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世紀20年代,一個叫安德魯的印刷商壟斷著美國賓夕法尼亞州政府的印刷業務。安德魯能在同行中獨大,并不是因為他印刷的產品有多好,而是憑他牢靠的私人關系。
一天,政府要印一份重要的會議致詞,安德魯沒當回事,草草印完了事。這時,一個年輕的印刷工聽到了這個消息。他剛開了自己的小作坊,就想:安德魯印的東西質量那么差,都能干政府的活,我為什么不能,不如我印一些跟他比比。同行聽說后,勸阻道:“安德魯能霸占政府業務,自然有他的門道,我們這些大印刷商都分不上一杯羹,你又為何自討苦吃?”年輕人搖搖頭說:“正因為大家都知道他有背景,不敢挑戰,他才會自以為是,粗制濫造,這不正好給了我機會?”很快,年輕人找來安德魯印的文稿,重新設計排版,然后將新印好的致詞交給政府,受到了很多官員的好評。
第二年,政府迫于壓力,終止了與安德魯的合作,把業務都交給了年輕人。他就是本杰明·富蘭克林,后來從印刷工一步步成為了作家、科學家、外交家。
富蘭克林的一生很偉大,但最讓他自豪的,還是做印刷工的經歷。臨終前,他要求家人在墓碑上只寫下“富蘭克林,印刷工人”幾個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