戎旭
毛澤東同志一向喜歡自己動手起草報告、文件,甚至新聞稿。1958年他在《工作方法六十條》中明確提出:“不可一切依賴秘書”。這句話是對當時領導干部作風現狀的折射,至今仍有教育意義,值得我們警醒。
作為一個領導,改作風先要改文風,不能總讓別人當“槍手”,而要自己多動手。文風不正,讓人代勞,“長、空、假”泛濫,這不只是表達僵化、學識淺陋,根子還在于黨性不純、政德不修。
解放初期,譚震林主政浙江,在一次會議上發現有的領導發言時照本宣科,還結結巴巴,便立即叫停,問:“講話稿是你自己寫的嗎?”回答:“秘書寫的!”從此,譚震林要求領導干部講話稿都要自己寫,并限定發言時間。剛解放時,領導干部中“大老粗”不少,精通打仗,可是“做文章”并不擅長。但這樣一逼,不少“大老粗”居然成了“大秀才”。
領導干部親自動筆,不僅是工作方法,而且是工作態度。1981年,中共中央發布了《關于各級領導干部要親自動手起草重要文件,不要一切由秘書代勞的指示》,明確指出“這是一個重大原則問題”。
不可否認,領導工作千頭萬緒,不忙是不可能的。但是工作頭緒越多,越要有清醒的頭腦,善于統攬全局,分清主次,具有“刪繁就簡三秋樹,領異標新二月花”的能力。主動向理論學習,方能言之有理;主動向實踐學習,方能言之有據;主動向群眾學習,方能言之有物。這樣的講話和文章,就能有的放矢,體現時代要求,符合群眾意愿,解決實際問題,讓群眾愿意看、看得懂,愿意聽、聽得進。
“腹有詩書氣自華”,這“氣”,是氣質,更是底氣。少些應酬、多些閱讀,少些空談、多些調研,少些煙酒味、多些書卷氣,這不僅關乎領導干部的個人素養,也關系“中國夢”的成色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