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曉華
摘 要:個人所得稅與我們每個人密切相關也倍受關注,我國修改后的最新個稅法于2011年9月1日起施行,個稅免征額提高到3500元;納稅人納稅負擔減輕,工薪收入者的納稅面由目前的約28%下降到約7.7%,納稅人數由約8400萬人減至約2400萬人。新個稅法施行后對我們公司員工有什么影響呢?下面從以下幾方面談談工資薪金的個人所得稅。
關鍵詞:個人所得稅;個稅計繳
一、《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相關規定:
第八條:工資、薪金所得,是指個人因任職或者受雇而取得的工資、薪金、獎金、年終加薪、勞動分紅、津貼、補貼以及與任職或者受雇有關的其他所得;第十條:個人所得的形式,包括現金、實物、有價證券和其他形式的經濟利益。
二、公司目前個稅計繳情況:
個稅計稅主要項目:工資總額、各種貨幣和實物福利(如超市購物卡)、民用取暖費及取暖補貼、冬季現金勞保、榮譽金、升學獎勵、部分職工的誤餐補助、南區住房補貼、職工講課酬金、師帶徒津貼、小車司機出車補助、董事監事津貼、住宅電話費月超過50元部分、手機話費月超過200元部分、企業年金企業繳費部分等等。
三、公司適用的個人所得稅政策的計稅方法及新舊個稅對比
(一)管理人員適用的全年一次性獎金計征個人所得稅方法及新舊個稅對比
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于調整個人取得全年一次性獎金等計算征收個人所得稅方法問題的通知》(國稅發[2005]9號),舉例說明如下:
案例1:機關小李2011年12月份工資收入6000元,當月繳納三險一金1000元,領取年終獎18000元,不考慮其他所得應稅項目,小李當月應繳納個稅?
當月工資繳納個稅=(6000-1000-3500)*3%=45元;
年終獎繳納個稅=18000*3%=540元當月合計繳納個稅585元。
如果按舊個稅法計算:
當月工資繳納個稅=(6000-1000-2000)*15%-125=325元,新稅法少繳稅280元;年終獎繳納個稅=18000*10%-25=1775元新稅法少繳稅1235元,當月共計少繳個稅1515元。
(二)特定行業職工取得的工資、薪金所得的計稅方法及新舊個稅對比
在闡述特定行業職工取得的工資、薪金所得的計稅方法及新舊個稅對比上,筆者采用舉例方式來進行闡述,以便更加形象,直觀的說明新舊個稅在特定行業職工的個稅征收上的變化。案例的列舉,本文采用如下:
公司生產一線等員工適用以上采掘業按年計算、分月預繳的計征方式,此計稅方法稅負均衡合理。舉例說明如下:
案例2:南礦工程設備司機小張2012年全年取得工資收入69600元(其中1-12月應得工資收入51600元,領取年終獎18000元),每月繳納三險一金1000元,不考慮其他所得應稅項目,小張2012年12月應繳納個稅?
