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桂紅
摘 要: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也得到不斷的推進,對人們的生活方式產生了極大的影響,在社會急劇轉型下,商業誠信問題也面臨著極大的考驗,隨著商業失信問題接二連三的出現,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社會經濟的持續穩定發展,對我國在國際貿易中的市場地位帶來不利的影響,因此,本文就從商業經濟視域出發,探究商業誠信缺失的原因,并探究構建商業誠信的策略,以供參考。
關鍵詞:商業;經濟視域;誠信問題;原因;對策
誠信一直以來都是我國傳統道德規范,也是人類最基本的社會規范,受到人們的廣泛關注,但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誠信問題受到了挑戰,在利益及多種因素的影響下,商業生活中的失信現象時有發生,對商業經濟的發展產生了不良的影響,因此,為了改變這一局面,就要深入研究商業誠信缺失的原因,進而探究構建商業誠信的方法,以促進商業活動的健康發展。
一、商業誠信
(一)商業誠信的重要性
對于企業而言,誠信是其發展的基石,若一個企業連誠信都不具備,那么就沒有合作的必要。企業的誠信狀況是靠信用等級來體現的,等級越高代表企業的誠信度越好,擁有誠信的企業往往能在市場競爭中處于不敗之地。現階段,市場經濟異常活躍,在這種背景下,誠信作為企業全局性、戰略性的問題,被各個企業不斷提出來,在商業領域占有重要的位置;我國加入WTO后,獲得了更寬闊的發展空間,若我國國民經濟中缺乏有效的誠信體系,一旦出現失信的狀況,就會給國外投資者的利益造成損失,影響我國的國際形象,也會影響我國的國民經濟發展,因此,誠信對于企業而言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擁有良好的信譽就能獲得更多合作的機會,一旦失信一次,將使企業形象大打折扣,進而影響企業的健康運行,因此,建立誠信體系勢在必行。
(二)企業誠信缺乏的表現
虛假的廣告宣傳。在我國,許多商家為了眼前的利益,將顧客的安全置之度外,采用虛假信息去誤導消費者,大量的虛假廣告深入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不利的影響。像2010年的紫砂煲事件,實際上內膽并沒有紫砂,使用普通陶土,并添加鐵紅粉、二氧化錳為其增色,欺騙消費者,此事件一經央視爆出,消費者紛紛提出退貨,廠家生產停止,整個紫砂行業都受到了巨大的影響,該事件的發生對美的紫砂煲也造成了影響,由此可見,虛假廣告不僅損害了消費者的利益,還使廠家的形象大打折扣,甚至殃及整個市場經濟的健康運行;在我國,企業偷稅漏稅現象層出不窮,案件數量且呈上升趨勢,涉及金額不斷增多,涉及的行業也越來越廣,不僅有國企、還有集體、私營企業等,這些都是企業誠信缺失的體現;市場上假冒偽劣產品泛濫,現階段,已經達到了談假色變的境界,買的食用油竟是地溝油提煉而成,給嬰兒買奶粉,本來是為了孩子的健康,結果喝出來了大頭娃娃,像酒、辣椒醬、黑心棉、毒餅干等等,這些都是商家為了牟取暴利,而失信于社會,給市場經濟的發展造成了嚴重的后果;購買產品時,服務態度超好,買完產品后的售后服務態度超差等。
二、產生誠信缺失的原因
(一)誠信管理制度不完善
1、信用基礎薄弱
在計劃經濟條件下,國有企業不是以自己財產承擔債務的主體,財務上和國家財政的關系是滿收滿支,改革開放后,國有企業逐漸成為經濟主體,但產權的改革不到位,大多數國企依然依靠銀行的信用維持,造成了嚴重的虧損。
2、對市場缺乏有效的監管
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我國還沒有建立起與市場發展相適應的信用記錄和征信組織,無法對企業的信用及經營行為進行有效的記錄,這些記錄的任務分散在工商、銀行和稅務等部門,但并沒有形成一個完整的體系,無法對企業進行有效的監督,對于個體經濟的行為更無記錄和信用狀況可查,不利于掌握企業的信用狀況。
(二)法律方面不完善
