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學
【摘 要】高中美術鑒賞課教學過程中如何落實三維目標,應在備課時深入考慮制定“三維目標”,深入分析教材,縮小教材體系與學生實際水平之間的距離,注重激發學生的創作欲望。課堂教學中把握“三維目標”,創設課堂氛圍,改變教學方式,以學生的發展為根本,要始終尊重學生的自主地位,鼓勵學生交流,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感受并提高審美的能力。在教學評價中體現并達成“三維目標”,通過多元的評價,重視學生自我評價能力的培養。
【關鍵詞】美術鑒賞;三維目標;備課;課堂教學;評價
在高中開設美術鑒賞課程,是滿足高中學生的審美要求,提高審美能力和審美素養。通過鑒賞大量地古今中外優秀美術作品,對美術作品的分析和評價,理解藝術家的創作初衷和體悟美術作品中內在的精神涵義。可以陶冶高中學生的思想情操、提高高中學生的精神境界;可以幫助高中學生開闊眼界,擴大知識領域;可以幫助高中學生娛情怡神,促進身心健康發展。“對于學生提高素質,培養文明、有教養的下一代,具有重要意義。”
《普通高中美術課程標準(實驗稿)》的前言部分:“制定新的《普通高中美術課程標準》,應力求體現我國普通高中教育的培養目標,鼓勵學生在感受、體驗、參與、探究、思考和合作等學習活動的基礎上,進一步學習基本的知識與技能,體驗美術學習的過程與方法,形成有益于個人和社會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通過課程改革,要構建符合基礎教育要求的具有時代性、基礎性和選擇性的美術課程體系,為不同的興趣和專長的學生提供進一步發展的平臺。”所以,在美術鑒賞過程中落實“三維目標”值得我們思考。在一堂美術鑒賞課中落實好“三維目標”應體現在備課、教學過程中和教學評價上。
一、備課要深入考慮制定“三維目標”。
首先分析教材要求把課程標準和教材信息轉化為自己的信息,要切實了解學生情況。設計的知識與技能目標要簡單明了有利于縮小教材體系與學生實際水平之間的距離,使學生有可能達到發展水平;能引導學生有興趣地學,能激發學生追求知識的欲望。
(下轉第69頁)
(上接第68頁)
其次過程與方法的目標設計中要注重激發學生的創作欲望,光有大量需要傳授的知識性和技能性的內容是不夠的,隨著年齡的增加,學生對美術創作的欲望降低了,表現的更加理性。就應運用一些自然地、社會的乃至網絡的比較具有感染力的美術作品以及作品創作的過程啟發、吸引進而帶動學生找到相同點產生共鳴,從而激發學生的創作欲望用畫筆大膽抒發激情。
最后對于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我認為美術無處不在,生活中不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新課程標準下這一目標現在是越來越被重視,但在實際教學中常被忽視,并且對于它的認識也是很粗淺,放在簡單的情緒上,我個人以為應當通過對美術作品的創作欣賞,讓學生自己創設情境感受生活之美,用畫筆抒發對生活的感受與熱愛,教師引導學生將對生活情感與愛升華,并轉化為力量和行為。
二、課堂教學中應把握“三維目標”。
教學過程中把握“三維目標”是落實三維目標的關鍵環節,課前備課,制定了“三維目標”,在課堂教學中如何實現,如何把握好“三維目標”,一直以來是教師最頭痛的事。提前備好課,充分做好課前的準備,按照設定好的教學環節,注意知識與技能的教授,過程與方法的使用,還要注意知識的升華,也就是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培養。所以教師要采用新的教學模式。
創設課堂氛圍,改變教學方式,以學生的發展為根本,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的積極性和課堂質量也往往是在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中產生。教授美術鑒賞我有這樣的體會:創設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會使學生產生良好的心情,有了好的心情就會使課堂變得活躍,必然就會讓學生積極的思考,師生之間的配合與互動油然而生。那么怎樣才能做到如上教學效果呢?教師首先要動腦筋使得每一節課都會讓學生感到有新意。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在上每一堂課的時候我在學生走進教室時聽到的都是高雅、優美的鋼琴曲,當然在上中國民間美術時我換上了那純樸、高亢的陜北民歌。此舉雖然簡單,但效果明顯。創設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是挖掘學生的潛力、開發學生智力和創造能力的最佳途徑之一。再加上藝術課的自身魅力,定會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
