰因果檢驗結果表明原假設“BR does not Granger Cause R”即“BR不是R的格蘭杰原因”的概率為0.0801,非常接近于0,因此拒絕原假設,接受備擇假設,認為BR是R的格蘭杰原因,同理,原假設“R不是BR的格蘭杰原因”的概率為0.19994,比較接近于零,拒絕原假設,接受備擇假設,認為R是BR的格蘭杰原因,但可以認為R對BR的刺激作用不是特別明顯。
(六)VAR模型預測
預測可以分為樣本內預測和樣本外預測,還可以分為動態預測和靜態預測。經過比較,發現使用動態預測的效果不太好,故采用靜態預測,其結果如下圖。
結論:通過脈沖響應函數和方差分解,我們可以得知,我國股票市場主要受自身系統的影響,債券市場對其作用效果不太明顯,而債券市場也存在類似的情況。這一方面可能與我國金融市場還不太完善有關,另一方面可能由于投資者的分散風險意識不夠。我們應該引導公眾了解金融市場相關的知識,使投資者能夠合理投資理財,投資多樣化,在保障自己利益的同時,也能夠通過金融市場獲得適當的收益,這不僅對于我國縮小貧富差距有利,而且對我國經濟轉型有利,使得我國居民資產收到更多保護,擴大消費能力。(作者單位:四川大學經濟學院)
參考文獻
[1] 曾志堅,江州.關于我國股票市場與債券市場收益率聯動性的實證研究[J].當代財經,2007(9):58-64.
[2] 李晴晴,復旦大學.中國股票市場、債券市場和證券投資基金市場的動態相關性研究[J].中國外資,2013(3):67-69.
[3] 杜江.計量經濟學及其應用[M].機械工業出版社.2010.3.
[4] 劉暢.關于滬深指數對數收益率的計量分析[J].中國經貿.20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