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鵬達++孫福有
今年恰逢聯想集團成立30周年。30年來,聯想已經發展成為全球領先PC企業之一,而他們在現代農業業務板塊上的表現同樣可圈可點。去年末,其旗下的沃源農業開發公司在莊河投資建設了33.5公頃設施藍莓基地,逐漸成為莊河市藍莓產業發展的新典范。
大連沃源農業開發有限公司建在莊河市仙人洞鎮仙人洞村的藍莓種植基地,依山傍水,風景秀麗。
公司負責人高經理介紹說,沃源公司成立于去年9月。當時,他們以莊河市政府招商為契機,投資5000多萬元,建起了自己的藍莓種植基地。基地占地面積500畝,現有溫室大棚100多個。他們現在正致力把這個基地打造成集旅游、觀光、休閑、采摘為一體的現代化果園,使之成為大連地區現代化農業的新典范。
“沃源”速度
“建設速度快、建設標準高、帶動周邊農民致富人數多”,是大連沃源的三大特色。
談及當初為何選擇在莊河建廠,高經理說,“這里的土地很早就已經流轉出來了,加上地很平整,非常適合做設施農業基地。這樣就為公司的投資打下了很好的前期基礎。我們決定投資后,仙人洞鎮政府又在水電等方面給與了我們很大的幫助,并協調了企業與當地農民的種種關系,讓我們沒有了后顧之憂。我們基地的建設速度之所以這么快,與當地政府的支持是分不開的。”
大棚建設從2013年9月1日開工,工期要求兩個月完成。面對原本需要半年工期的工程,很多老百姓認為這是不可能完成的工作。“建棚的兩個多月里,為了趕工期,90個設施大棚同時建,幾乎發動了周邊所有的勞動力,最多的時候每天有400多工人在工地同時工作。”回憶起當時的場景,工程承包商隋正威仍十分激動,“干活的場面太壯觀了!”11月15日,工程終于如期完工。而公司則早在10月20日左右就已經開始進苗,工期趕工期,最終保證了工程的順利完成,保證企業得以進行正常的育苗工作。
“沃源”標準
基地建設工期緊,但在工程質量方面卻一點也馬虎不得。
70歲的嚴圣孝,是附近村的村民,雖然已是古稀之年,但身體卻很硬朗,他曾親身參與過基地建設。
“我在別的建筑工地上干過活,可像這樣的工程還是第一次見。工期緊,質量要求高。聯想不愧是大企業,地基和墻體都有規定標準,大家都要按照標準來干。工程完成后,工錢也及時兌現了。”嚴大爺當時一共干了65天,賺了13000多元。“賺錢是一方面,看著自己建的這個基地,心里就高興,挺有成就感的!”嚴大爺笑著說。
聯想發展現代農業方面,舍得投入,更注重高標準。此前,他們已全面進入水果行業,并初步完成全球化、全產業鏈的布局,先后并購了青島、四川的兩家農業公司以及智利的5家種植公司,并擁有南美洲和澳洲的首批種植基地。而沃源公司則是其在藍莓產業上落下的一枚重要棋子。
“沃源”效應
55歲的許乃財,是當地的農民。他現在一直在沃源公司上班,每月工資2000元。“收入還行,我挺滿足的,比以前自己種地強,活兒也沒那么累,離家還挺近。”許乃財憨厚地笑著說。
像許乃財這樣的農業工人,僅仙人洞一個村就有20多人,他們都在沃源公司的藍莓種植基地工作。
盡管成立時間不長,但沃源公司在藍莓品種引進與篩選、栽植技術、果實貯藏加工等方面都已經具有了相當豐富的經驗和技術優勢。基地溫室大棚設計長度為80—100米,寬度為10.6米,為保證冬季室內溫度,外墻增加彩鋼保溫板保溫。大棚溫室內設計溫控系統、自動卷膜系統以及從以色列進口高檔微灌系統等,栽培生長期六年以上成熟苗木,使當年栽培,當年見效。
據仙人洞鎮主管農業的劉圣臣副鎮長介紹,該項目實施完成后,501.88畝高標準藍莓園設施完備,環境良好,道路通暢,管理便利,生產規范,生產條件已經達到有機藍莓生產標準,既能產生很好的經濟效益,又能通過帶動引領,引導當地農民調整農業種植結構,發展現代農業、精品農業,帶動農民科技致富。有利于加快全市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提高全市農業標準化、產業化、規模化水平,全面推進現代農業建設和新農村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