在整個課堂教學的過程中,要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性。學生是學習的主人,要始終尊重學生的自主地位。因為他們有自己的理想和個性,他們有著獨到的思想與見解。只要在輕松愉悅的教學環境中,在尊重學生自主地位的基礎上,學生才能夠敢于質疑,敢于發言,敢于冒險,學生的潛力才能夠得到充分發揮。課堂上教師要發揮主導作用,要做到與學生親切、和諧、主動拉近與學生之間的距離,營造一個和諧的、美的環境。在對教學內容進行認真分析中,研究并理解教材的主要目標,教學的重點、難點,將教師自身的知識和情感融入到教材的講授中,才能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和創新能力。美術鑒賞是用運感知、聯想、比較、分析和判斷獲得審美享受,并理解美術作品內涵的美術活動。因此,我在教學中以講解、討論、比較等方式展開教學活動。同時,鼓勵學生文字形式描述、表演來完成對美術作品的理解,鼓勵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上網收集課程相關資料,加深對美術作品的理解。還可以組織學生到美術館、博物館和相關自然資源進行參觀、調查等多種學習形式。
在美術鑒賞活動中,鼓勵學生交流,其實就是在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以及與人交往的能力,這也正是新課程標準所大力提倡的。因此,我們教師在美術鑒賞活動中應改變過去傳統的被動接受式的教學方法,尋找一些教學策略,讓學生主動學習,主動地參與。新課程標準提倡自主學習、合作學習以及研究性學習,這就是培養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的幾種很好的學習方式。
總之,我們教師要秉承新課程標準的精神,以學生的發展為根本,遵循高中學生的認知規律,從學生的經驗出發,選取貼近學生生活的學習內容,以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合作精神以及探索未知世界的勇氣。盡可能為每一位學生提供終身學習和進一步發展的平臺。
三、在教學評價中體現并達成“三維目標”。
新課程的評價方式是多方面的,在知識與技能的評價同時更注重過程與方法的評價,兼顧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評價。新課程標準對評價的建議是:“具有開放性的、能促進學生發展和改進教師教學的以及推進美術課程不斷發展的評價體系”。教師的發展關系到教育的發展,這已經達成了共識。所以,教育要發展首先要對老師已經形成的傳統教學模式逐一改變,教師要以新的教學理念武裝自己。正如評價建議中所說:“建立以美術教師自評為主,校長、教師、學生、家長等共同參與的評價制度,使美術教師從多渠道獲得反饋信息,不斷改進教學,促進自己不斷成長。”通過多元的評價,我們的教學才能夠發展,我們的工作才更有意義。比如,新課程開設以來,在新的評價體系下我校開展了一系列的教學競賽活動,參與聽課的面很廣有本學科專家、學校領導、本學科教師、其他學科教師,這樣一來多方面的反饋意見接踵而來。當然,在問題之初是覺得有些茫然,不知所措,可當認真的梳理過后可謂是撥云見日,新課程的教學理念在這里徹底的體現出來。學生的主體意識增強了,老師在課堂上也比以往輕松了。
傳統的教學評價以遠遠不能適應新的課程評價標準體系。新的課程評價要以學生的發展為標準,學生健康全面發展是我們教學的核心。同樣,我們學科有其特殊性,和其它學科有著很大的不同。雖然也有量化評價,但基本上處于主觀、隨意和無序的狀態,所以提倡多元的、多主體的評價才能夠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我認為,在多主體的評價方式中尤其要重視學生的自我評價。自我評價的能力是學生學會學習、形成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標志。所以,必須重視學生自我評價能力的培養。
總之,全面落實“三維目標”不是很容易的事,“三維目標”是課程理念和方法的重大改變。它要求我們從原先掌握“美術知識與技能”轉向學生對美術這一特殊的學習方法和學習過程的關注、轉向通過美術活動對學生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培養,彌補其他學科的不足,促進學生素質的全面提高,以適應迅速發展和變化的未來社會。同時,通過落實“三維目標”,也能使我國的美術教育邁上一個新的臺階,在視覺文化時代中,顯示其“不可替代”的特殊功能和價值。
【參考文獻】
[1]美術課程標準研制組編.普通高中美術課程標準(實驗)解讀.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4.3
[2]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制定.普通高中美術課程標準(實驗稿).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侯令著.美術課程標準的三個維度.重慶: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5.10
(作者單位:河北省廊坊市文安縣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