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夢麗 鄧 娟 劉肖華
(南寧市勘察測繪地理信息院,廣西 南寧530022)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大量的耕地被轉化為建筑用地。 因此國家的18.18 億耕地紅線正在觸底,與此同時城市建設的土地資源也并不充足。 必須探索新的土地利用的方式,GIS 作為土地利用信息設計的新方式為土地利用提供了技術支持。本文希望通過對GIS 的探索和分析,促進我國土地資源的高效科學利用。
隨著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進,世界的聯系日益成為一個統一的整體,信息爆炸的時代已經來臨,各行各業都在探索信息技術和網絡技術發展的新途徑。
我國的國土面積龐大,但是土地的種類眾多,山地和林地的面積龐大,造成耕地和能夠利用的土地數量有限。 同時,我國人口眾多,人均土地面積和人均耕地面積有限, 這些都造成了我國土地資源的緊張。 而土地關系到國家的發展和人們的基本生活,需要引起足夠的重視,必須探索土地利用的新方式,促進土地利用的高效化和科學化。
GIS 系統是指利用計算機技術、信息處理技術、電子遙感技術、土地利用信息技術、空間計算技術、科學管理技術和環境發展技術等進行的土地檢測、計算和利用的綜合系統。 GIS 系統的優勢十分的明顯。一是,GIS 系統是對土地資源的精確和科學的測量, 通過電子遙感來收集土地資源的空間觀測數據,同步傳輸到電子計算機中,整個數據十分宏觀和精確。 二是,GIS 系統能夠對我國的土地資源信息進行整理,原始的土地觀測數據只有通過系統軟件的分析,才能成為后期利用的依據。 而GIS 系統通過計算機科學的分析和地理科學技術的分析,促進了土地數據的后期利用。 三是,GIS 系統能夠實現土地資源的高效利用,通過環境科學的分析和管理科學的分析,促進國土資源的更好規劃和利用。
GIS 系統包含的技術十分的龐雜,因此要實現GIS 系統的一體化需要綜合考慮各種技術的整合, 最終實現系統設計的優化組合和配合。 但是GIS 系統整體化在現階段還存在諸多的問題。
一是,人為操作的不足。 GIS 土地利用信息系統設計是現代化的信息處理系統, 但是我國的傳統土地信息獲取的方式十分的落后,相應的人員的技術水平和專業化的程度有限,在面對如此系統和專業的GIS 系統時,必然存在人員素質的偏差,不利于GIS 土地利用信息系統設計的一體化發展。
二是,GIS 系統的數據化計算和推理很難和實際的土地利用結合起來,基于GIS 的土地利用信息系統設計的初衷和最終的歸宿是為了土地資源的高效利用,因此任何計算和數據的整合都是為了最終的利用。 但是實際的利用結果并不盡如意,這就造成了GIS 信息系統設計的整體性問題[1]。
基于GIS 的土地利用信息系統設計中不僅設計大量的新技術的問題,更主要的是要出現大量的原始數據和分析數據,因此如何實現數據的良好整合是擺在人們面前的重要問題。
一是,基于GIS 土地利用信息系統設計的數據龐大。 如何在龐大的土地區位和土地時效數據中篩選出有效的數據是土地信息整合的關鍵,但是龐大的數據需要對我國的國土資源進行宏觀的把控,又需要對地區和不同種類的土地資源進行微觀的計算,這些都考驗著GIS信息數據處理工作者的工作能力。
二是,基于GIS 土地利用信息系統設計的圖形關系復雜。 GIS 土地利用信息系統設計中不僅涉及到房地產的圖形、衛星云圖、實際耕地保有量的平面圖、交通圖、各種土地類型的不同圖形和綠化面積的圖形等等, 因此要實現對不同圖形的分析和管理是一項龐大的工作,并不是一臺計算機,一套信息處理的軟件就能實現,因此復雜的圖形關系成為了擺在GIS 信息圖形處理工作者面前的難題。
基于GIS 的土地利用信息系統設計在我國經歷了三代的革新歷程,但是總體而言,和發達國家的信息處理技術還存在很大的差距。一是,我國的土地信息系統數據庫還不完整。 從電子遙感技術應用到土地信息處理系統中開始,我國的土地信息數據庫開始創建,但是由于創建的時間段,可以利用的數據有限導致數據庫的問題突出。二是,我國的土地利用信息系統設計的技術還存在很多難題,技術主要依賴國外,自主知識產權缺失,造成了技術發展的投入過高[2]。
GIS 土地信息系統的管理工作可以根據具體的需要進行管理。 具體而言現在對土地信息系統設計的管理和維護工作在以下的兩個方面市場的需求多。一是,維護土地信息瀏覽系統。目前我國的土地信息瀏覽向公眾開放的主要是地圖的瀏覽、 衛星圖形和全景圖的瀏覽,通過地圖瀏覽和全景圖的瀏覽可以為人們的出行提供更多的方便,未來要探索多種土地信息瀏覽的方式,擴大土地信息瀏覽的內容,特別是耕地等信息需要通過人們的瀏覽提供必要的監督[3]。二是,加強土地信息的管理,土地信息在GIS 信息系統中整合與分析都需要進行前期和后期的管理工作,從而促進土地信息共享和更好的利用。
基于GIS 土地信息系統設計的過程中需要不斷完善信息開發的工具和開發的方式。一是,完善開發工具,形成應用型地理信息系統[4]。土地信息系統設計的優化需要對開發工具進行完善,目前我國的開發工具主要是電子計算機為支撐的網絡信息技術和空間發展為支撐的電子遙感技術,因此要不斷促進電子計算機設備和網絡工具的更新換代,不斷發展和拓展空間范圍和遙感獲取數據的范圍。二是,工具型地理信息系統。 土地開發利用方式需要隨著時代的發展不斷的豐富,可以從電子計算機工具拓展到數字化和自動化的工具。
基于GIS 土地利用信息系統設計的發展需要進行必要的技術的創新和發展。 一是,促進GIS 地理信息技術系統的自動化[5]。 促進GIS地理信息系統在土地技術中的發展需要對落后的技術進行創新,創新的方式主要是進行自動化的發展, 不斷更新傳統的計算機計算方式。二是,加大對GIS 系統技術發展的投入,加大對GIS 地理信息系統的技術研發投入,加大對GIS 地理信息應用技術的應用。
基于GIS 的土地利用信息系統設計是對土地資源高效利用的新探索,因此要加大對GIS 土地利用信息系統設計的分析,促進我國土地資源的科學利用和合理規劃。
[1]劉瑋瑞. 基于計算機信息技術的土地利用信息系統設計分析[J].中國政法大學學報,2012,24(3):16-18.
[2]馬迎新.基于GIS 的土地利用信息系統設計分析[J].中國海洋大學, 2013,12(2):10-12.
[3]夏俊博.基于GIS 的土地資源管理信息系統設計與實現[J].職業技術,2009,12(04):123-124.
[4]王湘茹,薛萍.基于GIS 的土地利用規劃管理信息系統設計與開發[J].測繪通報,2010,10(07):90-91.
[5]鐘娟.基于GIS 的土地利用的空間分析方法研究[J].能源技術與管理.2010,12(06):3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