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羽
陳怡,一度被稱之為保險界的“美女高管”,30多歲就成為業界聚焦的對象,她帶領的泛鑫保險代理公司成功擠進中國保險代理公司十強。但是,隨著公司“長險短做”的經營模式資金鏈的斷裂,“美女高管”的光環也隨之失落。
所謂的 “泛鑫創新模式”,實質則是觸犯了法律底線的集資詐騙。7月10日,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依法公開開庭審理了原上海泛鑫保險代理有限公司實際控制人陳怡、原顧問江杰集資詐騙一案。該案將擇日宣判。
時隔一年 “美女高管”出庭受審
1979年出生的陳怡于2001年大專畢業,同學們對她的印象是為人溫和可親,但“會來事”。2003年開始保險銷售,
2007年,中國保險業風起云涌,被稱為是中國保險業潛龍在淵多年后寶劍出鞘之年。同一年,處于起步階段的保險中介行業也憑風借力開始蛻變,上市、并購、重組、退出等各種事件讓人眼花繚亂,保險企業家孵化平臺、復合營銷計劃、博士軍團、專家問診模型等概念層出不窮。
成立于2007年的上海泛鑫保險代理有限公司,當時只是一家只代理財險業務的小公司,在行業巨頭們的大動作之下,泛鑫保險代理公司的成立顯得勢單力薄,平淡無奇,注冊資金50萬元,業務局限于理財險代理。
這個小公司在兩年后迎來了陳怡。2009年,陳怡從太平洋安泰人壽離職,和其他5人組成創業團隊加盟泛鑫保代,這家公司從此進入保費規模迅速膨脹的時代,成為全國新單業務增長最快的保險代理公司之一。而在短短兩年時間,陳怡完成了從“新人”到公司控制人的轉變。
公開資料顯示:2010年泛鑫保費收入1500余萬元,2011年達1.5億元,2012年就增長至近5億元。而根據2012年全國保險中介市場報告,上海的保險代理機構共有115家,保險代理機構實現保費收入28.17億元。顯然,2012年上海泛鑫近5億元的保費收入占據壽險保費的近四成。就當所有人都認為上海泛鑫“神話”將延續下去的時候,網上一則“上海泛鑫美女高管攜5億元巨款外逃”的微博在坊間流傳。
隨即,公安部證實,2013年8月12日,上海公安局接到報案,上海泛鑫保險代理公司實際控制人陳怡涉嫌經濟犯罪且已潛逃,上海公安局立案調查發現,陳怡案發前已潛逃境外。一夜之間,上海泛鑫的“神話”徹底破滅。
2013年8月15日,跑路事件震驚了國內整個保險業。同日,海保監局發布簡要公告:“在檢查中發現上海泛鑫保險代理有限公司擅自銷售自制的固定收益理財協議,上海市公安機關已立案偵查。”
2013年8月19日,中國警方與斐濟執法部門通力合作,在斐濟成功抓獲涉嫌經濟犯罪人陳怡,并于8月19日晚將陳押解回國。
在跑路近1年之后,曾經引爆保險市場的“美女高管”陳怡跑路案,近日在上海市一中院開庭審理,詳細案情也隨之浮出水面。由于該案涉嫌詐騙金額巨大,涉及被害人眾多,受到社會的廣泛關注。庭審當天,大量受害人及媒體聚集到了法院門口。
庭審開始后,陳怡被法警帶上法庭。被羈押了大半年的陳怡衣著依然干凈、整潔,但清瘦的臉龐上卻寫滿了憂郁,上法庭時甚至都沒有抬頭看一眼坐在第一排翹首以盼的母親。
開庭當天,與陳怡一起受審的還有上海保險中介巨頭泛鑫保險代理公司的顧問江杰。據悉,同時涉案的原泛鑫保代5位合伙人之一的譚睿,法庭表示將對其進行另案處理。
長險短做 資金鏈斷攜款潛逃
根據公訴機關的指控,陳怡、江杰在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間,代理了昆侖保險、陽光人壽等六家保險公司的業務,采取長險短做的形式,把20年期的壽險包裝成1到3年期,年收益率10%的理財產品,通過招聘400多名保險代理人,在江浙滬向4400多名客戶推銷,收取保費13億多元,套取10億多元,造成3000余人損失8億元。
據悉,泛鑫作為保險代理公司,主要就是通過幫助保險公司賣保險來收取傭金。陳怡表示,長險短做的方式是當初的合伙人譚某做的決定,她只是聽說,但并不直接了解,譚某表示可以通過這些資金做其他業務獲取利益,但她本人一直希望通過表面優秀的業績來吸引風投。
庭審當天,陳怡在庭上承認,介紹客戶1萬元的保費,泛鑫可以拿到110%的傭金,也就是1.1萬元。不過,只有投保的第一年保險公司才會給這么高的傭金,20年期的保險可以拿到的全部傭金不到兩萬,保險公司賺的是長期的錢。
于是,譚某和陳怡開始在暗地里操作不合法的業務,將20年期的保險長險短做,拆分成1-3年的理財產品賣給客戶。
客戶由代理人直接尋找,大多都是代理人的親戚朋友,代理人與客戶在銷售過程中達成口頭或書面協議。
2012年6月之前,泛鑫將投保費的70%-80%給予代理人,但是其需要承擔到期支付客戶本息的職責,所以只有找到更多的客戶才能完成任務。當發生代理人離職或沒有新的保單時,虧損直接轉嫁給了公司。
