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 言
時勢造英雄,還是英雄造時勢?
埃及新總統塞西,面對的是一個多災多難的處于動蕩分裂中的轉型國家,他如何帶領埃及跨過經濟、宗教和社會矛盾這幾大坎,是他成敗的關鍵。
而糖果大亨兼政壇老手的波羅申科,在烏克蘭陷于俄羅斯和西方因新安全秩序而爆發的激烈拉鋸戰之際出任總統,他面臨極為棘手的任務,必須設法讓處于經濟崩潰和內戰邊緣的烏克蘭恢復平靜,重新統一起來。
意想不到的“莫迪效應”在印度釋放出巨大的威力,超高民望和絕對優勢讓印度新總理喊出:“請給我10年,讓我帶領印度進入新世紀!”但大家都在看,他是不是真的能把“印度的廣州”的發展“樣板”成功推向全印度?真的能破除阻力兌現競選承諾?
時勢造就了他們,且看他們能否造就時勢!
(策劃/執筆 袁紅)
埃及新總統塞西的挑戰和局限
時隔兩年,埃及人再次投票選總統。前國防部長賽西以壓倒性優勢順利當選埃及下一任總統,成為埃及3年前趕走穆巴拉克后的第二位總統,將埃及帶回軍人統治的政治傳統。
賽西的當選,對他本人而言確實是一種勝利。但擺在他面前的,卻是幾個更大的挑戰。這些挑戰中,有些是埃及2011年革命后的新矛盾,有些是前政權遺留下來的歷史矛盾。賽西執政的成敗,將決定埃及未來的走向,并影響阿拉伯世界。全世界都在看,這個多災多難的轉型國家,該如何跨過這些坎。
經濟放首位
無論歷史學家如何爭辯2011年埃及革命的起源,貧困導致不滿是一個共識。高企的年輕人失業率和差強人意的經濟表現,讓埃及人認為,趕走穆巴拉克后,埃及將煥然一新。
然而,事實遠非如此。埃及的經濟正從一場危機走向另一場危機,且逐漸惡化。
3年內,埃及的外匯儲備削減至2011年1月革命前的一半,動蕩的政治局勢也使得外資紛紛逃離。飆升的通貨膨脹,讓埃及窮人變得更加入不敷出。
截至今年4月,埃及的預算赤字達國內生產總值(GDP)的14%,全國的總體債務量比整個國家的經濟總產量還要高。目前,仍有45%的埃及人生活在每天低于2美元的貧困線下。通脹方面,在2013年夏天軍事政變后,該指數升至12.97%。半年后雖稍有回落,但仍在11.4%。
革命3年后,埃及的失業率仍然超過13%。與一些歐洲國家相比,這個數字看上去并不驚人,但若仔細分析,其中71%的失業人口為15~29歲間的年輕人。呆滯的經濟和動蕩的政局,讓這些年輕人認為,街頭運動是改變現狀的方式之一。這是塞西的首要挑戰。
調和國家分裂
其次,賽西所接管的埃及,正處于后穆巴拉克政權以來最分裂的時期。前總統穆爾西去年被罷黜后,埃及的致命爆炸事件時有發生。官方稱之為“恐怖襲擊”,而施暴者卻說,這是他們表達不滿的唯一方式。
一方重拳出擊,另一方感到深受打壓,這一對看似不可調和的矛盾,在許多國家都存在。但對正在轉型的埃及而言,則是雪上加霜。去年夏天以來,埃及軍方的鎮壓,已經導致超過1000名同情穆爾西的人傷亡。對他們來說,這是一筆“歷史血債”,而清算方式便是訴諸暴力。
目前人們很難看出賽西政權的經濟與社會政策取向。但從埃及官方今年以來的種種舉動來看,塞西并沒有與前政權明顯差異的思維方式。經濟、宗教和社會矛盾是塞西宣誓就職后需要處理的首要任務。
