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敏
摘 要:本文根據當前我國電信行業的發展情況,對我國電信行業的市場結構作出分析,主要從市場集中度、產品差異化、進入和退出壁壘三個方面進行闡述,并對促進電信行業健康發展提出一定建議。
關鍵詞:電信行業;市場集中度;產品差異化;進入和退出壁壘
一、電信行業定義及發展概況
電信,是指利用電子技術在不同的地點之間傳遞信息。電信包括不同種類的遠距離通訊方式,它是信息化社會的重要支柱。無論是在人類的社會、經濟活動中,還是在人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都離不開電信這個高效、可靠的手段。電信產業具有規?;藴驶?、規范化的特點。當前我國主要有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電信三大運營商。
當前我國電信行業發展總體來說增速較快,業務范圍更廣,行業技術更新速度不斷加快。2013年我國電信業務收入實現11689.1億元,同比增長8.7%,比上年回落0.2個百分點,連續三年高于同期GDP增速;電信業務總量實現13954億元,同比增長7.5%;對語音通話業務的依賴下降,非語音通話業務的業務量大大上升;移動數據及互聯網業務收入對行業收入增長的貢獻從上年的51%增長到75.7%;同時,用戶結構進一步優化,3G移動電話用戶占移動用戶的比重為32.7%,2014年各大運營商更是在積極推進4G業務的發展;同時,固定寬帶用戶數量也在快速提升.
二、我國電信行業的市場結構分析
根據哈佛學派的SCP分析框架的定義,市場結構是指對市場內競爭程度及價格形成等產生戰略性影響的市場組織的特征,決定市場結構的因素主要是市場集中度、產品差異化程度和進入退出壁壘的高低。本文主要從這三個方面進行闡述。
(一)市場集中度。市場集中度是用于表示在特定產業或市場中,賣者或買者具有怎樣的相對的規模結構的指標。本文運用HHI指數對電信行業進行分析。
HHI指數是指某特定行業市場上所有企業的市場份額的平方和,用公式表示為:
由表中的數據,計算HHI指數。2012年的HHI指數為3822;2013年的HHI指數為3760。根據1980年日本公正交易委員會公布的分類方法,H指數大于1800,則該市場為高寡占型;如果H指數大于3000,則該市場屬于高寡占Ⅰ型。2012年和2013年我國電信行業的H指數都大于3000,則可以判斷電信市場的市場結構為高寡占Ⅰ型。我們可以看到,2013年H指數較2012年數值有所下降,說明電信行業的市場集中度有所下降;在2013年,中國移動市場份額有所下降,而中國聯通的市場份額有所提高。但總體來說,中國移動的市場占有份額依然達到了一半左右,中國聯通和中國電信占據了另一半市場。三大電信運營商完全占有我國現有市場,電信行業的市場結構是高度壟斷的。
(二)產品差異化。產品差異化是指在同一產業內,不同企業或以不同品牌生產的同類產品,由于在質量、款式、性能、銷售服務或信息提供等方面存在差異,從而導致產品間替代的不完全性的情況。當前,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移動在業務上競爭激烈,但許多服務依然大同小異。如中國移動的動感地帶學主要針對學生消費群體,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分別就有天翼飛Young和新勢力與之相對應;中國移動的飛信和中國電信的易信都是一款溝通工具,二者在功能、使用等方面并沒有太大差別??傮w來說,三大運營商在業務上有許多重復之處,并未突出自己明顯的特色。
但是隨著客戶對服務體驗的要求越來越高,競爭也更加激烈,三大運營商都在不斷探索。中國移動與多個國家簽有通信協議,覆蓋面廣,出國使用方便;且對4G用戶采取流量不清零制度。中國聯通建立互聯網數據中心,提供高速帶寬、安全可靠的互聯網信息服務。中國電信積極推動全球眼,新視通等業務。但總體來說,三大運營商在壟斷之下,產品創新力度依然不足。
(三)進入和退出壁壘
1、進入壁壘。進入壁壘是指“潛在企業”或新企業在同原有企業競爭中所遇到的不利性障礙因素。我國僅有三大電信運營商,用戶使用數量和業務占有量方面都占有絕對優勢,用戶會更傾向于使用覆蓋面更廣電信網絡,因此對新進入企業來說,獲得大量新顧客的難度較大;并且電信產業投資成本巨大,小資本難以滿足其需求,具有很強的規模經濟效應;同時,穩定、透明的法律環境是行業健康發展的基礎,當前我國在電信行業方面立法仍然不夠健全,行業環境的公正合理性難以保障;在市場準入機制方面依然有待完善。
2、退出壁壘。退出壁壘是指企業在退出某個行業市場時所遇到的障礙。電信行業的設備設施具有很強的資產專用性,這些巨額資產在退出時往往很難出售和變現,從而沉沒成本較大,退出壁壘較高。
三、促進我國電信行業健康發展的對策
(一)加快產品創新步伐,探索互聯網時代新模式。當前,我國電信業產品同質化嚴重,必須加快轉型。在移動互聯網時代,必須轉變思路,使傳統電信業務與互聯網緊密結合。在此過程中,可以借鑒國外電信運營商的先進經驗。如國外電信運營商發展重點業務,保持向數據業務傾斜;同時國外運營商還積極在視頻業務領域探索,爭取提升用戶體驗獲得更大收益。
(二)建立有利于競爭的市場結構。當前我國電信行業屬于高寡占型,要促進其長期健康發展,就要建立健全市場競爭機制,建立有利于競爭的市場結構。如果電信市場上存在多家運營商,那么該市場的競爭必然加劇,從而會促使各大運營商在產品、服務、技術改進方面更加積極;這會給該行業注入新的活力,也會增進社會福利。因此在條件允許的前提下,可以適當地增發移動牌照,并且要完善移動市場準入機制。如此一來,產品種類會更加豐富,顧客選擇范圍能得以擴展,顧客滿意度也會相應提高,從而創造有利于競爭的市場環境。
(三)監管機構要加強對電信行業的監管,創造更加公平合理的競爭環境。要不斷健全與電信業相關的法律法規,建立良好的電信業法律管理框架;同時,改進對國有企業管理模式,去除冗雜的管理層級,提高企業運營效率,建立精簡高效的管理模式,要對電信運營商的運營實行有效監督;但同時,也要尊重市場規律,以市場調控為基礎,對于市場可以解決的問題就交給市場,允許一定的行業波動性。(作者單位:四川師范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
參考文獻
[1] 蘇東水.產業經濟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第3版.94~110.
[2] 陳建煊.對電信運營市場的分析[J].市場觀察,2001,(8).
[3] 辛祥晶.建立電信行業有效競爭市場結構的制度邏輯[J].生產力研究20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