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年前,足病醫生阿里·薩德里耶在美國加州比佛利山開設埃沃高級足外科診所時,有些女人因為穿時髦的鞋子腳疼要求做手術,他當時認為她們有點愛慕虛榮。
“病人們把自己夢想穿上的鞋子帶到診所來,表面上看,這樣做很膚淺。但是我后來明白她們需要這些鞋子增加自信,鞋子是她們外表的一部分。這就是現實。”
對薩德里耶來說,足部外科手術是醫學和童話故事的結合。在他的診所,你不是進行囊炎切除術,而是進行“灰姑娘手術”。
“我從沒遇到哪個病人說她想用切骨術和螺絲固定來進行拇趾外翻矯正,”他說,“所以我決定起一個能說明手術效果、不含拉丁術語的名字。比如‘灰姑娘手術’的關鍵是讓人能夠穿上之前穿著不舒服的鞋。”
他另外還起了幾個名字:“完美十趾!”(Perfect 10! 為了美觀,縮短腳趾——他說曾給一個17歲的時裝模特做過這種手術,以便她能穿上職業要求的鞋子);“T臺模特”(Model T,腳趾延長術);“足墊”(Foot Tuck,增加脂肪墊,讓穿高跟鞋更舒服)。
他不是唯一一個
改變足部手術面貌的醫生
足病醫生尼爾·布利茨專做美容和重造手術(包括拇囊炎整形術),他在曼哈頓有私人診所,同時在西奈山醫院坐診。他說這個部位已經成為那些做過臉部整容的人“最后的戰線”,“什么都比不上幫某人打開對她關閉多年的鞋柜。”
奧利弗·宗是紐約足部保健診所的創立者,自稱“足部整形和腳趾加墊的創始人”,他經常矯正的足部問題包括“高跟鞋腳”(這個名稱是他自創的,用以形容不符合細高跟鞋形狀的畸形腳)和“便車腳趾”(大腳趾異常大,像搭便車旅行者的大腳趾那樣突出來)。他最近推出了“腳趾肥大癥”(Toebesity)這個名詞,打算在自己的網站上解釋這個名詞,網站上閃動的文字承諾:“專門為名牌鞋子設計的腳。”
2008年,公園56號足科診所的創始人理查德·弗蘭克爾給設計師凱茜·哈德威克做了雙側拇囊炎手術。“他本來不想做手術,因為它很小。”她指的是腫塊很小,但是她補充說:“它不好看,而且我穿某些鞋子時它疼。幾年后他給我做了手術。我的腳現在很完美。我能穿上以前不能穿的涼鞋了。”
和病人們協商
最適合她們的腳的名牌高跟鞋
實際上,病人們帶著一袋子因拇囊炎和槌狀腳趾而不能穿的鞋子走進蘇珊娜·萊文醫生位于帕克大道的足科診所和療養所“美麗學院”的情況并不少見。從地板直到天花板的玻璃架子上放著維多利亞式靴子、周仰杰和莫羅·伯拉尼克等品牌的鞋子。萊文醫生和病人們協商最適合她們的腳的名牌高跟鞋,發現普拉達和邁克·高仕的鞋楦比一般的要寬,“有些人不去海灘或游泳池是因為她們為自己的腳感到難堪。”萊文醫生說。
她在5本書里——其中包括《我的腳疼死了》——描述了自己的解決方法,比如富含血小板血漿療法、干細胞注射法、可注射的跖骨緩沖填料、肉毒桿菌、麗舒妥(Dysport)、治療過量出汗的B型肉毒桿菌。她還提出了一些足部鍛煉方法。
她遇到的最瘋狂的要求是什么?“有一次一位病人來這里要求進行腳趾吸脂術。”萊文醫生臉上帶著不可思議的表情說。宗醫生則說他有個病人為了穿上鞋子想切除小腳趾。這兩個要求都沒有得到滿足。
反對做手術的聲音一直都在
特殊外科醫院的足部腳踝科主任、整形外科主治醫師喬納森·T·迪蘭德反對哪怕是不這么激進的美容手術。
“腳最重要的是不疼,功能正常,”他說,“如果穿3.5英寸的細高跟鞋腳疼,穿2.5英寸的鞋跟就不疼,那很可能就不用做手術。”
迪蘭德對旨在給腳加墊的注射持謹慎態度。“如果真有什么注射能起作用而且長期有效,很多好醫生都用這個方法了,因為它是個普遍問題,”他說,“可事實不是這樣的。病人應該問,‘嗨,醫生,你能給我看看關于那種手術的長期術后跟蹤的文章或者參考資料嗎?’”
但是對世邦魏理仕的零售服務執行副總裁安妮特·希利來說,選擇性拇囊炎手術感覺像是必須做的手術。“我的工作從來不能穿帆布鞋。”整形外科醫生克雷格·勞德魯伊告訴她,她的步態越來越受到足部問題的影響了,而且那對她的背部也有害。
做完手術后,希利說她現在能穿著時髦的靴子走20英里,“如果你住在紐約,那雙腳就是你的車輪。”雖然她95%的時間穿著時髦的平底鞋或者坡跟鞋,但是她也穿普拉達、莫羅和古馳高跟鞋。不過她仍有局限,“不幸的是,我永遠穿不上克里斯提·魯布托的鞋子。”
(王相宜譯)(編輯/立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