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范富文
結隊偷“油”的碩鼠
文/范富文
他們是南京市江寧區東山街道大里社區的四名干部,被群眾稱為偷“油”的四只碩鼠。
2010年12月,南京市加強保障房建設,選中了大里社區一塊3500畝左右的土地。因社區協助街道開展拆遷工作,征地的青苗、遷墳補償等費用,自然由社區負責支付發放。這項工作接近尾聲時,大里社區還有近千萬元的拆遷安置款還未用完。1955年出生的村官魏田雙見錢眼開。于是,他將社區居民委員會主任魏啟祥、社區黨支部副書記兼會計李德英、社區居委會副主任孫金福這些主要領導召集到一起開會,商討著如何套用、瓜分征地拆遷款。
是年春節前,會計李德英虛列了一張53.21萬元的外地戶拆遷青苗補償單據,送給魏田雙“審批”。李德英經過一番操作,編了周玉祥等21個假名,均由其簽字,她將其中的8萬元套出來私分,每人分得2萬元。
嘗到了甜頭,魏田雙等四人一發不可收拾,2011年和2012年春節前,他們均如法炮制,且分工明確:魏啟祥、孫金福編造假名,李德英虛列青苗,魏田雙審批簽字,三年一共套出36萬元,用于私分,每人分得9萬元。
其實,大里社區征地拆遷規定每拆遷一戶,獎勵工作組300元—400元。魏田雙和魏啟祥是社區領導,不具體參加拆遷,沒有編入拆遷工作組,因而也享受不到拆遷獎勵。然而,這“堤內損失要從堤外補”,他倆又將目光瞄向了拆遷款,商量著“造個單子”,也給自己發點“獎金”。于是安排社區干部李云飛(化名)虛列了份拆遷補償單據,共計12萬元。見魏田雙、魏啟祥肆無忌憚地撈錢,作為經辦人,李德英瞅著眼紅,便想要一點“補助”。進而,她分別以青苗補償名義造了2萬元、4.78萬元的假單子,套出了6萬元。
案發后查明:魏田雙利用職務之便,在南京市保障房上坊片區、東山經濟開發總公司等項目征地過程中,采用虛列青苗補償等方式,貪污拆遷資金共計人民幣188.782萬元。
魏田雙肆意貪污,帶了壞頭,其他人也跟著效仿,把拆遷款當唐僧肉,找出各種理由,變著法兒啃。2011年1月,李德英家的老房子拆遷,政府已按拆遷政策規定給予了補償。李德英找不出多少要錢的理由,又把老房子問題向魏田雙提出來,說補償不足,要求額外補助。魏田雙當即點頭同意,李德英得令,立即造了三張合計8萬元的假單子進行貪污。這些年來,魏田雙巧立名目,從李德英處拿了上百萬元。為了堵住李德英的嘴,他除了對其有求必應,還額外照顧,主動提出要給予補助,用拆遷款送人情,讓其造單子讓他批。李德英正求之不得,又分兩次共造了11萬元的假單子,進行貪污。
魏田雙、李德英帶頭貪污,孫金福也不甘落后,他也采取虛列青苗補償費的方式,侵吞拆遷補償款共計人民幣3.05萬余元。魏啟祥除了貪污拆遷款,還單獨受賄,計人民幣16萬元。
魏田雙等人被錢蒙了眼,迷了心,貪婪擊退了恐懼,誘惑侵蝕理性,一門心思貪污受賄,一個個貪績顯赫。魏田雙單獨及伙同他人貪污241萬余元,其中有205萬元進入了他個人腰包;魏啟祥單獨及伙同他人貪污48萬元,其中15萬元進入他個人腰包;李德英單獨及伙同他人貪污61萬余元,31萬元被她攬入個人腰包;孫金福單獨及伙同他人貪污39萬元,他自己拿了12萬元。
過去有種說法,“小老鼠,上燈臺,偷油吃,下不來”。小老鼠僅僅偷燈臺里的油就下不來,何況魏田雙等四人跳進“油”海里偷“油”,雖然喝飽了“油”,但上不了岸,終于難逃滅頂之災。就像時節,“花的哭泣、樹的抗議、草的恐懼,都擋不住冬天的來臨。”
魏田雙、魏啟祥、李德英、孫金福手拉手地落入法網,等待著法律的制裁。
2013年7月,南京市江寧區人民法院經過審理,對魏田雙等犯罪嫌疑人作出一審判決。魏田雙因犯貪污罪、受賄罪和濫用職權罪,三罪并罰,獲刑19年,沒收財產45萬元。魏啟祥也因貪污罪、非國家工作人員受賄罪及濫用職權罪,獲刑14年,沒收財產20萬元。李德英因犯貪污罪和濫用職權罪獲刑8年6個月,沒收財產10萬元。孫金福因犯貪污罪獲刑10年,沒收財產15萬元。
編輯:成韻 chengyunpipi@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