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本公
2013年工作回顧
2013年是中華慈善總會繼往開來、全面提升的一年。一年來,總會緊緊圍繞第四次會員代表大會精神和“加強內部建設,提升治理水平”這一主題,積極籌募,強化管理,規范運作,扎實工作,圓滿完成各項工作任務。據初步統計,2013年總會共籌募款物100.46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33%。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堅定信心,統一認識,
進一步明確了發展方向
2013年,總會通過召開兩次重要會議,有效推動了慈善事業的發展。
首先是圓滿完成換屆工作,實現了新老交替、順利銜接。按照《社會團體登記管理條例》等相關規定,總會于2013年3月29日舉行了第四次會員代表大會。大會全面回顧了第三屆理事會的工作情況,依法產生了第四屆理事會和總會領導班子。會后順利實現人員與業務的有序銜接。新一屆理事會堅持繼承與改革創新,不斷推進事業發展。
其二是成功召開全國慈善會負責人座談會,統一了思想,堅定了信心。近年來,全國慈善會在合作范圍日益擴大、作用愈加突出、受到廣泛肯定的同時,也遭到一些質疑,自身隊伍中一度出現一些困惑和不解,思想認識上出現復雜性和多樣性。為此,總會于9月18日在北京召開了全國慈善會負責人座談會。全國各省、區、市,計劃單列市、各省會城市慈善會負責人出席。會議對全國慈善會統一思想認識、堅定工作信心、探索新形勢下慈善會的發展方向,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二、扶貧濟困,注重實效,
進一步發揮了慈善組織作用
一是多管齊下動員募捐,年度籌募總額逆勢增長。2013年,總會堅持“以舊帶新、新舊互促”的籌款模式,在做好原有項目、基金的基礎上,創建新的募捐增長點,為開展慈善救助工作奠定物質基礎。據初步統計,2013年總會共接收社會捐贈款物100.46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33%。其中貨幣資金3.69億元,捐贈物資折合人民幣96.77億元。
二是立足特殊困難群體,慈善救助成效顯著。2013年,總會開展了災難救助、扶貧濟困等8大領域的68個慈善項目和基金,覆蓋全國31個省、區、市,惠及困難群眾約20萬人次。在災難救助方面,“4·20”蘆山地震發生后,總會迅速啟動特大自然災害救助應急機制,為災區提供緊急救援,并派遣專業志愿者赴災區提供服務,共接收各界捐款9214萬元。在常規項目方面,微笑列車項目為2.6萬名唇腭裂患者免費提供了矯正手術;“為了我們的孩子——千名少數民族貧困家庭先心病兒童救助行動”成功為600余名先心病兒童實施手術,受助兒童代表受到習近平總書記的親切接見;格列衛、易瑞沙、特羅凱等藥品援助項目為近3萬人提供了賴以維護生命的藥品援助;周大福慈善基金、I DO兒童基金、萬達兒童基金、大眾慈善基金在10多個省、區、市捐建音樂教室、電腦教室、放映室、圖書室260余間,受益學生過萬;衣戀圣秀慈善基金、寶馬愛心基金、慈福行動、德源希望基金為近3000名學生提供助學金;貧困母親、慈善情暖萬家、飲水工程等扶貧項目為兩萬多個家庭送去資金和物資援助;LDS慈善會、行走渴望項目為近5000名殘障人士提供了輪椅和助行器等等。在項目執行的過程中,總會密切結合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深入基層訪貧問苦,聽取各方意見和建議,及時在規章制度和工作方式上進行改革和完善。
三是內外兼修,慈善宣傳效果更為凸顯。為建立健全信息溝通和分享交流,總會向相關領導、部門、團體會員及時轉發《全國社會組織輿情摘報》、《全國社會組織每周要情》,并印發《中華慈善總會內部參考》。為加強慈善宣傳和輿論引導,通過網站、《慈善公益報》、《人民政協報·慈善周刊》、《慈善》雜志等媒體進行宣傳,并出版發行《中華慈善年鑒》??倳I導主動接受《京華時報》、《人民日報》等媒體采訪,較好地回應了輿論質疑,維護了總會及全國慈善會良好的社會形象。積極參加中國公益慈善項目交流展示會、CCTV慈善之夜、全國政協委員慈善展等活動,借助社會平臺增強總會社會影響力。