2012年月應納稅所得額=(51600+18000)/12=5800元;
2012年應繳納個稅={(5800-1000-3500)*3%}*12=468元;
如果按舊個稅法計算:
2012年月應納稅所得額=(51600+18000)/12=5800元;
2012年應繳納個稅={(5800-1000-2000)*15%-125}*12=3540元;
按新稅法全年少繳個稅3072元。
(三)新個稅法施行對公司員工的影響
通過以上計算結果得出,新個稅法施行后,公司員工個稅繳納都不同程度地減少,其中年收入7萬元左右的員工年個稅減少4000元左右,減幅達到80%左右;年收入15萬元左右的員工年個稅減少6000多元,減幅達40%左右。
年收入22萬元左右的員工年個稅減少約20%;年收入35萬元左右的員工年個稅減少約5%。稅率由20%、15%變為25%、20%和3%,反映出高收入多納稅,中低收入適度少納稅。個人所得稅減少直接增加了員工的純收入,新個稅法的施行不同程度地惠及了我們每個員工。
四、個人所得稅的節稅策略
(一)、將職工個人的部分應稅收入轉化為企業的經營費用
1、比如說將員工的工資、各種補貼、津貼這些的發放,改為憑票報銷的一種方式,那么企業職工的差旅費以及各種出差費用等的報銷均可施行。
2、目前企業在支付員工工資的時候,為了合理避稅,一般是對員工工資劃分為幾個部分,一部分是基本工資,這部分就比較低,就避免納個稅;另外的則由各種形式的補貼形式,發放到員工手中,有些企業則采用薪酬是現金發放,一次達到避稅目的。
3、在員工薪酬福利上面,企業應該在繳納國家規定的各種稅賦之后的額度內,最大程度的滿足員工的福利保障。并且需要根據企業收益不斷的變化而調整有關的福利比例,尤其是企業收入增加的時候,職工的福利待遇也需要適應變化而變化,這樣員工才能有更大的積極性為企業創造工作價值。常用的提高員工福利的一些措施一般是以下的七個方面:
①保障職工的住房條件,或者是給予員工住房補貼;
②為職工的出行提供一定額度的交通補貼;
③基于職工用餐進行相應的補貼;
④為職工提供工作所需的用品和設備;
⑤保障員工的就醫條件,提供低費的醫療服務,降低員工醫療支出壓力;
⑥滿足員工的精神享受,基于員工再學習的機會,為員工提供免費的培訓學習和提升的機會;
⑦對于員工進行釋壓調節的需求,對于員工出外旅游、游玩放松的時候,給予部分的補貼,并提供這些外出機會,增加員工的歸屬感等。
(二)、低收入者的節稅策略
作為低收入人群在現實社會中算是弱勢群體,因為由于教育、醫療、生活所需品的成本在不斷增高,收入少而經濟負擔又過重常常壓得他們喘不過氣來。所以低收入人群更應該學會如何的合理避稅,以便減少自己不必要的經濟開支,節省成本貼補家用。低收入人群應該盡量的用足額的稅法規定的費用扣除額,可以實現預估自己一年的年收入是多少,然后按照月數平均到每一月上,然后逐月發放,如果一年年收入由于還有其他的額外收入比如說:獎金可以相應的折算進來,按照年終獎的形式或者績效工資的名義進行發放,從而保障低收入人群不繳納或者少繳納個人所得稅。
(三)中高收入者的節稅策略
對于中高收入者,不要因為自己的收入頗高,而不重視合理避稅的使用。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能夠合理避稅也是一種好事,可以降低支出,增加收入,所以中高收入人群的工資以及各種獎金等要進行合理的分配,分為幾個部分,且每部分都可以除以全年月份數,按照月工資和獎金的不同稅率,以此來降低中高收入者的適用稅率。這樣使得基本的薪酬工資所繳納的稅賦就相對比較少,而作為額外收入的獎金這些,所承擔的稅賦比例較重,也可以很好的調節各個階段的收入人群的收入差異,調節過高收入者。
在現實的生活和工作中,為了保證在合理、合法的情況下,減少員工承擔稅賦的壓力,企業一般將獎金發放實現就會進行分配,將全年的全部獎金等平攤到每月中去,然后在具體的分配的工資額度中根據實際進行分配,通常的做法是基本的月工資是很低的,但是相應時間段的獎金和半年獎等比較高,以保障職員的基本生活和發展需求。這樣做也能合理的降低個稅繳納,減少員工收入的支出,增加收入,保障其滿足基本需求后能夠有余錢進行個性發展的一些活動,豐富人生。
四、結束語
依法納稅是我們每個公民應盡的義務,讓我們通過學法、懂法和合理籌劃來降低稅負,合理的避稅,做到不逃稅的同時還能增加我們的可支配純收入,保障自身的基本權利也保障國家相關利益,讓我們露天煤業每名員工都能成為企業和個人利益均最大化的富裕員工。通過合理的采用有關法度規定,降低稅負,即能保障基本的生活需求也能保障我們人員的發展需求。(作者單位:內蒙古露天煤業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