我國雖然制定了相應的法律,但是制裁的力度不夠,對于失信的行為懲罰力度過小,企業在權衡失信成本和失信收益的同時,寧可選擇失信,因為懲罰的力度小于企業因失信而獲得的收益,這也是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失信的原因;在誠信立法方面還有待完善,應加強懲罰的力度,加大監管力度;國家對債券制度、信用監控方面的法律制定也有所欠缺,僅僅有一部分法律保護了債券,對于債權人的償還義務并沒有進行強制性的規定。
(三)道德文化層面
我國傳統的道德約束力來自于儒家文化,該文化對人們的內心信仰產生較大的力量,但僅僅在道德的層面有一定約束力,無法讓人產生內心的恐懼。市場經濟的發展,社會財富成為衡量一個人成功與否的標準,人們受物質生活的影響,忽視對道德的建設。
三、構建企業誠信的措施
(一)為企業誠信創設法律環境
市場經濟的發展離不開商業的誠信,誠信的保障就是法律。因此,政府要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規。不斷加快商業誠信立法的步伐,制定《企業新用法》,規定企業在商業活動誠信建設中的重要作用,對于失信企業應受到的法律制裁要進行明確的規定,并規定相應的部門做好企業的監督工作,對于失信的企業,要加大懲處的力度,避免或減少失信現象的出現;對于違法企業要吊銷營業執照,勒令企業退出市場,追究經濟責任和刑事責任,為企業守法營造一個良好的氛圍。
(二)加大執法力度
要提高政府部門對市場的監管能力,執法部門要從嚴執法,這也是保證市場正常運行的基礎。只有從嚴執法才能讓失信企業和個人受到嚴重的懲罰,才能促使企業在利益誘惑下望而卻步。對于執法不嚴、執法不力的政府人員要給予一定的處罰,對于違法亂紀的人給以法律制裁,維護法律的權威,加大執法隊伍的建設,增強執法隊伍的能力,確保他們公正執法,執法必嚴。
(三)建立企業信用評價管理系統
建立企業信用評價和管理系統對于維護企業公平競爭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也是維護市場正常運行的保障。評估主體,要對企業的信用狀況進行全面的評價,對企業的信用能力和信用歷史等進行評估,要建立企業信用檔案,評價企業的信用等級,從上述的兩個方面努力,構建企業信用評價體系;企業信息要向著公開化和社會化方向發展,使每一個參與者都可以輕松獲得企業信用信息,信用信息的公開化,能夠避免行業中出現的短期行為,進而在市場誠信博弈中選擇最佳誠信企業。
(四)強化企業道德文化建設
企業要加強對員工的道德教育,將強化全民道德誠信意識作為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一項重要工作去做,開展誠信規范活動,應將質量萬里行、消費維權日等進行到底,通過多媒體的優勢,宣傳誠信的重要作用,通過電視、微信、微博等新技術進行誠信內容的傳播,使人們認識到誠信在商業和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對于守信的企業和個人進行褒獎,對于失信違約的行為進行報道,憑借媒體的作用,進行社會監督;加強企業文化建設,建立企業誠信文化,加強對企業員工的誠信教育,將誠信作為企業經營的首要理念,提高全員綜合素質,營造良好的誠信氛圍。
結語:
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企業誠信問題備受商業界的關注和重視,本文站在商業經濟的視域下,闡述了企業失信的表現,并分析了原因,進而提出了構建企業誠信的對策,以促進企業誠信融入到市場經濟的各個角落,促進市場經濟秩序的健康運行。(作者單位:四平職業大學)
參考文獻:
[1] 王玉梅.商業經濟下誠信問題探討[J].現代商業,2013(07)
[2] 劉保群.商業經濟視域下的誠信問題[J].中國商貿,2012(22)
[3] 王飛,成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商業誠信問題探究[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21)
[4] 樓濤.商業經濟視域下的誠信問題研究[J].現代商業,20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