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玉磊
近日,世界麻將的三大賽事之一——歐洲麻將錦標賽第五屆賽事在法國斯特拉斯堡落幕,日本選手拿到了個人賽冠軍和季軍,歐日聯隊拿到了團體賽冠軍;而代表中國出戰的國花隊卻成績不佳——個人最好名次第30名、團體第37名,另一支代表中國參賽的長安隊也僅獲得團體第39名。
麻將一向被認為是中國的國粹,起源于中國、發展于中國。中國軍團在麻將界的“滑鐵盧”讓眾多中國網友大為不滿,引發全民吐槽,大有“選手不行大媽上”“I can I up”的雄赳赳氣昂昂之意。
外國人真的像我們之前想象的那樣,玩起中國麻將就應該不如中國人?中國“國粹”敗北,輸的是人選、規則還是技術?也許可以套用這么一句話作為回答:“不是我不明白,這世界變化快?!?/p>
“誰也夢想不到東方文明征服西洋的先鋒隊卻是那一百三十六個麻將軍”
世界麻將組織秘書長助理姚曉雷介紹說,麻將早在20世紀初已經傳到國外,并曾短暫流行,如今很多外國人都對麻將有所了解。世界麻將組織成立于2005年,當時只有8個會員組織,而今已經發展到了近30個國家和地區。
麻將在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被介紹到了日本、歐美等國,甚至王室貴族也迷戀上中國麻將。一些沒到過中國、不會說中文的外國友人,卻能流利地用中文喊出“碰、吃、杠、胡”。在日本,麻將更是風靡,麻將館數量曾高達48000間。20世紀20年代,胡適在國外期間,就曾記錄下“國戲”在東、西洋的傳播勝景:“前幾年,麻將牌忽然行到海外,成為出口貨的一宗……有一個時期,麻將竟成了西洋社會里最時髦的一種游戲,俱樂部里差不多桌桌都是麻將,書店里出了許多種研究麻將的小冊子,中國留學生沒有錢的可以靠教麻將吃飯掙錢。歐美人竟發了麻將狂熱了?!焙m還不無諷刺地說了句:“誰也夢想不到東方文明征服西洋的先鋒隊卻是那一百三十六個麻將軍!”
歐洲關于麻將的最早記載來自葡萄牙人,但最初有關世界性麻將游戲的規則是英文版的,誕生在美國。1920年前后,曾在蘇州美孚石油公司工作的美國商人約瑟夫·巴布考克將麻將從上海介紹到了美國。他寫了一本小冊子《麻將規則》,統一英文對麻將術語的規范,取麻將的英文名為“Mah-Jong”,并擁有版權。僅就美國來看,1922年就有超過13.1萬副麻將被搶購一空,售價高達一副500美元,而現在一副上好的麻將也不過100美元;1923年的銷售猛增到150萬副,當時美國有1500萬人玩起了麻將,其中大部分是家庭主婦。
巴布考克將麻將帶入美國后幾年,麻將又被傳入了歐洲,1920年代,除美國以外,英國和澳大利亞都興起了麻將熱,甚至一些王室貴族也迷上了這項“中國國技”。
歐洲麻將錦標賽 日本人老奪冠
荷蘭這個擁有1600萬人口的國家,堪稱麻將在歐洲發展的“橋頭堡”,20世紀20年代就已經有荷蘭人玩起了麻將。荷蘭曾經成立過一個“荷蘭麻將團體”的組織,不過由于對游戲規則的困惑不解,不久就解散了?!昂商m麻將團體”沒落以后,荷蘭人只會在家中與親戚朋友或是在小俱樂部中玩這項游戲。上個世紀90年代初,一家名為“第一荷蘭麻將社會”的俱樂部成立,以美國人巴布考克帶到西方的規則為基礎,為俱樂部早期的比賽制定了一系列麻將規則——這是荷蘭當時唯一的麻將比賽,被稱為荷蘭冠軍杯。
2004年,一個全國性的麻將組織在荷蘭成立,取名為“荷蘭麻將聯盟”。現在,每年都會有大約10場比賽在荷蘭和比利時舉行。全歐性的體育組織“歐洲麻將協會”也應運而生,該協會的第一屆歐洲麻將錦標賽就是在荷蘭成功舉辦的。2005年,首屆歐洲麻將錦標賽在荷蘭東部緊鄰德國的城市奈梅亨舉行,十多個國家和地區的108名選手參加了比賽,其中還包括荷蘭前首相范·阿格特,以及荷蘭兩屆奧運會游泳項目獎牌得主埃里卡·特普斯特拉。荷蘭這個歐洲麻將大國的形象可見一斑。
