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艷玲 何立群
摘 要:隨著我國科學水平的提升,地質采礦工作取得了長足的發展,從而推動了我國工業的進步,在國民經濟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程度的加深,特別是2001年加入世貿組織以來,地質找礦工作迎來了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同時,也面臨著更加嚴酷的市場競爭環境,如何充分把握機遇,完善自身,增強國際市場競爭力,是我國地質找礦工作當前需要重點研究的課題。文章介紹了我國地質找礦工作發展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并有針對性地提出合理建議。通過加大國家主導力度和資金投入、完善行業管理制度、培育創新型人才、提高工作現代化水平等措施,推動我國地質找礦工作的健康發展。
關鍵詞:地質找礦;存在問題;建議
1 我國地質找礦工作的發展現狀
進入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地質找礦行業進入高速發展階段。近幾年更是在很多方面取得令人矚目的成就。在2012年,我國在全國各地開展了轟轟烈烈的地質找礦活動。許多礦產資源得以開發利用。許多蘊藏著大量礦藏資源的地區進入世人的眼簾,為后續找礦工作奠定了寶貴的基礎。先后完成鐵、鋁、銅、金、鈾等多達13種礦種資源全國范圍內的資源潛力評價工作,國家各專業綜合圖件編制和數據庫建設工作取得取得階段性成效。我國現已探明石油儲量超過14億噸,新增天然氣9000億立方米,新發現了許多大型的鉛礦、鐵礦、銅礦等礦場。在取得驕人的成績同時,我們也應該看到,我國地質找礦工作還存在很多亟待解決的問題。創新型人才缺乏、市場監督體系不完善、資金短缺等問題嚴重干擾和阻礙著我國地質找礦工作的前進腳步。
2 我國地質找礦工作存在的問題
2.1 資金緊張是地質找礦工作缺乏活力的主要影響因素
地質找礦工作是一項人員素質要求高、資金需求量大、運作周期長的基礎性工作。無論是吸引人才還是購買設備,都需要大量資金的長期投入。與我國巨大的找礦勘探需求相比,找礦工作投入的資金相對緊張。因為資金問題,許多勘探機構長期不能對設備進行更新換代,找礦人員待遇普遍較低,影響了工作積極性,阻礙了找礦工作的優質高效推進。實際工作中,因為資金缺乏無法購買先進設備,不得不使用老舊設備,導致找礦隊伍在復雜地質環境下工作開展緩慢滯后,甚至影響最終結果的情況屢見不鮮。
2.2 管理制度不完善制約著地質找礦工作的健康發展
地質找礦工作工作環境嚴苛、技術含量要求較高,人員組成復雜,想順利開展工作,必須以規范科學的制度為保障和準繩。當前,我國具有數量龐大的地質找礦隊伍。隊伍組成來源非常復雜。有的是國家委派的勘察隊伍,有的的是大型企業組織的勘測隊伍,還有的是地方政府結合當地投資方組建的勘測隊伍。由于國家缺乏對地質找礦隊伍的管理和規范,許多隊伍對自身定位不清,商業化和公益化分也相對模糊。由于地質找礦工作具有高風險,高收入的行業特點,導致部分地質找礦隊伍只顧私利,不為國家大局著想。而國家對地質找礦行業管理制度的不完善,更給少數隊伍趁機謀取私利創造了機會,從而導致國家經濟利益和環境資源的巨大損失。
2.3 地質找礦工作缺乏行之有效的市場機制和利益分配機制
長期以來,我國在地質找礦領域一直市場機制和利益分配機制方面的空白。由于找礦行業特有的高風險、高利益特點,對于市場風險分擔和利益分配提出了明確的要求。雖然我國的社會主義公有制經濟占主體的國家經濟制度及國家所具有的人力、物力等資源優勢使得在地質找礦中,國家勘察隊伍往往會占據主導地位,但由于各自立場的不同,代表的利益集團的不同,導致在地方礦藏的開發中,部分地方勘察隊與國家隊伍長期存在著利益分歧。雙方在利益分配方面難以達成共識,影響了地質找礦工作的順利進行。
2.4 創新型人才匱乏是地質找礦工作無法實現質的飛躍的根本原因