四是“走出去,請進來”,廣泛開展對外交流合作。2013年總會與合作伙伴“全球聯合之路”頻繁互動。1月份,美國禮來公司相關負責人經“全球聯合之路”介紹,前來總會拜訪。4月份和7月份“全球聯合之路”先后有高級副會長何塞·法若一行和會長布萊恩·蓋勒格一行前來與總會領導會談。5月份總會代表赴德國出席“全球聯合之路”地區領袖大會。9月份總會領導參加了“全球聯合之路”百萬捐款人代表團的系列活動。此外,總會還接待了韓國公益金秘書長一行、LDS慈善會駐香港代表處亞洲服務部代表來訪。為學習借鑒國外先進經驗,提升員工素質,總會還派出員工赴德國參加由團中央主辦的第二屆中德未來之橋青年領導者研修班。這些涉外交流,都取得了良好效果。
五是“上下聯動,左右聯手”,慈善會合力逐步增強。近年來,以總會和團體會員為主體的慈善會發展迅速。截至2013年6月,全國慈善會數量增長到1966個,范圍覆蓋我國大陸所有省、區、市,形成了廣泛高效的社會救助網絡。2013年總會團體會員增加到351家,與總會在扶貧、救災等各個領域開展了密切合作,贏得了社會各界的廣泛贊譽。如總會與各地慈善會共同啟動了“慈善情暖萬家”活動,號召社會各界為困難群眾捐款捐物,并由會領導帶隊開展慰問活動。據不完全統計,2013年度總會和各地慈善會通過該活動,共籌集款物1億余元,救助困難群眾10萬戶次。在共同做好慈善項目的同時,總會還與各地慈善會共享信息和資源,共同回應社會輿論、探討改革創新,不斷增強合作的力度和深度。
三、完善制度,激發活力,
進一步提高了自身建設水平
2013年,總會確立了“內強建設,外樹形象”的指導思想,大力加強內部建設。先后推動出臺了一批規章制度,建立完善了監督體系,并著力加強了信息化和員工能力建設。
一是注重實用性和可操作性,完善了管理制度??倳Y合黨的教育實踐活動,集中力量處理群眾反映較多、情況較為突出的管理問題,制定出臺多項制度規范。其中包括藥品援助項目患者核查機制、藥品援助項目特殊情況處理制度、《公文處理實施細則》、《工作用車管理辦法》、《考勤管理辦法》等等。確立了會長辦公會、會長工作會議以及部門例會等會議方式,及時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調整部分項目管理方式,提高綜合協調能力和管理水平。
二是注重管理,規范運行,自覺接受監督??倳叨戎匾曌陨淼谋O督管理,自覺接受審計部門、社會各界及媒體等各方監督。通過財務措施,加強對各項冠名基金的監管,確保其健康持續運行。依照相關規章制度,及時公布重大財務和業務信息,主動接受社會監督。駐會領導及時向理事會報告工作和財務收支情況,接受理事會監督。調整內部監督機構監事會,明確了監事職責和工作程序。自覺接受民間組織管理局年檢、年度財務審計、法人離任審計、年度稅務檢查、年度專項審計等多種審計檢查,均得到了監督檢查單位的肯定。在5年一次的社會組織等級評定工作中,總會再次被評為“5A級社會組織”。
三是注重技術手段與業務工作相結合,推動了信息化進程。總會包括格列衛、全可利在內的藥品援助項目建立了專門的熱線中心,解決患者熱線難打的老大難問題。易瑞沙、格列衛、多吉美等藥品援助項目,先后開發或升級了數據管理系統,確保在患者管理、發藥管理等方面更加規范、高效、透明。選定了官方網站合作伙伴,并正式啟動新網站建設,將信息化進程推向新的發展階段。
四是注重人才培養,強化業務學習,激發了工作活力。為適應事業發展需要,總會下大力氣解決人才斷層、短缺帶來的困擾。通過招聘新員工、招募志愿者充實崗位空缺;通過組織群眾路線教育實踐系列活動,積極發揮工會作用,增強內部凝聚力;通過組織培訓和鼓勵參加外部學習,不斷提升員工業務水平;通過建立考勤制度、選拔優秀年輕員工進入管理崗位、對符合條件的員工按規定及時晉級,改善員工福利待遇,不斷激發組織活力。
總之,2013年,總會在做好日常業務的前提下,狠抓內部建設,強化管理,拓寬籌募,各項工作取得了顯著的成績。在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也要清醒地認識到自身的不足:長期戰略發展規劃亟待出臺;募捐手段偏于單一;項目資源有待整合,品牌項目在數量和知名度上仍需提高;新聞宣傳策劃、理論調研、新媒體應用等方面需進一步加強;與國內外愛心人士、企業、媒體、專家學者需加強互動;對外合作領域有待拓展;團體會員服務水平尚需要提高;自身隊伍素質有待增強;尤其是在管理環節中需要引入現代的管理理念和方法。這些問題需要我們在下一步的工作中予以重視和逐步解決。
在工作實踐中,我們有以下深刻的體會:
一是做好慈善工作,要以規范運作為基礎。要全面認識慈善工作規范運作的重要性,熟知、吃透并嚴格遵循各項規章、制度,建立健全內部管理程序,嚴防各種違規行為,做到讓捐贈者放心、讓受助者滿意。
