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竹耘
摘 要:本文將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直轄市分為東,中,西部,分別通過每個省1994年到2010年的GDP以及農村居民消費情況,考察我國東,中,西部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受農村居民消費水平影響的程度。
關鍵詞:面板數據分析;消費;GDP;經濟增長
1.引言
1.1研究現狀
目前,國內學者對農村居民消費問題已經有了一定的研究。郝正亞、王建中、甄建崗(2007)在農村居民消費與經濟增長關系中采用協整理論和誤差修正模型(ECM)進行分析,劉太琳、劉敏敏、董中印(2012)采用Granger因果關系檢驗的方式進行分析,耿曄強(2012)以1983—2009年消費環境和農村居民消費的相關統計數據為樣本,使用VEC模型就消費環境對農村居民消費水平的影響進行沖擊響應、方差分解分析,萬元元、雷雨、王龍(2013)以1990—2010年的統計數據為基礎對我國農村居民消費水平及其影響因素進行定量分析。以上文章對農村居民消費和經濟增長之間的關系做出了整體的分析,并沒有將其進行區域劃分分析,本文貢獻在于對全國農村居民進行區域劃分,逐一將二者關系進行分別探討,區域性地為現階段利用消費拉動經濟增長提供理論依據。
2.數據選取與實證分析
2.1數據選取
在本實證分析中,將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分為東,中,西部,分別通過每個省1994年到2010年的GDP以及農村居民消費情況,考察我國東,中,西部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受農村居民消費水平影響的程度。具體劃分為:東部包括北京、天津、河北、遼寧、上海、江蘇、浙江、福建、山東、廣東、海南,中部包括山西、吉林、黑龍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西部包括重慶、四川、貴州、云南、西藏、陜西、甘肅、青海、寧夏、新疆、內蒙古、廣西。
2.2實證分析
2.2.1各個區域的各個回歸模型的回歸分析:
通過建立不同的回歸模型,得到東,中,西部三個區域的回歸結果如表2.3.1所示:
2.2.2各個區域的各個回歸模型的模型篩選就東部地區而言。
·混合回歸模型與個體固定效應模型的篩選:
根據構建的F統計量公式,RRSS=4.59E+09,URSS=2.05E+09,N=11,T=17,可以得到:
F=(4.59×109-2.05×109)/(11-1)2.05×109/(11×17-11-1+1)~F(11-1,11×17-11-1+1)
最終得到:
F=21.8068,而查表得0.05水平的F統計量臨界值F(10,176)≈1.84,F>F,所以拒絕原假設,應該接受個體固定效應模型。
·個體固定效應模型與個體隨機效應模型的篩選:
Hausman檢驗結果如下:
Test SummaryChi-Sq.StatisticChi-Sq.d.f.Prob.
oss-section random6.14890510.0131
Hausman檢驗的零假設H0:接受模型為個體隨機效應模型。
從檢驗結果中看出,卡方檢驗的顯著性概率為0.0131,即拒絕原假設犯錯誤概率為1.31%,因此拒絕原假設,得到最終篩選結果:回歸模型應該選擇個體固定效應模型。
同理分析,可得中部、西部地區模型選擇。
2.2.3各個區域回歸結果
通過篩選和調整,最終得到東,中,西部的最終回歸結果如表2.3.3所示:
2.2.4各個區域回歸結果結論分析:
就東部地區而言,t統計量顯著性概率均小于5%,說明在5%水平可以拒絕原假設,通過t檢驗,結論成立。同時,CON的邊際系數為4.201793,說明每增加一單位的農村居民消費,可以刺激GDP增長4.201793單位。農村居民消費與GDP增長存在正相關。同理,中部、西部農村居民消費與GDP增長存在正相關。
由以上數據可知,西部農村居民消費對GDP影響最大,中部次之,其中東部農村居民消費對GDP影響最小。
3.回歸分析及意義
我國農村居民消費與GDP增長存在正相關,農村居民消費對經濟的促進作用已得到實證支持,政府應該著力增加農村居民消費,建議如下:
①增加農村居民收入。建立農業保護制度,減輕其對于儲蓄的危機感,同時加大對農民的教育力度,積極調整農業產業結構。
②改善農村消費環境。農產品結構趨同造成農產品相對過剩,直接導致了農產品的價格下跌。因此,國家要支持鄉鎮企業的發展,調整優化農業生產結構。
③完善農村社會保障體系。針對高等教育費用方面的預期,國家應制定優惠政策,給予貧困學生一定補助,并制定助學貸款制度。同時,應建立農村養老保障體系,建立并完善農村醫療保險體系①。
由于西部地區的農村居民消費對GDP的影響最大,國家應著力提高西部農村居民消費力,深化西部大開發戰略,不僅對農村市場的開發與完善具有促進作用,而且有利于擴大我國的內需,拉動我國經濟的全面增長。(作者單位:四川大學經濟學院)
注解:
① 趙偉鐸,于曄,王建力.提高農村居民消費力的對策探析[J].當代經濟,2012(07).
參考文獻
[1] 郝正亞,王建中,甄建崗.農村居民消費與經濟增長的協整分析[J].當代經濟,2007(05).
[2] 劉太琳,劉敏敏,董中印.我國農村居民消費與經濟增長關系分析[J].東岳論叢,2012(10).
[3] 耿曄強.消費環境對我國農村居民消費影響的實證分析[J].統計研究,2012(11).
[4] 萬元元,雷雨,王龍.中國農村居民消費結構分析[J].陜西行政學院學報,2013(02).
[5] 年鑒:全國各地區農村居民純收入[M].重慶調查年鑒,2011.
[6] 趙偉鐸,于曄,王建力.提高農村居民消費力的對策探析[J].當代經濟,20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