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飛
湖北丹江口是我和同事丁筱凈做南水北調系列報道時到達的第一站。丹江口水庫下游,漢江的傍晚,一道殘陽,半江瑟瑟,漁船靠在江岸邊,三三兩兩地,頗有點“野渡無人舟自橫”的感覺。不遠處,人們正在漢江里游泳嬉戲。
丹江口水庫是南水北調的水源地,也是農夫山泉的水源地,帶領我們尋找排水口的當地人指著不遠處的大壩打趣道:“我們都是在農夫山泉里游泳。”
然而,同樣是水,流經丹江口城區的沙溝河飄滿生活垃圾,似乎早已無人問津,只有水都論壇上幾篇回味童年的帖子,依稀勾畫出沙溝河從前“聽取蛙聲一片”的舊景。這條沙溝河直接匯入漢江,丹江口環保局的工作人員卻表示,以前沒有污水處理廠,都是污水直排,漢江的水是二類,現在建立了污水處理廠,雖然有些管道沒有鋪設好,二類水質是肯定沒有問題的。我們不禁疑惑,既然不論治理與否,都是二類水質,治理的動力何在?
南水北調中線工程中漢江三分之一的水量將被調往北方,丹江口這座漢江江畔的城市注定成為關注的焦點,水源地的保護隨著即將到來的通水也更加引人注目。我們一路走來,發現不僅是水源地,包括干渠在內的整個渠線,其周邊的城市都任重道遠。
湖北十堰一位工作人員曾這樣表示:“委托北京的公司運營十堰污水處理廠,是為了讓北京人民放心。”其實放心不放心,并不在于誰來運營,責任心使然。始終記得有這樣一句廣告語——如果不珍惜,地球上最后一滴水將是人類的眼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