處理得好,這是他的功績,埃及人會記住這位給他們帶來穩定的“強人”;若處理不好,經歷過革命的埃及人,會不會以同樣的街頭運動方式,讓塞西下臺?這是塞西的挑戰,也可能是他的局限。(歐陽誠)
波羅申科能否讓烏克蘭 終結動蕩
在烏克蘭陷于俄羅斯和西方因新安全秩序而爆發的激烈拉鋸戰之際,烏克蘭民眾將佩德羅·波羅申科選為本國總統,期望這位親歐洲的億萬富翁領導他們擺脫持續6個月的痛苦動蕩,終結東部地區仍在持續的分離主義動亂。
48歲的波羅申科是號稱“巧克力國王”(Chocolate King)的糖果大亨,也是長期混跡于烏克蘭政壇的老手。他現在面臨極為棘手的任務,必須設法讓處于經濟崩潰和內戰邊緣的烏克蘭恢復平靜,重新統一起來。他的首要任務之一是緩和與俄羅斯的緊張關系。
富豪和政壇老手雙重身份
令人質疑
不過,波羅申科面臨著人們的質疑,就連他的許多支持者也是如此,既是因為他億萬富商的身份,也因為他是烏克蘭聲名狼藉的腐敗政壇的一名老手。他長期擔任烏克蘭議會的議員,曾短暫地擔任議長,還曾在亞努科維奇手下擔任貿易和經濟發展部長,在前總統維克多·A·尤先科手下擔任外交部長。波羅申科曾一再誓稱要讓烏克蘭走上親歐路線,并已承諾與歐盟簽署政治和貿易協議,去年秋天,亞努科維奇正是因放棄該協議而引發民變。
他通過生產巧克力發家致富,如今則已將業務拓展至其他許多行業,其中包括一家電視臺以及航運業、農業和汽車制造業。波羅申科表示,除了名為第五頻道的電視臺之外,他會立即賣掉名下的所有資產。
然而,波羅申科在俄羅斯擁有極大的商業利益,之前還曾在親俄政府任職。克里姆林宮已經控制了波羅申科的巧克力公司位于俄羅斯利佩茨克的工廠和倉庫。去年,在歐盟協議引發緊張局勢之前,俄羅斯還曾以模糊的衛生問題為由禁止進口波羅申科公司生產的巧克力。
欲穩定東部并修復俄烏關系
烏克蘭將繼續承受來自俄羅斯的壓力,或者要求烏克蘭支付積欠的數十億美元天然氣賬單,并已明確表示,俄羅斯可能會隨時實施貿易制裁,重創烏克蘭的經濟。此外還有來自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壓力,該組織提出了包括緊縮措施在內的嚴格要求,烏克蘭必須滿足這些要求,才可以獲得避免違約所需的270億美元緊急信貸。
波羅申科發誓要讓受困于親俄分裂分子的烏克蘭東部地區恢復秩序,同時又表示,他不會與武裝叛亂分子進行談判,將會通過軍事行動更快地解決問題。
他還承諾修復與克里姆林宮的關系,并且提到了自己與俄羅斯的商業關系,以及他與俄羅斯總統普京的私交,“很有可能,與俄羅斯領導人的會談將在7月上半月舉行?!彼€表示,“我和普京非常了解彼此,所以我覺得,這會帶來非常重要的結果。東部的人民正在等待這樣的結果?!?/p>
談到針對東部叛亂分子的鎮壓行動,波羅申科說:“必須縮短平叛時間。行動必須更有成效。各下級機構和軍事單位必須配備現代化的武器,還有最好的彈藥?!?/p>
波羅申科表示,經濟的發展和就業崗位的創造對恢復國家秩序至關重要。他說:“較高的失業水平會促使民眾加入此類叛亂行動,我們必須為民眾再就業創造條件?!保ㄔS欣、張薇譯)
莫迪的印度新世紀
65歲的人民黨主席莫迪當選為印度總理。他在競選中以“改變”、“創新”、“發展”為號召吸引新一代,更通過社會傳媒與年輕人交流;莫迪承諾印度建高鐵、水電站、新城市等,選舉結果揭曉時,莫迪高興地說:“請給我10年,讓我帶領印度進入新世紀!”
