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昱瑩
會計行為即會計人員通過記賬、算賬、報賬的方式按照既定的方法和程序,向會計信息使用者提供所需要的信息的實踐活動。會計信息是會計行為的產品,會計行為直接影響會計信息質量,二者密不可分。會計人員應當對會計行為和提供的會計信息的合法性和公允性負責。會計信息使用者包括企業股東、銀行和其他債權人、供應商等廣大的社會群體,由于信息的不對稱,信息使用者往往處于不利地位。所以會計信息的質量高低影響著經濟生活的方方面面,對企業生存發展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平穩運行意義重大。要從根本上保證和提高會計信息質量,就必須首先優化會計行為。
一、企業會計行為存在的問題造成嚴重后果
某些會計人員不遵守企業會計準則和國家會計制度的規定,弄虛作假,私設小金庫,故意做假賬,虛構憑證,粉飾財務報表,以達到包裝上市,融通資金,逃避稅收,欺騙投資者等目的,隱藏企業真實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這樣會形成一種惡性循環。企業財務報表使用者往往根據會計人員提供的財務信息作出經濟決策,所以不良會計行為會造成會計信息的不可靠,導致金融市場無法依據財務信息進行正常的交易,不僅會為投資者帶來損失,嚴重還可能導致企業的破產清算和整個資本市場的混亂無序,破壞社會關系,不利于整個社會的長治久安。
二、企業會計信息存在的問題
1.會計制度不健全。雖然我國法律制度在不斷地完善和修訂,但是在實際應用中不足之處在所難免。制度不周密會導致盲目實施會計程序,浪費企業資源,影響會計工作的效率,從而導致會計報表和經濟資料提供的會計信息失真,阻礙企業持久健康運行。
2.管理體制不完善。大多數企業會計人員的任免、升職、加薪等都要聽命于單位領導,這使得會計人員在工作中難以實事求是,堅持準則,因而對交易和事項的記錄有失偏頗,傳遞的信息有失公允。
3.經營者追逐利益。當前,很多企業的經營者唯利是圖,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同時受到市場中無序競爭的影響,有的企業為了完成盈利指標和個人業績,干擾管理層的工作,要求會計工作人員虛報利潤,虛增資產,欺騙廣大財務報表使用者。有的企業為了逃避稅款,進行了不合理的盈余管理,利用各種手段壓縮利潤,甚至做多套賬目,應付審計以蒙混過關,掩飾企業真實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以上種種現象無疑使得利潤上串下跳,都是不法會計行為滋生的溫床,將使得依賴了虛假的財務報告的信息使用者蒙受損失,擾亂市場經濟秩序。
三、優化會計行為和提高會計信息質量的途徑
1.提高會計人員專業素質。通過培訓、后續教育等方式使會計人員具備專業技能,通過實踐活動來獲得工作能力和經驗。工作中認真履行自身的責任,做好本職工作,時刻懷有如履薄冰的態度,保持應有的職業謹慎,形成良好的會計記錄,為財務報表使用者提供有用的經濟決策信息。
2.提高會計人員職業道德。加強會計職業道德修養,要求會計人員結合工作的實際情況,合理運用職業判斷,經常進行反省檢查。會計人員是實施會計行為的主體,為使會計人員為社會公眾傳遞高質量的、可信賴的財務信息,在社會公眾中樹立良好的職業形象和職業信譽,必須大力加強對財會人員的職業道德教育,依據企業會計準則嚴格進行會計操作。
3.實施行之有效的監督機制。要優化會計行為,提高信息質量決不能把監控機制甩在一邊。運用合理科學的內部控制系統,完善外部會計監督體制,內外結合,雙管齊下,規范會計人員行為,營造良好的會計工作環境,保證會計信息的真實、合法、公允、可靠。
4.完善相關激勵機制。企業通過制定相應的激勵制度,對內部員工實行績效考核,充分調動員工的工作主動性和積極性,獎優罰劣,有效保障會計人員的薪資福利,堅決杜絕不符合會計準則和職業道德的會計行為出現,為企業發展壯大提供有力的依托。
5.完善法律法規制度。有法可依,有法必依。使會計業務以有效的方式得到執行。近年來,許多違法企業被嚴厲查處都為上司公司敲響警鐘。執法必嚴,違法必究,使違法亂紀的行為受到法律的制裁,才能真正起到良好的遏制和警示作用。嚴格來說,不正當的會計行為屬于經濟犯罪,對國民經濟和市場秩序造成危害,一旦發現,應該嚴懲不貸,嚴格追究責任。
我國社會不斷發展,市場競爭日益加劇,企業的盈利能力,償債能力,營運能力和發展能力備受社會各界關注?,F代企業要想在市場中占據制高點,作為內部核心的會計問題必須要得到充分的解決。通過正確的管理體制規范會計人員行為,確保企業財務信息公允披露且金額恰當,讓財務報表真正成為社會大眾了解企業的窗戶,提高社會各界對企業會計信息的信賴程度,為現代企業穩健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作者單位:江西財經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