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小娟

近日,阿里巴巴(中國)網絡技術有限公司發布了2014年1~6月《珠三角中小企業外貿指數報告》,報告從一達通平臺上500家固定企業樣本進行分析調查。結果顯示,2014年上半年景氣度受季節性影響波動明顯,不及2013年同期水平,外貿呈現下行態勢,同時出口商品價格連續6個月持續走低,整體格指數明顯不如上年同期水平,價格低迷現象較嚴重。報告預測,在采購旺季到來前,7~8月的外貿景氣度可能在6月景氣指數周圍徘徊。
一達通副總經理肖鋒表示,雖然上半年外貿形勢不佳,但隨著下半年出口訂單季節性復蘇,以及政策落實的效果逐步顯現,對全年外貿總量和盈余整體增長依然保持謹慎樂觀的預期。
上半年景氣度波動明顯,外貿呈現下行態勢
一達通平臺500家固定企業樣本經營景氣度調查結果顯示:2014年6月珠三角中小企業外貿擴散景氣指數(擴散景氣指數0~200)收于99.06,低于臨界點0.94點,環比上月下降2.5點,同比上升0.41點,反映2014年6月中小企業外貿景氣程度小微下滑,呈現季節性波動。
從過去6個月外貿景氣指數走勢可以看出,受春節假期的影響,2月景氣指數回落至低點,3月后春節假期影響逐漸消除,外貿景氣指數開始小幅上升,一直持續到5月,進入6月外貿采購淡季后,景氣指數小微下滑。
2013年節假期也落在2月初,因此2月也是外貿景氣指數的低谷期。同樣,3月在春節因素消除后,指數大幅攀升,收于105.57點。自4月開始,指數逐漸小幅下滑,到6月落在98.65。因此,2014年外貿景氣指數走勢基本與上年同期接近,但3月指數反彈力度遠不如上年同期,漲幅較平緩。上半年雖采購淡季影響延后2個月,但整體上半年外貿景氣度不如上年同期。
從2013年下半年的走勢來看,預計2014年9月開始進入圣誕采購旺季,可能持續兩三個月,預計在年底結束。在采購旺季到來前,7~8月外貿景氣度可能在6月景氣指數周圍徘徊。
價格連續6個月走低,整體價格低迷的態勢惡化
一達通平臺全樣本監測結果顯示,2014年6月珠三角中小企業外貿出口商品價格指數總體收于64.75點,低于臨界35.25點,延續上月的環比下滑趨勢,反映2014年6月中小企外貿出口商品價格繼續整體下滑走低,商品價格分布不均衡,年度內附加值較高產品或訂單尚未形成季節性規模,整體下滑趨勢比較顯著。
深圳市興吉勝電子有限公司總經理賀國棟明顯感覺到了出口價格壓力。他認為,目前中小企業面臨整個行業市場競爭無序的問題,“比如大小規格一模一樣的同款產品,價格范圍從2~200美元都有,那么我們的客戶在選擇時可能會選擇中間價格的,30~50美元的,但是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高附加值的產品賣不起高價,只能跟著大部分廠商往中間價格走,把利潤壓到最低?!?/p>
報告顯示,過去6個月出口商品價格指數連續6個月走低,且從2月開始價格指數一直位于臨界點之下,與上年2~4月出口商品價格指數連續3個月走高,5~6月才小幅下滑,同時價格指數多數月份在臨界點之上的形勢截然不同。且從整體數值上看,2014年上半年價格指數明顯不如上年同期水平,價格低迷現象較嚴重。
基于2013年下半年的走勢可以看出,2014年下半年中小企業外貿出口商品價格有可能會持續小幅波動,預計在7~10月份的逐步回落后,11月份開始小幅反彈。
6月9大重點行業價格指數結果對比顯示,除紡織服飾鞋帽制造業與非金屬制造業價格仍然堅挺外,其他7大行業價格指數均低于臨界值,其中家具制造業、金屬制造業及電氣機械與器材制造業環比降幅較大,跌幅均在20%以上。而非金屬制造業雖然具備價格優勢,但與5月相比,環比下降26.62%。另外,本月設備制造業價格指數連續三個月下滑,需要預警。
外貿出口總額增長勢頭不足
一達通2000家固定樣本企業監測結果顯示,2014年6月珠三角中小企業外貿出口總額同比增長為-0.67%,增速相比5月雖有小幅提升,但外貿增長勢頭仍然不足。
9大重點行業監測結果顯示,6月各行業間在增勢上出現分化,除金屬制造業與設備制造兩個行業出口額微量下滑外,其他行業出口額環比皆有小量增長,其中儀器儀表制造業增幅最大。
上半年整體結果顯示,9大行業出口在2月受傳統春節假期因素影響明顯下滑后,3月開始呈現不同程度回升,與上年同期趨勢一致。而4~6月份,各行業出口額趨勢存在一定差異,紡織服飾制造業出口額同期逐步小幅回升,皮毛革羽、家具、金屬制品和計算機通信制造業4大行業出口額則呈現“N”型波動,另外儀器儀表、紡織服飾及非金屬制造業在4月出口額小幅下降后,5~6月再次微幅上升。
2013年下半年各行業的出口走勢,可以預計9月或10月左右9大行業會進入一個低點,圣誕采購季開始后各行業出口額可能持續上升,直至來年第一個月。
下半年外貿形勢能否改觀?一達通副總經理肖鋒認為,隨著要素成本和匯率的自然增長,而出口商品價格提升幅度極其有限,部分產業甚至下滑,導致制造業盈利空間不斷被壓縮,如何改善企業的盈利狀況,降低流通服務成本、提升交易服務條件,特別是金融服務條件,是當務之急。
顯然,國務院已經高度關注這個現象,繼上年8月【國辦發2013第83號】文后,2014年4月又出臺【國辦發2014第19號文】,都是為保障外貿穩定增長的一系列強力舉措,包括最大限度降低政府性服務環節的各項費用、提升貿易便利化水平,特別是鼓勵市場化的外貿綜合服務企業、跨境電子商務應用等新業態發展,這些都將提升我國外貿企業在國際市場中的競爭活力。“隨著下半年出口訂單季節性復蘇,政策的落實的效果也將逐步顯現,因此,我們對全年外貿總量和盈余整體增長依然保持謹慎樂觀的預期?!毙やh說。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