把“印度的廣州”推向全國
兩大印裔國際知名經濟學家對莫迪今后執政持完全相反態度。哈佛大學諾貝爾獎獲得者阿馬蒂亞·森覺得莫迪上臺會使穆斯林有不安全感,因此不適合當總理。哥倫比亞大學獲獎累累的帕格瓦迪認為,莫迪在古吉拉特邦的政績證明他是今后振興印度經濟最得力的領袖。據說莫迪將請帕格瓦迪當他的經濟顧問。在莫迪12年的經營下,古吉拉特邦已經成為公路發達、工廠林立、年增長一成、人稱“印度的廣州”的發展“樣板”。10年前莫迪就把該邦1.8萬個村莊電氣化,供電不分城鄉,嚴懲偷電現象。古吉拉特邦是全印度唯一不拉閘停電的邦,目前尚有1/3地區不通電的印度亟需莫迪這樣的領袖來解決電力問題。
莫迪自稱成功秘訣為“只鋪紅地毯,不在公文袋上扎紅帶(繁文縟節)”來對待境外投資。莫迪在古吉拉特邦首府附近薩南德縣進行試驗,免征關稅、消費稅、中央零售稅、服務稅、所得稅、盈利稅、公司稅,對投資者有巨大吸引力,開辟出一個新工業區?,F在莫迪想要在全印度創造100個這樣的新城。
2008年孟加拉國邦農民抗議,使得印度大企業集團塔塔公司無法按原計劃建廠生產創新的廉價“Nano”小汽車。塔塔公司宣布退出孟加拉國邦幾小時后,就接到莫迪的電報:“歡迎來古吉拉特?!焙髞硭癗ano”小汽車在古吉拉特邦薩南德縣迅速建廠產車,引起美國福特、法國標致汽車公司都去薩南德建廠。
要打開局面還有很大阻力
有人說莫迪使選民期望太高,若他拿不出成績,5年后就會被選民唾棄。
從阿馬蒂亞·森對莫迪執政的反對,可以看出今后莫迪要打開局面還有很大阻力。莫迪首先要打破人民黨的狹隘印度教形象。這次莫迪競選時出現“先建廁所再建神廟”的口號,這話原是國大黨農村發展部長蘭密施說的,去年10月莫迪在和青年談話時表示,他作為印度教領袖不應該這么說,但他心里的聲音是“先建廁所再建神廟”。如果莫迪執政真能把關心民生擺到超過人民黨宗教性的高度,他就會得到全民支持。
“親企業”的莫迪由于有大企業的支持而能在競選中大量花錢(據說這次印度大選“燒錢”億萬,僅次于2012年的美國總統大選),大企業控制的媒體一邊倒地幫助莫迪宣傳以“古吉拉特模式”取代國大黨的“王朝模式”。
古吉拉特只是一個邦,莫迪要使整個印度都像它一樣由貧轉富不會那么容易。古吉拉特邦本身也不是十全十美的典型,6000萬人口仍然有貧窮現象,仍有營養不足的兒童與缺乏照顧的產婦,非印度教的少數群體更貧困。
莫迪是真正的平民出身,小時在汽車站、火車站擺攤賣茶。他畢生儉樸,沒有家小。事實上,莫迪父親曾安排他童婚,童養媳因他是云游道士而離去,以后就打光棍;而他曾“結婚”一事因他在參選時在資料上填上妻子名字而曝光,被反對者指責不誠實。如果莫迪能以教徒的虔誠為印度的發展無私奉獻,那將會有所作為。(譚中)(編輯/袁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