人員結構不合理,創新型人才缺乏,是當前我國地質找礦行業存在的一個顯著問題。目前,我國地質找礦隊伍中人員構成中占大多數的往往是實踐操作型人才,創新型人才比例嚴重偏低,是整個隊伍的創新能力薄弱的根本原因,進而導致很多對技術要求較高的找礦工作難以展開,對地質找礦工作的順利進行造成巨大影響。
3 解決辦法
3.1 加大國家對地質找礦工作的主導力度和資金投入
國家和地方政府要加大對地質找礦工作的資金投入,充分利用各種社會資源保障地質找礦工作的順利展開。政府投資或引入民間資本,設立地質找礦工作專項資金,專門用于找礦隊伍設備更新換代和技術創新工作。同時,針對找礦工作環境復雜苛刻,地方勘測隊伍能力不足以滿足找礦工作的情況,由國要委派更好水平的專業隊伍,從人員、資金、設備等方面給予最大支持,確保勘測工作快速、順利、有效地開展。在分配資源時,從整體利益出發,側重于國家勘測項目。對于開采資源可能對當地自然環境造成破壞的情況,國家要投入專項資金,做好當地環境保護工作。
3.2 完善地質找礦管理制度
針對我國目前地質找礦隊伍人員復雜、管理薄弱的情況,建立健全地質找礦行業管理體系,完善地質找礦行業監督管理制度,規范勘測隊伍和勘測人員的行為,進行及時有效的監管,使地質找礦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同時,通過完善有效的管理制度和激勵措施激發勘測人員的工作積極性,推動地質找礦工作的有效開展。
3.3 強化創新型人才的培養力度
地質找礦工作是工業發展的基礎前提。地質找礦創新工作開展的好壞直接關系到我國工業經濟發展的水平。加強地質找礦創新型人才的培養,是提高地質找礦工作創新水平的根本方法。創建科學系統的人才培養體系,營造適宜創新工作開展的外部環境,結合地質找礦實踐,培養人才的創新意識,不斷提高人才的創新能力。按照“優勢互補,相互合作”的原則,共同承擔勘探項目,在尋找和開采礦產資源的過程中完成對新知識、新技能、新模式的學習和實踐??睖y隊伍管理人員要充分發揮指導引領作用,引導工作人員將理論知識和尋礦采礦的工作實際結合起來,并從中提煉出創新點,完成創新型人才的鍛煉與發展,逐步壯大隊伍,實現整個隊伍的創新能力提升。
3.4 進一步推進地質找礦工作的現代化
信息收集與整理是地質找礦必備的前期準備工作之一??睖y隊伍要對目標周圍自然環境、地質條件乃至歷史事件、人群生活習慣特點等方面進行大量的信息收集與整理工作。從海量的信息中,找到與地礦有關的情報,為尋礦工作提供脈絡清晰的線索??睖y礦產時,要注意對自然規律和先進工具的把握和運用,做到目的明確,思路準確,手段科學。建立礦物信息綜合評價檔案,綜合考量自然條件、礦產儲量、經濟成本等信息,實現勘探采礦方法的最優化。科學合理安排勘測工作,充分發揮每個人員和設備的特點,加強先進科技在找礦過程中的應用,提高工作效率。
地質找礦工作擔負著推動國家經濟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任。各級政府和主管部門要高度重視地質找礦工作的發展。針對地質找礦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改革創新,加大國家對地質找礦行業的扶持與引導,完善地質找礦管理制度,加大對新型人才的培養,不斷提高礦物勘測技術,從而推動我國地質找礦工作的高速健康發展,提高其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
參考文獻
[1]延輝.地質找礦工作中的重點難點問題[J].科技傳播,2012(7).
[2]陳韋伶,秦宇陽,連覓真,等.地質找礦工作中的重點難點問題探討[J].大科技,2013(2).
[3]徐培根,孔銳.地質找礦工作中的重點難點問題探討[J].資源與產業,2010(1).
[4]孫巖,張瑩,郭倩.分析地質找礦中存在的問題與相應策略[J].建筑學研究前沿,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