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燕
摘 要 運用數量化研究方法,以自然生態性、美學藝術性、文化歷史性3個標準為基礎。確立植物景觀各個層次影響的因子,建立一個園林植物景觀綜合評價體系。舉例說明了如何把園林植物景觀評價方法應用在現實生活中,比如運用層次分析法求得指標權重等等,建立園林植物景觀評價方法可以更加準確地評定某一個園林植物景觀,每一個不同的園林植物景觀也可以具體制定不同的評定方法。
關鍵詞 植物景觀;評價方法;應用
中圖分類號:TU986.1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
在構建園林景觀時,最主要要注意園林里面的植物和其自身的應用。園林景觀的基礎是園林植物的建設,園林植物的建設也直接影響到整個園林景觀的美觀度,最近幾年,我國在園林植物的發展上有了很大進步,人們對園林景觀也有了更高的要求,愈加突顯了園林景觀的重要性。
為了建設更美觀的園林景觀,必須從細微做起,了解常用園林植物屬性,根據基礎的園林植物建立一個園林景觀評價體系,以這個園林景觀評價體系為基礎修建美麗的園林景觀。但是從古至今都未有一個完整的園林景觀評價體系,所以,為此做出了探討。
1 基本構建
為了構建一個完善的園林植物景觀評價體系,所以在制定評價方法時必須滿足科學性和藝術性、文化性3個方面的統一。植物景觀首先要做到符合人們的生活習性,不能給人們帶來不適,其次應該滿足人們對美的追求,在園林植物外觀上做一個細致的挑選,把實用與美觀并用,植物景觀的建設還應該體現我們國家的歷史,把前人留下的知識文化體現在植物景觀中,讓人們在欣賞植物景觀的同時也能感受到文化歷史的源遠流長。把植物的自然美、藝術美跟意境美體現出來。
1.1 自然生態性
主要包括植物的多樣性、結構豐富度、空間異質性與周圍環境的協調性等,其中植物的多樣性主要包括了研究植物的種類以及存活的數量跟存活的地區。結構豐富度主要根據場地所種的樹種,按照常綠落葉、闊葉針葉和喬灌草的數量和分布進行計算跟統計,空間異質性是指園林植物的外貌和結構中單層水平郁閉型、多層垂直郁閉型、稀疏型和空曠型來區別植物內部格局的特點,環境協調主要指種植植物之間的色彩、形狀等方面是否融合,與各方面的協調性是否一致。
1.2 美學藝術性
主要包括觀賞特性、造型構圖、色彩搭配、時序文化等元素,一般按照植物的觀葉,觀花,觀果和觀樹形來對樹的觀賞價值進行評分分析,造型構圖主要是指植物的平面構圖和立體搭配,色彩搭配主要是按植物的花色、葉色的分配進行評價,時序變化主要以植物的季節變化特征分布來反映。
1.3 文化歷史性
主要從當地特色、人文景觀、鄉土文化和教育功能方面考慮,當地特色是指能夠反映當地特點的園林硬質景觀和軟質景觀,人文景觀可以人民群眾一起參加,鄉土文化是指鄉土文化在具體景觀中的應用,能夠給反應當地的風土人情。
2 評價指標與權重
2.1 評價指標
評價指標中的標準體系主要是靠專業人士所提供的基本標準方法,或者通過問卷調查的形式來進行量化而得出的大眾化的標準。將植物景觀通過劃分等級或者打分制來區分植物景觀的評價。
2.2 權重
在確定權重時,應該兩兩判斷,進行對比與分析,得出較為精準的結果。權重值的結果在評定當中非常重要,體現了每個不同因子不同的重視程度,有時候人們會比較注重植物的外觀,但是,大多數情況下人們還是比較關注健康,所以,還是會選擇有實用性、服務功能強的園林植物。
2.3 評價因子
在各個評價關系中,視覺質量中植物形態,色差與季度的評價因子所占比例更大。在視覺角度中,觀賞植物群體形態和色彩變化的最佳位置是在遠距離中。觀賞植物的個體形態,開花結果所適應的季節變化 則應在近距離中。但是從微妙的人類心理學來說,人們的視線容易受外物的干擾,特別是與本身相對的。比如你看一些花花草草就會注意到枯枝敗葉等于其不相關的雜物上,對他們就會有取舍性的欣賞。相關條件的重要分配必須與人類的感官聯系起來,要達到與人們感官相符的效果。在生態效能的評價條件中一般群落的空間是條件中重視度最高的一項。在一般的人工生態圈中,綠地建設都是以“人化自然”為 掌握方向。在城市有限的土地中,群落空間就能很好的滿足人們的視覺享受與場地不受限制的要求,很好的把握足城市的節奏。在服務的具體評價因素中,觀賞性也是最大的要求,觀賞性受各方面的限制又要很好的與各事物協調,所以在服務評價中極大的強調了觀賞性的重要功能。
