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林玉
摘 要 結合紅提葡萄的特征特性,從建園、施肥和灌溉、花果管理、主要病害防治、越冬防寒與刨土幾個方面分別闡述紅提葡萄無公害栽培技術,旨在實現無公害紅提葡萄的成功栽培,進一步提高紅提葡萄的經濟效益。
關鍵詞 無公害;有機肥;紅提葡萄;栽培技術
中圖分類號:S663.1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
紅提葡萄又名紅地球,歐亞種,具有較高的耐壓性、易儲存、耐拉性強的優質特點,且具有較高的可溶性固形物質,并獲得了國際市場的高度認可[1]。在種植過程中,紅提葡萄極易生長,存活率高,枝干強壯,果實飽滿、果粒大、色澤鮮美,肉質脆嫩,且易儲運,產量較高,屬于晚熟葡萄的優質品種之一。目前,已經有越來越多的地區引進該種鮮食葡萄作為栽培的重要品種。由于栽培過程會出現病害,且缺乏有效的防治技術,導致紅提葡萄減產、減重,阻礙了紅提葡萄的發展。因此,建立起有效的無公害紅提葡萄栽培技術就顯得十分重要。
1 紅提葡萄的建園
(1)需要良好的空氣環境,沒有污染,水源充足。
(2)選擇地勢較高的坡地種植,陽光充足,通風;土壤偏干,有良好的澆水條件,四周保持通透,無高大建筑物的遮擋;道路規劃處一條主通道,有方便的交通。
(3)土壤的有機含量充足,選擇沙壤或壤土地塊,土壤酸堿性為中性或微酸性,避免在低洼積水地帶種植;種植地帶的排水條件優良,電力設備齊全;土壤不含有有害重金屬離子,避免對人體產生危害;地下水位以低于10 m為宜[2]。
(4)對紅提葡萄的果粒進行疏散的選擇,有助于葡萄的果粒間隙充足,避免讓果粒過于密集,以減少病害的發生。
(5)葡萄的支架選取應讓其為東西走向,支架之間間隔3 m,架面向北爬升,以全面吸收到各個方向的陽光;采取南北走向的籬架,行距為3 m,株距為1 m,根據實際情況而定。若有南北較狹長的地帶,且為南北向,則需要向東爬升。
(6)在深翻葡萄進行定植之前,在冬季深耕翻地,按照量好的行距挖溝,寬度、深度大于50 cm,于表土和里土存放植株。挖好溝后,在溝底播撒厚度為10 cm的玉米秸等含有機物較多的作物,并加入10 kg每667 m2的尿素,有助于促桿分解有機物。接著播撒5 000 kg農家肥、50kg復合肥,按實際需要量施放;加上表土混合均勻填入溝底后覆底土,灌水沉實,松土保墑。
2 施肥
2.1 基肥
施放基肥,將基肥秋季有機肥與化肥進行混合施放,有機肥可選擇腐熟了的豬肥、雞糞以及油渣,施用量為2~3 t/667 m2;化肥施用尿素5 kg/667 m2、三料20 kg/667 m2、硫酸鉀15 kg/667 m2;要求施肥量達到全年施肥的一半以上;施肥方法可采用環施、穴施或條施,放放肥厚度可為40 cm。
2.2 追肥
于紅提葡萄的生長季進行追肥,追肥的次數可為2~3次,根據植株的生長情況追肥;根據紅提葡萄的生長季節,在植株的花前、幼果、果粒膨脹期可追肥,每40 kg/667 m2,占全年施肥量的10%~20%;于夏季的7月中旬施硫酸鉀,每次215 kg/667 m2;追肥紅提葡萄生長季節一般追肥2~3次。根據植株長勢和地力進行追肥。尿素追施一般在花前、幼果生長初期及漿果膨大期分次進行,每40 kg/667 m2,占全年施肥量的10%~20%,根外追肥全生育期噴施3次,0.3%磷酸二氫鉀80~100 g/667 m2,于7月初開始追肥;硫酸鉀于7月中旬進行追施,每215 kg/667 m2。生長前期以氮肥為主,后期以磷鉀肥為主。
2.3 灌溉