2012年6月之后,泛鑫針對這個問題進行了改革,公司支付20%的傭金給代理人,并承擔支付客戶本金的職責,代理人只需支付客戶的利息。也是從改革之后,公司所有的收入都交給了陳怡。陳怡的9張銀行卡中,進出資金總額達到7.7億元。
2013年6月,泛鑫資金鏈斷裂,公司賬面上出現了六七千萬元的漏洞,發現公司的情況已經無法挽回,陳怡開始準備出逃。通過套現,陳怡帶走泛鑫公司5000余萬元。并通過地下錢莊,將錢轉入江杰在境外開設的賬戶,并與男友江杰一起經香港離境。
陳怡在法庭上表示,2013年7月28日,她與江杰在將近5000萬元港幣轉至香港地區后,攜帶83萬余歐元等現金和首飾、奢侈品等財物潛逃境外。而非外界所傳的5億元人民幣。
然而,此時泛鑫公司共支付本息3億多元,需要支付給客戶的到期本息已達七、八千萬元。
“美女高管”為情人辯白endprint
陳怡、江杰所犯罪行適用哪些法律條文?檢方稱,被告人陳怡、江杰以非法占有為目的,使用詐騙方法非法集資,數額特別巨大并且給國家和人民利益造成特別重大損失,其行為均觸犯了《刑法》第一百九十二條之規定,應以集資詐騙罪追究刑事責任,并應依據《刑法》第二十五條第一款、第一百九十九條之規定處罰。
《刑法》第一百九十二條將集資詐騙罪定義為以非法占有為目的,使用詐騙方法非法集資,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第二十五條第一款是對共同犯罪的定義,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第一百九十九條規定觸犯了第一百九十二條、第一百九十四條、第一百九十五條規定之罪,數額特別巨大并且給國家和人民利益造成特別重大損失的,處無期徒刑或者死刑,并處沒收財產。
在法庭上,陳怡、江杰對起訴書陳述的事實沒有異議,但對集資詐騙罪的罪名不認可,陳怡認為自己的行為屬于職務侵占罪。同案被告人江杰認為罪名的指控與事實不相符。
庭審中,陳怡坦言,她與本案的另一被告人江杰其實是情人關系。
陳怡稱,2011年兩人相識,2012年,江杰被陳怡以100多萬元的年薪招募進泛鑫公司,擔任顧問,并負責戰略和運營。
按照陳怡的說法,最初,她將江杰招進公司是為了使公司的制度更為規范,并希望江杰能為公司找來風投以求長遠發展。
陳怡明確表示,所有的一切都是她與公司內的其他管理人員操作的,而江杰根本不知情,直到2013年的5、6月份出逃前夕,江杰才知道了一些公司的“隱秘”盈利方式——“長險短做”。
據悉,江杰原是光大永明人壽分管中介的總經理助理及光大永明浙江分公司負責人,2012年陳怡花重金聘請其做公司的高級顧問,和陳怡一起負責財務事宜。
庭上,江杰辯稱,自己有多年的行業經驗,如果可以預見到公司資金會斷裂,不會加入泛鑫。“我一直在做上市的規劃,如果知道是這種模式,我也不會花費這么長時間做無用功。”
江杰說,知道實情后,自己立即召開了會議,要求停止公司所有的理財業務。江杰同時表示,泛鑫理財業務是他進公司前一直有的,他除工資外從沒拿過其中的任何利潤。
雖然江杰堅持稱自己一開始并不知道內情,直到2013年3月找會計事務所對公司財務資料進行統計分析后才首次直到公司的財務狀況。
不過,公訴人和審判長卻對兩人上述的說法提出了疑問:因為,作為一名從事保險業近30年的資深人士,又加上公司高級顧問的身份,理應知道公司運作的內幕。
在案件審理當天,法庭不但披露了陳怡在代理保險中長險短做的操作方式,還首次披露了陳怡實際控制了浙江兩保險代理公司,分別為浙江永力保險代理有限公司湖州分公司和杭州中海盛邦保險代理有限公司,這也使得該案影響范圍擴展至江浙滬。
值得一提的是,一百余名“泛鑫案”受害者,通過律師代理集體訴訟的方式,已獲得相關保險公司的全額或90%額度的賠償。其中,保險合同上非本人簽名,均獲100%的損失賠償;保險合同是本人簽名的客戶,獲90%的賠償。
業界反思迎來保險中介整頓年
據該案審判長表示,該案將擇日宣判。
如今,等待著“美女高管”的唯有法庭的宣判。但是,泛鑫案的影響遠沒有結束,陳怡跑路事件發生后,在保險業內引起了巨大反響。
把保險產品改頭換面、長險短做套取傭金并承諾過高收益的這種保險中介銷售亂象做法已經引起了監管層面的高度重視。該案不僅直接導致了數千受害人損失數億,國內多地保監局重大人事變動,保監系統還啟動保險中介業務整頓規范年,在全國保險中介掀起了一場監管風暴。
在今年4月召開的“全國保險中介監管暨中介市場清理整頓會議”上,保監會主席項俊波要求此次全面清理“不走過場,不留死角”。為此,多地保監部門已將2014年定為保險中介業務“整頓及規范年”。保監會數據顯示,2014年1季度,保險中介機構“瘦身”,同比減少33家。
根據工作要求,此次將徹底清理虛假掛名的保險銷售從業人員,打擊保險中介機構擾亂市場秩序、侵害保險消費者利益的行為,查處保險公司利用保險中介機構違法套取費用等行為,對違法違規的機構及人員依法清理一批、處罰一批、規范一批。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