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公車后,各級黨政機關將發放公務交通補貼。國家發改委負責人表示,標準的確定,綜合考慮了公務出行成本、經濟發展水平、社會承受能力、公務出行次數和距離等因素,僅是為了滿足保障基本公務出行需求,并非職工福利。
那么,發放補貼是不是比養車省錢呢?據統計,中央本級2013年“三公”經費財政撥款預算執行數為71.54億元。其中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費42.53億元,占總數的近六成。
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所長賈康認為,車改后首先減少的是車輛購置、運營方面的經費開支,包括與公車相關的司勤人員薪酬開支。其次,將減除今后陸續達到更新年限的公車更新成本。此外,還能減少因油價上漲、停車費增加、司勤人員工資福利開支增加引起的行政成本。
值得注意的是,指導意見提出了補貼標準的上限。此前,一些地方特別是經濟發達地區,發放較高的車補,如杭州市每月最高達到3100元,廣州市天河區最高為2800元,均高于指導意見規定的上限。按照新規定,這些地方的車補將會減少,而改革后政策能否真正落地,人們將拭目以待。
(據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