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義++范麗莎
遼寧省普蘭店市蓮山街道榆樹房村近四年來未發生一起治安和刑事案件,未發生一例上訪事件,2012年被評為“大連市星級平安穩定村”。說起村里的發展變化,被評為“大連好人”的村黨總支書記孫秀華,便滔滔不絕地向人們介紹村慈善義工隊所發揮的積極作用。她深有感觸地說:慈善義工隊架起了一座與廣大村民間的連心之“橋”。
2010年孫秀華被推上了“村官”的角色。上任不久便成立了一支義工隊,當時就有上百人自愿報名,截至目前,這個村的慈善義工隊伍已逐次逐批發展到200余人,累計奉獻時間近50萬小時,打造了平民慈善的平臺。2012年底被普蘭店市委、市政府授予“慈善優秀義工團隊”稱號,有20余名隊員成為星級慈善義工。同時,為了更好的發揮慈善義工的作用,結合義工所長劃分了扶貧幫困、民事調解、綠化美化、文藝演出、環境保護、敬老愛幼、設施農業、衛生整治、治安巡邏、優撫助殘、學習雷鋒和新農村建設等12個組別,盡可能發揮義工們的特長,使義工服務更加高效。
具體義工服務主要體現在“六個結合”
與村屯管理相結合,規范村屯事務。
衛生整治小組圍繞“營造整潔家園,保護人民健康”主題常年開展服務活動,對公路兩側的環境衛生進行定期清理整治,并確保可視范圍內無垃圾;及時清理各自然屯垃圾槽里的垃圾,并有專人負責溝、河周圍的環境衛生;及時清理越冬垃圾和積雪,對農貿市場集市過后的環境衛生進行清掃。
與村屯文化相結合,豐富村民生活。
義工隊文藝演出小組成立后,每逢元旦、春節、國際婦女節、國際勞動節、七一、中秋節、國慶節、新兵歡送會及村里的文化體育節時,隊員們都會自編自演許多節目,演出的內容大多是結合村里的好人好事、新農村建設、國家相關政策等。極大地豐富了村民生活,和睦了鄰里關系。
與村屯建設相結合,美化村屯環境。
三年來,榆樹房村累計修建村屯道路12條7800多平方米,栽植綠化樹木3萬棵、花草6萬株,建起20多座養雞大棚、40多座蔬菜大棚,將1950畝土地劃歸建設為集體設施農業和高效園區用地……所有的這些成果無不飽含著義工們的辛勤汗水。他們一呼百應,隨叫隨到,事事有份卻不圖任何回報。
與村屯服務相結合,排解村民困難。
愛心媽媽小分隊常年結對“留守兒童”,定期為孩子洗頭、加餐、整理家務等,噓寒問暖,叮嚀囑咐,讓所有遠離父母的孩子感到家的溫暖;全村的每一個五保戶,特別是年紀大的,其家里房屋修繕、農田管理、柴米油鹽的購買、衣服的清洗等也都有專人義務服務,生病住院時,義工們更是輪流看守;春種秋收時節,孤寡老人、缺少勞動力家庭的農活,義工們全管;無論誰家大事小情,缺少人手,義工們必到……只要是“義工能做,社會需要,群眾歡迎”,義工們就不拘大事小事,全面服務。
與新農村建設相結合,推進村屯發展。
村里修建道路時,有那么幾個“刺兒頭”扯后腿,這時“糾紛調解”小組和“新農村建設”小組便發揮了作用。治安巡邏小組的老隊員們也時常主動擔當起義務調解員的角色,誰家子女不贍養老人了,鄰里鬧糾紛了,設施農業土地流轉遇到障礙了等等,他們都主動幫著調解。
與愛心捐贈相結合,釋放傳遞正能量。
2011年11月,一場大火燒光了村民梁振文的家。當聽到廣播后,義工們都紛紛地來到村委會,把款物交到村里,許多人更是連夜趕到村里捐款,在他們的帶動下,廣大村民都紛紛加入到獻愛心的行列,累計募集款物近4萬元。與此同時,當普蘭店市慈善總會《關于建立萬元個人慈善基金》的文件發出后,這個村的18名義工隊員第一時間建立起個人的萬元慈善基金。截至目前,這個數目已增加到57支,義工隊員累計為社會各項活動捐款達11.35萬元。
慈善義工活動的廣泛開展使榆樹房村干群關系更加融洽,民風更加淳樸,村容更加整潔,社會更加和諧,百姓更加幸福。大連市慈善總會前不久在榆樹房村召開慈善義工工作座談會,推廣他們的經驗。大連市文明辦授予榆樹房村為“文明村”。榆樹房村慈善義工隊隊長、村黨總支書記孫秀華被中共大連市委授予“優秀共產黨員”稱號,在全市開展“向孫秀華同志學習”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