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縉
(濟南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山東 濟南250307)
小學數學教學技能是初等教育專業畢業生從事小學數學教學工作必備的基本技能和專業技能, 是教師職業技能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強化數學教學技能是小學數學教師培養的重點,也是使初等教育專業學生“能快速上手”并受小學歡迎的重要條件。
為提高我院初等育專業的教育質量,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具有扎實的數學教學技能,適應當前基礎教育發展需要的質量合格的小學教師,我們在原教師職業技能訓練的基礎上,對小學數學教學技能訓練的內容、途徑、考核方法做了進一步調整,初步建立了小學數學教學技能訓練體系。
小學數學教學技能的訓練內容分為數學技能和綜合技能兩部分。
數學技能是指學生承擔數學教學必須掌握的基本技能,包括讀寫技能、繪圖技能、計算技能、應用題解題技能、教具學具制作技能等。
1.1.1 讀寫技能
內容:數字書寫;整數、分數、小數、常用字母、符號、公式和小學數學算式的讀寫。
要求:熟練掌握數字、常用字母、符號和公式及小學數學算式的規范讀法、寫法,書寫正確、規范、工整,具有一定的速度。
1.1.2 繪圖技能
內容:小學數學教材中常見的平面圖形、立體圖形;小學數學中常用的統計圖表;應用題的線段圖;簡筆畫作圖等。
要求:正確使用三角板和圓規等繪圖工具完成小學數學教材中常見平面圖形和立體圖形的繪制;正確、美觀地畫出小學數學教材中常用的統計圖表、應用題的線段圖;結合小學數學教材內容,用簡筆畫繪制情景圖,突出教學重點。
1.1.3 計算技能
內容:筆算、口算、速算、四則混合運算;簡便運算;估算;近似計算等。
要求:掌握筆算的算理、算法,算式書寫規范、工整,具有一定的速度;掌握常見的口算、速算和估算方法,熟練進行口算、速算和估算;在規定時間內,根據運算法則、性質,正確、迅速、合理、靈活地進行四則混合計算。
1.1.4 應用題解題技能
內容:小學數學應用題基礎知識;簡單應用題、復合應用題的解答、分析、講解等。
要求:講清應用題的數量關系并列出算式,語言表述清晰、簡潔,解題步驟完整;能用多種思路和方法進行解答,說理有理有據。
1.1.5 教具學具制作技能
內容:制作長方體、正方體、正棱錐、正棱柱等常用的立體幾何模型;制作鐘表模型、數位表、七巧板等小學數學常用教具等。
要求:結合小學數學教學的內容,制作簡單、便于操作的教學用具,能夠講解所做教具的使用方法。
綜合技能是指為順利進行課堂教學而必須具備的綜合技能技巧,包括教材分析技能、教案編寫技能、課堂教學技能、說課技能和數學課件制作技能等。
1.2.1 教材分析技能
內容:分析教材的編寫意圖;確定教學目的、重點、難點;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等。
要求:把握教材的編排特點和前后聯系,明確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恰當地確定教學目標、重點、難點和關鍵;根據內容設計出合理的教學方法。
1.2.2 教案編寫技能
內容:教案的內容、類型、格式等。
要求:能完整、有條理地設計一節小學數學課;編寫教案,格式規范,結構清晰。
1.2.3 課堂教學技能
內容:數學語言技能、導入技能、講解技能、提問技能、強化技能、演示技能、結束技能、板書技能等。
要求:綜合運用各種教學技能進行教學片段的講解,完成預定的教學步驟;數學語言準確,重點突出,講解具有啟發性、趣味性,適當地板書教學要點。
1.2.4 說課技能
內容:說課的內容、要求;說課稿的撰寫等。
要求:恰當地說清楚教材內容的地位作用和前后聯系,說出教學目標和重點、難點、具體教學思路、步驟及依據;對所選擇的教學方法和學法能夠提出充分的理論依據;儀態端莊、得體,語言表述流暢,理論依據充分、合理,層次清晰,重點突出,語速恰當。