歐洲的童話王國丹麥也為歐洲麻將錦標賽貢獻了不少頂尖選手?,F任歐洲麻將協會主席蒂娜·克莉絲汀森就是一個有十多年“麻齡”的丹麥人,同時也是丹麥麻將協會的創始人。丹麥麻將協會現在擁有40多名經常聚會的活躍會員,會員們的教育水平都比較高,職業有電腦工程師、生物學家、數學研究者等等,都是來自不同領域的高端人才。蒂娜本人的職業是丹麥氣象研究所的氣候研究專家,曾代表丹麥參加過在哥本哈根、坎昆和德班舉行的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丹麥麻將協會每月還舉行一次麻將入門講座,吸收更多的新會員,培養了數以千計的麻將愛好者。
提起麻將,還有一個亞洲國家不得不提——日本。和中國的廣東、臺灣地區一樣,在日本,麻將的漢字詞寫為“麻雀”,專門打麻將的地方(麻將室)叫做“雀莊”,研究麻將的人被稱為“雀士”。在日本,最早提及麻將的是文豪夏目漱石的中國游記。1925年,《朝日新聞》上連載的日本文化大腕菊池寬的小說《第二の接吻》上寫到4人玩麻將的場景時,麻將已經滲透到許多人的生活中,到了昭和年代更是風靡一時,出現了許多麻將愛好者的團體。
日本競技類麻將的歷史可追溯至1929年,如今,日本的競技麻將非常發達,每年會舉辦六七次麻將比賽,有時候還會有賽事直播。
2005年,歐洲“麻協”邀請了中國和日本這兩個麻將大國的高手參加首屆歐洲麻將錦標賽。最終比賽結果是:日本選手包攬了個人前三名,團體第一也落入日本隊囊中,作為麻將誕生地的中國,則取得團體第二。2009年的第三屆歐錦賽在奧地利的巴登市舉行,參賽選手突破了150人,但最后又是日本隊捧走了團體和個人冠軍獎杯。
中國大媽對陣日本雀士或歐美麻將“技術宅”,基本沒什么勝算
對于國人此次對賽果的吐槽,世界麻將組織秘書長助理姚曉雷有著不同看法。他認為,外國的競技麻將進步非常快。姚曉雷擔任過多次中國代表隊的領隊,“外國選手對規則、規范掌握得很好,選手的素質也很高,很多是博士以上學歷。而且他們沒有休閑麻將那種不好的習慣。”很多國家的競技麻將團隊龐大而且增長很快。如亞洲的日本,競技麻將起步早、發展快,歐洲各國的競技麻將近十幾年發展也很迅速。姚曉雷提到,去年在法國有21家競技麻將俱樂部,今年就已經增加到了31家,有些俱樂部的會員人數多達數百人。endprint
姚曉雷告訴記者,麻將分為三種,一種是休閑麻將,就是類似四川街邊的那種,不以盈利為目的的一種親朋好友的交流溝通方式;還有一種麻將屬于賭博范疇,是以盈利為目的的,這也是世界麻將組織、中華麻將公開賽所摒棄的;第三種是競技麻將,世界麻將組織旗下的比賽包括世錦賽、中華麻將公開賽、歐洲麻將錦標賽等等,這些比賽至今為止,都是沒有設立獎金的賽事。姚曉雷說:“我們是設立了一些獎品,會用一些具有當地特色的東西做禮品,更多的是宣傳一種文化?!?/p>
麻將在傳播過程中,不斷變化,形成了多種規則。僅在中國,麻將都有許多種玩法,麻將“留洋”世界各地后,玩法加起來更是數不勝數。研究麻將的名家福斯特(Robert F. Foster)1924年出版過一本《麻將規則》(The Laws of Mah-Jongg),書中表示該書是參考過去出版的72本教材之后總結而成。上世紀20年代,美國大眾甚至通過媒體要求進行民意投票,以求將五花八門的麻將規則統一,但兩輪民意投票后仍有三種玩法勢均力敵,僵持不下。
為了在競技麻將比賽里統一規則,世界麻將組織在2006年頒布了《麻將競賽規則》,這就成了此后世界競技麻將最為廣泛使用的競賽規則。
姚曉雷介紹說,此次歐洲麻將錦標賽共有204名選手參賽,分別來自19個國家和地區,此外還包括其他的參會國家和地區。比賽使用144張牌,共進行11局,使用世界麻將組織在2006年頒布的《麻將競賽規則》。