紅提葡萄的豐收離不開良好的灌溉條件,因此需要給紅提葡萄充足的澆水。在全生育期間澆水8次左右,澆水量為400~450 m3/667 m2。根據紅提葡萄的生長季節澆水,花期澆水需要在萌芽至開花期澆3次水;初花至末花期間不需要多澆水。果粒膨脹期間,從自然落果到果實著色期間,需要大量澆水,于果實的初著色到采收需要25 d左右,此時保持土壤的濕度適宜,但不能進行灌水,以控制果粒的含糖。秋冬季節,紅提葡萄需要下架埋土,在此前的7 d進行1次灌水。如為新建園,則在8月上旬控制澆水量,9月份不需澆水,讓枝干保持成熟。
3 花果管理
3.1 果穗管理
紅提葡萄的果粒大、果穗大,要想保證連年的豐產,則需要控制果穗量,實現營養枝的三分之一不留有果穗;對于一些果穗過大或過小的需要將其摘除,確保每粒果穗重量在1.5 kg以內,每667 m2保持3 000 kg,留穗2 000個左右。摘心綁條時,需要認真處理果穗,果穗過長,則需要掐去占果穗總長度的五分之一的梢尖,讓其保持整齊生長,如有出現2次果花序或果穗需要盡早除掉。一些病態果粒或畸形果粒也需要盡早摘除,避免養分的消耗;果穗避免過多過擠,影響陽光的全面吸收。
3.2 包裝果穗
在繼續果穗的包裝時選擇在花謝后的23 d左右,結束果穗的整形和疏粒,仔細觀察果粒的大小,當果粒大小為黃豆樣時可套袋,套袋選擇白色透明袋。在套袋之前對果穗噴施殺菌劑藥液,待液體充分晾干后方可套袋,做好封口的嚴密性。之后對枝葉進行病蟲害的防治。待紅提葡萄可采收前的14 d內可取出袋子,選擇氣候良好的晴天早上或下午4:00后摘取[3],取代時注意保護紅提葡萄的著色,去袋后3~4 d摘葉,以摘除果穗附近的老葉為主。同時轉果,促使果實著色均勻。
3.3 果實的采摘
果實成熟后適時采摘,不宜過早摘取,進行分批采收,為避免含糖量低、質量差;采摘時小心輕放,握穩穗柄,勿將果穗損壞。及時儲存于低溫裝箱。
4 常見病蟲害及其防治措施
4.1 蟲害的防治
(1)紅提葡萄透翅蛾:采取冬剪的辦法,將被害枝蔓完全清除,以防止越冬幼蟲,蟲期噴滅幼脲3號1 500倍液。
(2)紅提葡萄短須螨:植株發芽前噴3°Be石硫合劑,生長季噴0.2~0.3°Be石硫合劑。
4.2 病害的防治
(1)紅提葡萄白腐病:加強栽培管理的重視,完善管理過程,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一旦發現病害部位立即清除,并在發病后的第一期內噴1次藥液,之后每隔14 d殺一次,連續噴3次。此類藥劑可選擇70%的甲基托布津800倍液或50%多菌靈可濕粉800倍液。
(2)紅提葡萄黑痘病:該種病害主要以預防為主,盡早在植株破芽前就噴灑鏟除劑,藥劑選用0.5%五氯酚鈉混合3°Be石硫合劑,或10%硫酸亞鐵加1%粗硫酸;當生長季時,進行噴藥治理,藥劑可使用1:0.5:200波爾多液、80%大生M—45800倍液或者50%退菌特可濕粉800倍液。
5 越冬防寒與刨土注意事項
紅提葡萄越冬采取埋土防寒的方法,由于紅提根系淺,較容易受凍,冬天寒冷和干旱會造成次年發芽不整,產量大幅度減少,因此覆土厚度應該比當地凍土層厚度略厚,寬度在1 m以上。埋土宜干不宜濕,否則會引起芽體腐爛而降低發芽率。刨土時間宜遲不宜早,最佳時間為當地杏花開。
參考文獻
[1]李燦,于紹成.豫西地區紅提葡萄優質栽培技術[J].山西果樹,2010,11(2):133-134.
[2]梁魁景.紅提葡萄全年管理技術要點[J].農藥市場信息,2011,21(9):221-222.
[3]楊寶臣.紅提葡萄日光溫室栽培管理與病蟲害防治技術[J].中國西部科技,2011,11(13):2-103.
(責任編輯:趙中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