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中平
(遼寧軌道交通職業學院,遼寧 沈陽 110036)
教學團隊是教師隊伍的中堅力量,是保障教育教學質量的核心要素,職業院校教學團隊建設是教學改革的基礎,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最后必須落實到教學團隊建設上,才有實際意義,才能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適應社會的需要。具有行業特色的企業專家導向型職教模式是在傳統的中等職業教育專業建設的基礎上進行拓展的,具有創新性,是結合新建高職院校規模不斷擴大和提高教學質量要求的背景下開展的,具有現實意義和實用價值。
本模式以我院檢測技術應用專業為例進行研究,以遼寧省無損檢測協會為指導,以行業專門的技能鑒定站為依托,深化行業、企業與學院的深度合作,共同研究人才培養方案、課程整合和標準制定、共用師資、共同開發教材、共建實訓基地、共同研究學生的頂崗實習與就業,從而為行業下屬企業培養適用的專門人才,提升學院的辦學影響力和社會知名度。
根據專業調研情況分析,本專業依托校內外實訓基地,構建“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在該辦學模式中,由省檢測行業學(協)會、企業中核心人員組成學院的專業建設指導委員會,按照行業的標準和需求制定人才培養方案和教學標準,體現在特色專業建設過程中的行業主導地位。
以無損檢測技術專業崗位技能要求為基礎,以無損檢測技能鑒定標準為依據,開展雙證書教育,構建以職業崗位工作過程為主線、以模塊化能力培養為主體的課程體系,把無損檢測職業技能鑒定的培訓課程嵌入專業課程體系,做到教學內容、技能鑒定、就業的三部分內容緊密結合。同時配合以校內的理實一體化教學與企業的現場教學,實現課程內容、課程結構、實施方式和實施環境的根本轉變,最終達到提高學生職業關鍵能力、培養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的目的。
在教學方法的改革上主要有分層次教學法、理實一體化項目式教學模式。分層次教學把教學內容分為若干項目,以教學項目或項目層級下達給學生任務;核心專業課實現以產品為目標的理實一體化的項目式教學方法,緊密聯系技能鑒定內容和企業現場實際,內容由淺入深,不同層次和要求的學生可以選學不同內容的項目。
2.4.1 培養專業帶頭人
在現有教師中選拔具有副高以上職稱、有創新精神、專業能力和科研能力的教師進行重點培養,支持其開展科研項目、工程項目和參加學術活動,更新專業建設理念,提高科研能力和學術水平,帶領專業的建設和發展。
2.4.2 兼職教師建設
專任教師和行業企業兼職教師發揮各自優勢,分工協作,形成公共基礎課程及教學設計主要由專任教師完成,實踐技能課程主要由具有相應高技能水平的兼職教師講授、指導的機制。
2.4.3 青年教師的培養
通過讓青年教師與企業專家“結對子”、“拜師傅”等方式,請企業專家指導青年教師的實踐和技能訓練等,降低了青年教師的培養成本,促進專兼職教師融合,優勢互補,提升專業教學團隊的整體水平。
(1)加強企業名師工作室工作,企業名師要把“企業名師工作室”作為校企合作的窗口和平臺,帶領專業教師努力開展校企共同研發,加強專業教師的教科研能力,承擔企業員工相關培訓及技術服務等工作。企業名師要憑借自身在企業中的人脈資源,充分發揮熟悉企業的優勢,助力校企深度合作,幫助學校營造良好的外部環境。
(2)加強校內外實訓基地建設,通過校企合作,利用企業優勢資源,建設校內外實訓基地,開拓學生視野,提高動手操作和實際的工作能力。
(3)完善訂單式培養機制和形式,提高畢業生推薦就業率、專業對口率和就業穩定率。
(4)充分利用行業、企業和學院的技術資源優勢,校企共同聯合開發教材,實現資源共享。
采用“雙閉環控制”教育教學質量保障體系,通過學校、企業和學生的多元評價方式,對人才培養質量進行評價。
在行業引領下建立企業專家導向型的職教模式,發揮行業主管部門和企業的技術優勢,構建以職業崗位工作過程為主線、以模塊化能力培養為主體的課程體系,大力開展雙證書教育,把無損檢測職業技能鑒定的培訓課程和企業工作崗位能力培養嵌入專業課程體系,做到課程內容、技能鑒定、就業的三部分內容緊密結合,核心專業課實現以產品為目標的理實一體化的項目式教學方法。
加強和穩定企業兼職教師隊伍,學員的兼職教師全部要求是在檢測行業中知名的技術專家;加強企業名師工作室建設,把“企業名師工作室”作為校企合作的窗口和平臺,帶領專業教師努力開展校企共同研發,加強專業教師的教科研能力,承擔企業員工相關培訓及技術服務等工作。
深化校企合作,加強校內外實訓基地建設,充分發揮行業學(協)會在學校和企業之間的紐帶作用,實現學校培養、行業學(協)會把關、企業檢驗反饋的閉環教育模式。
完善訂單式培養機制和形式,聯系更多的企業簽訂前期或中期訂單,使學生頂崗實習期間在訂單企業實訓基地進行,熟悉企業文化和氛圍,有針對性的進行崗前培訓,畢業后即參加工作實現就業,達到企業人才需求目標,提高畢業生就業率、對口率和穩定率。
教學團隊具有合理的學歷和知識結構;老中青搭配,年齡結構合理,形成梯隊。是一支全部由行業協會領導、企業高級工程師、專任教師構成的高素質的大師團隊。
專業帶頭人和青年教師教學能力強,教學水平高,教學效果好,能準確把握專業建設與教學改革方向,保持專業建設的領先水平,提升專業教學團隊的整體水平。
教學團隊分工協作,實施人才共育的形式,與企業專家共同開發教材;校企合作,不斷改善實訓、實習基地條件,建設有省部級以上財政重點支持建設的高水平生產性校內實訓基地,開展與行業標準和技能鑒定接軌的實訓項目訓練;建設有一定數量、滿足教學要求的校外實訓基地,實踐教學特色明顯。
完善訂單式培養機制和形式,聯系更多的企業簽訂前期或中期訂單,使學生頂崗實習期間在訂單企業實訓基地進行,熟悉企業文化和氛圍,有針對性的進行崗前培訓,畢業后即實現就業,達到企業人才需求目標,提高畢業生就業率、對口率和穩定率。
基于具有行業特色的企業專家導向型職教模式以專業建設為平臺,堅持“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走產學結合的發展道路”,深化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形成以專業建設推動教學團隊建設,以教學團隊建設促進專業建設的良好機制,通過打造具有行業特色的企業專家導向型職教模式,提升職業教育專業內涵,總體提升本專業的職業教育水平和服務區域經濟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