對于網友們說“叫大媽去打肯定拿冠軍”的說法,姚曉雷是不贊同的。他表示,麻將競賽規則與很多地方的休閑麻將規則并不相同,例如,競技麻將需要使用144張牌、規定從抓牌到打牌不能超過10秒、不允許天胡等等。此外,競技麻將力圖通過規則將運氣成分降到最低,對邏輯判斷力、計算能力、反應能力和長期的研究都有很高的要求。讓一群文化程度較低,以消磨時間為目的的大媽去對陣日本雀士或歐美麻將“技術宅”,基本沒有什么勝算。
還有媒體評論稱,麻將“歐錦賽”打的是專業競技麻將,其規則之復雜,打法之高難,絕非娛樂麻將可比,而競技麻將在中國尚未普及開來。對此,姚曉雷也說:“這次賽果也是對中國競技麻將的一次警示,中國應該重視競技麻將的發展。”
此外,中國國花隊選手的年齡集中在50~60歲之間,年齡段偏大且過于集中是中國競技麻將選手的一個弱勢。相比之下,歐洲選手年齡跨度更大一些,在25~60歲之間居多且分布均勻。姚曉雷表示:“任何競技項目都是一樣的,年輕人有朝氣、思維可能更活躍,而老年選手一定會有更豐富的經驗。麻將比賽也是這樣,我記得2013年的法國麻將錦標賽上,獲得冠軍的是一位80多歲的意大利老頭,這次比賽我注意了一下,他的個人名次也名列前茅。這足以表明,外國大叔大媽們也可以成為麻將的一流高手?!?/p>
以文化交流為主旨,派出的選手必然是要牌品好
中國選手成績不佳,導致了國內輿論嘩然,不過姚曉雷表示,當國人了解了世界麻將組織的宗旨后,就會明白這里的麻將和我們生活中接觸的麻將是有區別的,它更看重的是一種文化的傳播,中國參賽的主要目的也是為了推廣和傳播麻將文化,其交流意義遠勝爭奪錦標?!半m然成績不好,但我們應該看到歐洲競技麻將的發展非常迅速,他們用我們的規則打敗了我們的選手,正好說明中國麻將近年來在世界范圍內的普及工作初見成效。”
“如果我們贏了,也許沒有人會知道歐洲麻將錦標賽?,F在成績不好,大家反而更加關注麻將比賽和麻將本身,從這個意義上講,中國隊這次輸得值。當然,明年將舉行第四屆世界麻將錦標賽,現在已經確定將在海外選址舉辦,對世界麻將組織來說,那才是要全力爭奪錦標的重大比賽。那時候,我們精選而出的中國隊一定會全力以赴?!币岳自诮邮茉L問時如是說。
據姚曉雷介紹,本屆歐洲麻將錦標賽在法國斯特拉斯堡舉行,今年正值中法建交50周年,中國隊受邀參加了比賽,主要是本著文化交流的目的前往。這種交流目的在另一件事上也表現得淋漓盡致。本次歐洲麻將錦標賽原本只邀請了中國和日本兩個非歐洲國家派遣選手參賽,其中給了中國12個參賽名額。不過,由于加拿大提出希望參加本屆比賽,中國隊就將12個名額中的2個讓給了加拿大。姚曉雷說:“中國隊參加歐洲麻將錦標賽,主要是為了麻將文化和活動在全球有更好的發展,也是為了展現中國選手的風貌?!?/p>
在選手選拔方面,中國選手主要來自西安、云南、新疆等地。西安的幾名選手之前在第三屆世界麻將錦標賽中成績不俗,還拿到了精神文明獎。隊伍中還有幾名少數民族選手,來自云南和新疆等地。作為一種趣味性、不可預見性兼具的智力競技游戲,麻將還包含了很多中國文化,此外還可以鍛煉品行,既然是以文化交流為主旨,那么派出的選手必然是要牌品好。
姚曉雷特地提到了麻將的旨義與精神:“入局斗牌,必先煉品,品宜鎮靜,不宜躁率,得牌勿驕,失牌勿吝,順時勿喜,逆時勿愁,不形于色,不動乎聲,渾涵寬大,品格為貴,爾雅溫文,斯為上乘?!薄翱偟膩碚f,此次派出的中國選手的素質和牌品都是很好的?!?/p>
其實,中國隊在此前的國際性麻將賽事中,都取得過很好的成績。2007年11月,首屆世界麻將錦標賽在四川峨眉山舉行,共有來自美國、日本、德國、法國、荷蘭、丹麥、中國等17個國家共144位選手報名參加了比賽。比賽不設任何獎金,以“品”為等級進行選手等級劃分,以牌藝和牌品來定位一至九級的不同等級。中國代表團摘得了團體冠軍,法國奪得團體亞軍,丹麥獲得第三名。2010年第二屆世錦賽在荷蘭舉行,2012年第三屆在重慶舉行,中國選手也包攬了這兩屆比賽的個人和團體冠軍。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