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軍霞
“約翰,你今天的工作效率真差勁!”
“真對不起,我也不是故意的,電腦顯示屏的字體太小,看得時間久了,我就眼花了……”“得了,你們這幫老家伙總愛?;^!”
那天,寶馬人力資源負責人萊茵特耶斯來到車間,無意中目睹了一場沖突:年輕的管理人員正在訓斥幾個年齡偏大的老工人。不知怎么的,這一幕讓他感覺有幾分心酸。
在萊茵特耶斯童年的記憶里,父母都是普通工人,他們每天忙忙碌碌,將青春獻給自己所在的公司。但是,萊茵特耶斯大學畢業那年,忽然有一天,身為紡織女工的母親下班回來,悲傷地流著眼淚說:“他們說我年齡偏大,不適合工作了??晌也?0多歲呀!多么希望能夠繼續留在自己的崗位上……”
萊茵特耶斯不知如何安慰母親,只好默默守在她的身邊。僅僅過了三年之后,同樣的一幕又在父親身上重演,身為機械工人的他,本來有著豐富的工作經驗,卻因為眼花被提前辭退,待在家里讓他整天無精打采。這種糟糕的情形,直到萊茵特耶斯為父母在社區找到新的工作才宣告結束。
“我能為這些老員工做些什么呢?”回想到父母當年的情形,萊茵特耶斯忍不住這樣問自己。這些老齡化的員工,有著嫻熟的技術和豐富的工作經驗,過早讓這些人回歸家庭,對他們和公司來說,都是一筆巨大的損失。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萊茵特耶斯每天都抽出時間,到不同的車間去調查,先后走訪了200多位老員工。他們有的說,車間的椅子不舒服,坐得時間久了,腰酸背痛,如果椅子的高度可以調整就好了;有的說,車間操作臺上,電腦顯示屏的字體太小了,眼睛很容易疲勞;有的說,車間的地板又滑又硬,年齡大的人畢竟動作有些遲緩,很容易摔跤……
萊茵特耶斯認真傾聽這些老員工們的心聲,詳細記錄下來,很快就梳理出了一整套改造方案。在這套方案里,萊茵特耶斯建議公司打造一條“老員工生產線”,45歲以上的員工都可以申請加入。這條生產線上的辦公設備與普通生產線有所不同。
比如,工人都將坐上成本上千歐元的智能工作椅,可以根據人體姿勢調節形態,幫助他們找到更舒適的工作狀態;操作臺上,電腦顯示屏的字體比一般電腦都要大,看起來很清晰。車間將鋪上能保護膝關節的軟木地板,為工人們配備保健工作鞋。此外,車間在設計方面,更注意保障日光充足,空氣流通,綠植豐富。
還有,車間要專門設保健區,地上鋪設瑜伽墊,方便員工活動筋骨。每天,體能教練都要定時來車間檢查員工的坐姿,并帶領他們一起做放松操。中老年員工們可以輪班休息,每月參加各種健康講座……
萊茵特耶斯將這套名字為“今天為了明天”的方案交到董事會,立刻遭到一部分人的強烈反對,他們紛紛提出,為老員工增加如此巨大的投資,是一件得不償失的事情。對這些反對的聲音,萊茵特耶斯早就有所預料,他平靜地說:“每個人來到世界上,都曾是父母的天使。但是,隨著時光的流逝,總有一天,這些天使們也會老去。公司的這些老員工把青春全部奉獻給了公司,他們不就像默默守護公司成長的天使嗎?如今,天使們已經老去,我們今天為他們付出的,就等于是在為自己的明天付出啊……”
轉眼間,“今天為了明天”項目已經在寶馬集團推行了6年,老員工們的生產效率提高了7%。2009年和2011年,德國寶馬集團兩次獲得“全球最適合中老年工作的公司”稱號。該公司61歲的工程師比爾對記者說:“我們喜歡在寶馬工作,因為唯有在這里,我們才能找到被當成天使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