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曉齊
(鞍山師范學院 黨委工作部,遼寧 鞍山114005)
高校匯聚著一大批文化素質高、學術造詣深、社會聯系廣,在國內外影響較大的民主黨派知名專家、學者,是民主黨派組織相對集中的地方,也一直是培養、輸送民主黨派干部的重要源頭。高校民主黨派基層組織發展,不僅是民主黨派自身發展的需要,也是高校統戰工作的重要內容,對促進高等教育的發展意義重大。改革開放三十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和社會結構的變化,高校民主黨派基層組織得到了長足發展的同時,也遇到一些新的問題。
民主黨派是中國的參政黨, 參政黨建設屬于政治學學科范疇,在新世紀新階段,國內外有關專家和學者對參政黨建設研究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是關于參政黨建設中的基層組織發展研究方面的理論研究甚少,大多沒有深入研究形成共識的理論和觀點,只是涉及到本地區黨派組織發展的問題。對高校民主黨派基層組織發展的研究多從宏觀角度研究,從微觀角度研究的視角很少,并且很少直面現實矛盾。高校民主黨派基層組織發展研究隊伍中,多數有其他專業職務,使得從事組織發展研究的時間不足。
我國各民主黨派作為參政黨,具有協調利益和綜合表達、參政議政、民主監督、政治穩定等功能。但是部分民主黨派成員的政治責任意識不強,在現實生活中,把自己混同于一般群眾,參政議政意識淡薄,參政議政能力不強。有的成員不知道作為黨派成員要主動為本黨派代表參政議政提供素材,反映社情民意,提供建言獻策的思路,有的不能正確地認識民主黨派和參政議政在國家政治生活與經濟建設中的地位、作用。有的對本黨派的光榮歷史傳統、歷史使命沒有一個系統的了解,對怎樣履職、發揮參政黨的作用也沒有一個明確的任務。有的成員和統戰工作者缺乏責任意識,對本黨派不同于其他組織的理念與特性不夠了解。 這些都不斷淡化了對參政議政的認識,降低了參政議政的熱情和水平。 在加入民主黨派時,部分成員是受周圍家人同事朋友的影響,部分成員是為了尋找社會歸屬感,部分成員成員是出于對組織的向往,僅有少數成員是為了反映社情民意。
高校民主黨派基層組織作用的發揮多以集體活動的形式,通過廣泛參與,調動每個成員的積極性,匯聚集體的智慧和力量。 同時,由于其成員知識層次普遍較高,黨派意識普遍較強,居住地和工作地較為集中,具備了發揮整體功能的潛在優勢。 但目前高校民主黨派基層組織活動還更多依賴個別骨干成員的力量,黨派活動的參與、調查研究任務的承擔和建言獻策材料的提供等主要依賴少數骨干分子。這既不利于民主黨派基層組織作用發揮的可持續性,也使民主黨派基層組織的整體影響力遭受影響,其基層組織的凝聚力也會減弱。 黨派成員在認識和實踐中,缺乏大局意識,忽視了個人對黨派的整體性影響,有的成員認為參政議政是領導的事,與己無關,缺少組織的集體榮譽感。
政治素質是關于民主黨派成員的觀念、道德、習慣、知識以及參政方式、價值取向、是非標準和行為準則等方面的總體反映和體現,其高低直接關系著黨派組織的凝聚力。我國民主黨派成員的整體思想政治素質較高,具備參政議政的能力,但也有少數民主黨派成員對民主黨派的性質、作用認識不清,思想政治素質有待加強。有的個別民主黨派成員加入黨派的動機不純,把加入民主黨派看作是榮譽的光環,甚至抱著職務升遷的目的,不具備參政議政所應有的基本政治素質和責任感;有的缺乏民主黨派成員應該具有的心理素質和政治立場,缺少建一言獻策、仗義執言的膽識,嚴重削弱了民主黨派職能;有的民主黨派成員缺少奉獻精神,認識不到組織活動和政治學習的重要性,認為參加組織活動和相關的政治理論學習培訓會占用自己寶貴的教學、科研時間,進而對自己思想政治素質的要求有所松懈。
組織的運行機制是組織生存和發展的內在機能及其運行方式,是引導和制約組織各要素活動的基本準則,是決定組織行為的內外因素及相互關系的總稱, 良好的運行機制可以使組織活動協調、 有序、高效,增強組織活力。
高校民主黨派基層組織運行機制不健全是導致其建設過程中出現諸多問題的一個重要的因素。 一是,高校各民主黨派基層組織發展新成員缺少一套科學完備的發展成員的標準,重專業成績,輕政治素質,追求數量,忽視質量,組織發展缺乏培養過程,個別參政意識淡薄的教師加入到民主黨派組織中來。二是,缺乏公正公開的選舉程序。選拔基層組織干部時,注重學術水平、專業職稱等資歷,有時是由高校統戰部門和上級部門指定人選擔任,削弱了一些具有表性成員從事基層組織工作的積極性。三是,基層組織缺少具體的工作計劃和要求。一些基層組織在開展活動時沒有系統的計劃和必要的準備,缺乏對成員參加活動的有效約束機制和民主程序,活動質量不高。激勵機制部健全,缺乏嚴明的獎懲措施,不能有效的對黨派成員的行為做出約束,極大地挫傷了熱心從事黨派工作成員的積極性。
當前,高校一些黨派成員教師對中國政治協商制度和民主黨派作用、性質知之甚少,認為各民主黨派處于參政地位,只是虛名而已,對中共的各項決議起不到多少作用, 認為作為教師只需要教書育人、鉆研學術,至于反映社情民意、建言獻策、利益表達等是領導干部的事情。這樣思想認識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高校民主黨派成員發揮參政黨職能的積極性。同時,在高等教育國際化的過程中,國外敵對勢力廣泛利用國際間的教育、科技、文化交流與合作的機會,對我國高校進行多元思想文化的影響和滲透。一些異化的思想可能對高校民主黨派成員的思想意識、價值觀念和行為方式產生較大的影響。 這在不同程度降低了高校民主黨派基層組織在社會上的地位,削減了各黨派成員的社會影響力。
[1]李金河,鄭憲.民主黨派和無黨派人士關注的20 個理論問題[M].中央編譯出版社,2006.
[2]黃梅.關于民主黨派基層組織參政議政情況的思考:以云南省為例[J].中央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10(3).
[3]任世紅.新時期參政黨基層組織建設規律探析[J].江蘇省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