1.2.5 數學課件制作技能
內容:常用制作軟件的使用;制作綜合課件等。
要求:掌握小學數學課件常用的制作方法和技巧。
每學期初組織選拔數學技能好的同學作為數學技能輔導員并定期組織培訓。 初等教育專業每個班配備一名數學技能輔導員,每周一個早自習、一個晚自習對學生進行輔導。 各年級制定統一的訓練內容及展示內容,學生利用早自習時間進行板書板畫訓練,將小黑板擺放在指定位置,由專人負責檢查、評分,并將學生的突出問題及時反饋給任課教師。 再由任課教師進行有針對性的輔導。
為加強小學數學教學技能訓練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我們將小學數學教學技能訓練課程納入必修課程體系。根據訓練內容分別在第一學期開設數學技能訓練課,第三學期開設小學數學教學技能訓練課。 通過課堂教學,集中講授各項技能的基本知識、基本要求、訓練目標等,同時給與及時地示范和指導,幫助學生掌握各項技能,然后分組訓練。每個小組配備一名指導教師, 根據訓練內容布置小學數學教學任務,訓練方式以模擬試教為主,每個學生都要備課、講課,由其他同學扮演學生角色。 講完后師生共同點評,在此基礎上再加以修改完善。
初等教育專業的實踐教學包括教育見習、教育實習、頂崗實習等環節。
2.3.1 教育見習
教育見習安排兩次,分別在第二、四學期各兩周。第一次見習的任務是了解小學的一日常規,教育教學的基本形式及教學情況;初步接觸小學教學實踐,觀摩課堂教學和教育活動;在全體學生試講的基礎上,擇優試教。第二次見習的任務是掌握聽課的方法,會做聽課筆記并即時點評;在指導教師的指導下完成初步的教學設計和課堂教學。
2.3.2 教育實習
教育實習安排在第五學期。要求學生在指導教師的指導下進行教學和班級管理,教學要求目標明確、重點突出,教學方法恰當,語言準確、流暢,板書設計科學、合理,書寫規范、工整。
2.3.3 頂崗實習
頂崗實習安排在第六學期,在此期間學生將以準教師的身份獨立走上講臺,教學技能的各方面都將得到綜合提升。
為確保實踐教學的成效,每次見習、實習前都組織有針對性的輔導。見習、實習過程中由技能訓練指導教師全程指導,確保見習、實習效果。
為調動學生訓練的積極性,增強訓練意識,展示學生訓練成果,定期組織速算比賽、應用題解題比賽、教具制作比賽、板書板畫比賽、教學片斷比賽、說課比賽等形式多樣的教學技能比賽。
技能考核的目的是激勵學生將專業理論知識和專業技能訓練轉化為具體的教學行為方式,努力使自己成為一個綜合素質過硬,學有專長的小學數學教師,是學生職業技能訓練的重要環節。
由數學教研室負責初等教育專業小學數學教學技能訓練的考核和成績管理工作。 針對各訓練內容制定考核標準和辦法,對各項技能規定質和量的要求并制定出考核標準明細表。學生的考核成績將記入學生教師職業技能成績檔案,要求學生在教育實習前通過各項技能的考核。 在各學年的評優評先、評定獎學金等活動中,教學技能的成績都作為考察因素。
在考核形式上,采取理論考試與實際操作結合、單項考試與綜合考試結合等形式。
比如計算技能的考核,先通過筆試考核學生的計算水平,然后通過教學片斷的講解考核學生對算理、算法的掌握程度。 具體步驟是教師選擇小學數學教材中的相應內容,提前一天讓學生抽取講解試題做準備,組織試講,試講后由同學針對講解過程提出相應問題,師生共同評分。 這樣做一方面可以及時鞏固計算方面的有關知識,同時還增加了實踐教學的機會。
教學技能訓練的成效不是一蹴而就的,我們將各項技能訓練貫穿在學生的整個學習過程中,做了一些初步的探索和嘗試,還存在很多不足。 今后我們將在這方面繼續探索,爭取為基礎教育輸送合格的人才。
[1]劉娟娟.小學數學教學技能[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
[2]楊榮.加強高師生教師職業技能培養的思考[J].中國成人教育,2007(12).
[3]崔秀男.淺談高師生數學基本功訓練[J].延邊教育學院學報,2010,24(6).
[4]崔冠之.數學教學技能淺析[J].中央民族大學學報,1995,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