二是做好慈善工作,要以開拓創新為動力。要從困難群眾的實際需要出發,結合自身實際,不斷探索和創新籌募方式、項目運作模式、宣傳策劃以及服務方式,吸納更多的慈善資源,幫助社會上更多的困難群眾,推動慈善事業發展。
三是做好慈善工作,要以公開透明為保障。要拓寬和完善信息公開的渠道,學會和注意與媒體的交流互動,增進捐贈者、受助者、社會公眾和有關管理機構對慈善會工作的認識,全面提升公信力。
2014年工作思路
2014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第一年。總會將在三中全會精神的指導下,振奮精神,銳意改革,穩中求進,仍堅持“以規范運作為基礎,以開拓創新為動力,以公開透明為保障”,鞏固、完善、拓展現有項目,積極、穩妥發展新項目,努力打造“2014開拓創新年”,不斷開創慈善事業發展新局面。2014年,要特別做好以下幾項重點工作:
一、以總會成立20周年為契機,
推動全面發展
2014年,總會將迎來成立20周年紀念日。為此要系統回顧20年來的發展歷程,弘揚傳統,總結經驗,尤其是做好品牌項目、成功案例的經驗總結,為今后發展汲取寶貴的歷史經驗和精神財富。與自有媒體和主流媒體攜手,節儉務實地組織好20周年紀念系列活動,進一步提高總會社會影響力。研究和制定未來幾年工作規劃,增強總會發展的戰略性、科學性,推動總會步入新的歷史階段。
二、創新籌募機制,拓寬籌資渠道
擴大募捐的社會群體,在規章制度允許的范圍內,與愛心企業、商家、各類機構建立長效合作機制。開發多種捐贈方式,形成定期與不定期、定額與不定額、定向與不定向等多種形式相結合的捐贈模式。打造面向大眾的小額募捐品牌項目,提高公眾捐贈總額和比例。拓展捐贈渠道,開通網絡、手機等捐贈平臺。與團體會員聯手、聯合、聯動,共同搭建聯合募捐平臺。
三、創新項目運作方式,提升管理水平
要完善項目基礎建設,增強項目的科學性和規范性。各部門主任、副主任,既是領導管理者,也是實際工作的主力軍。各項工作要規范運行,堅持按職盡責、按級負責、按政策法規辦事、按正規程序辦事,各盡其責,規范運行,全面提高項目管理水平。堅持以公開透明為保障,在此基礎上,規范一切工作,做到不誤事不出事,打牢安全底線。組建項目專家委員會,在項目立項、實施等重要環節聽取專業指導意見。鞏固發展已有的品牌項目,繼續加強與國家醫療保障等相關制度的有機銜接,加大幫困力度,擴大救助受益面。著力培育一批新的質量高、社會影響大、具有示范作用的品牌項目。發揮總會在養老領域的優勢,積極開展助老項目。設立與規范資助型公益項目,逐步探索新的項目服務模式。
四、創新宣傳手段,打造品牌效應
進一步發揮媒體的傳播作用,鞏固發展自有媒體,加強與主流媒體的聯絡合作。加大在中央媒體的宣傳力度,不斷增強慈善會在全社會的影響力。以重大活動和品牌項目為切入點,深入挖掘典型事例,增強宣傳效果。繼續推進信息化建設,加大技術創新與新媒體應用,建成具有自身特色的慈善系統專業網絡平臺。與相關機構合作,設計并推廣總會公共品牌形象,加大風險管控與危機應對力度。深化與高校、專業機構的交流合作,加強慈善理論研究,為慈善實踐工作提供有力的理論支撐和專業的咨詢服務。
五、創新交流方式,擴大合作領域
穩固、拓展與已有合作方的合作空間,在雙方感興趣的領域探索新的合作項目。特別是發揮作為全球聯合之路會員單位的優勢,與企業、商會等團體建立聯系,尋求合作。以亞太地區為著眼點,與境外慈善公益組織、企業建立更加廣泛和密切的合作關系。加強與境內的同行和企業交流,通過開展培訓、交換項目等多種方式開拓合作新局面。
六、創新工作方式,搭建服務平臺
立足需求群眾,搭建愛心人士與志愿者參與的慈善平臺,連接捐助人、受助人對接的渠道,持續提升服務效果。提高為團體會員服務的水平,積極提供輿情咨詢、慈善資源、專業培訓等多樣服務方式,共同探索更為廣闊的合作模式。及時與行業內外專家學者交流溝通,取長補短,共同為促進慈善組織專業化進程而努力。
七、創新學習培訓,全面提升隊伍素質
為適應工作需要,根據總會隊伍素質情況,把提高全體人員的綜合素質,作為今年自身建設的重要任務。按照“干什么學什么,缺什么補什么”的原則,采取總會統一組織學習與個人自學相結合,以總會自身組織學習與參加社會培訓相結合,以個人自覺學習與考評督促相結合的方法,有目標、有計劃、有步驟地組織學習,使全體人員的政策理論水平、業務能力、綜合素質有較大提升。
2014年,讓我們攜起手來,統一思想、振奮精神,以飽滿的熱情和敬業的精神,為推動總會事業發展作出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