一般的綠化帶都具有抗干擾力的功能,在熱鬧的都市生活中,存在各種各樣的噪音,建設綠化帶可以有效限制他的傳播范圍,這也是現代都市人們所希望能夠得到的服務功能。在公園中建立綠化帶,能夠保證舒適性,提供一個與城市不同的可以放松的新鮮場所休息。綠地在城市中所占的重要性在中國來講還不夠重視,限制了我國的綠地開發,使得在植物景觀中綠地的重要性降低。下列是某公園植物景觀的綜合評價表。
從以上的數據得出,第一級植物景觀的主要特點,種類豐富且穩定性強,植物的種植形式也多種多樣。從搭配上來看,植物景觀的觀賞性很強,變化性多,植物景觀的坐落地點好,形成一種標志。疏林草地等級的評價相差比較大,可以對此做一個適當的調整。表中的數據是隨機抽取的所以不能作為一個代表性的標準,在具體的園林景觀評價時應該根據實際情況做出更客觀的評價。
3 結語
園林植物景觀在選擇園林植物的時候首先要考慮到植物的服務功能,在滿足基礎的服務功能之上再考慮植物的美觀與文化歷史性。種植時也要增加植物的多樣性,通過形態各異的植物來增加園林景觀的可觀性,一般可以采取喬灌、灌草、草地的組合形式,這樣的形式容易被大眾接受且有一定的歷史性。在種植時可以采用自然斑塊狀交錯種植的方式,這樣可以凸顯出植物的層次感。種植之后也要注意植物的養護工作,定期對植物進行修剪跟清理工作,保持植物的美觀度,修剪植物時,必須注意每種植物不同的性能保留植物的服務功能,在季節變換時,也要注意保持植物景觀的和諧性,根據植物的實用功能來做一個組合,考慮到整體性的可觀度。
在做一個園林植物景觀時,要根據一個簡單的評價結構,考慮了公園植物景觀的影響因子,以客觀的定量指標和重要的定性指標相結合,建立綜合的評價指標體系,客觀全面地分析整個園林植物景觀。利用分層次的分析法,把園林植物景觀的每一個細節做出簡單明了的評價,使操作起來方便快捷,園林植物景觀的評價要對建設園林植物景觀起到一定的現實意義,工作人員可以根據園林植物景觀評價得到一個大概的藍本,推進園林植物景觀的建設。有些園林植物景觀的評價太過傳統,隨著社會的進步,園林植物種類的增加,為符合大眾要求也必須進行創新,在建立園林植物景觀評價體系時,除了保持傳統文化還要進行創新,評價體系進行了創新就能帶動園林植物景觀建設時的創新,園林植物景觀評價體系跟園林植物景觀是互相聯系的,評價體系應植物景觀而生,植物景觀也為評價體系奠定了基礎。
(責任編輯:趙中正)
摘 要 運用數量化研究方法,以自然生態性、美學藝術性、文化歷史性3個標準為基礎。確立植物景觀各個層次影響的因子,建立一個園林植物景觀綜合評價體系。舉例說明了如何把園林植物景觀評價方法應用在現實生活中,比如運用層次分析法求得指標權重等等,建立園林植物景觀評價方法可以更加準確地評定某一個園林植物景觀,每一個不同的園林植物景觀也可以具體制定不同的評定方法。
關鍵詞 植物景觀;評價方法;應用
中圖分類號:TU986.1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
在構建園林景觀時,最主要要注意園林里面的植物和其自身的應用。園林景觀的基礎是園林植物的建設,園林植物的建設也直接影響到整個園林景觀的美觀度,最近幾年,我國在園林植物的發展上有了很大進步,人們對園林景觀也有了更高的要求,愈加突顯了園林景觀的重要性。
為了建設更美觀的園林景觀,必須從細微做起,了解常用園林植物屬性,根據基礎的園林植物建立一個園林景觀評價體系,以這個園林景觀評價體系為基礎修建美麗的園林景觀。但是從古至今都未有一個完整的園林景觀評價體系,所以,為此做出了探討。
1 基本構建
為了構建一個完善的園林植物景觀評價體系,所以在制定評價方法時必須滿足科學性和藝術性、文化性3個方面的統一。植物景觀首先要做到符合人們的生活習性,不能給人們帶來不適,其次應該滿足人們對美的追求,在園林植物外觀上做一個細致的挑選,把實用與美觀并用,植物景觀的建設還應該體現我們國家的歷史,把前人留下的知識文化體現在植物景觀中,讓人們在欣賞植物景觀的同時也能感受到文化歷史的源遠流長。把植物的自然美、藝術美跟意境美體現出來。
1.1 自然生態性
主要包括植物的多樣性、結構豐富度、空間異質性與周圍環境的協調性等,其中植物的多樣性主要包括了研究植物的種類以及存活的數量跟存活的地區。結構豐富度主要根據場地所種的樹種,按照常綠落葉、闊葉針葉和喬灌草的數量和分布進行計算跟統計,空間異質性是指園林植物的外貌和結構中單層水平郁閉型、多層垂直郁閉型、稀疏型和空曠型來區別植物內部格局的特點,環境協調主要指種植植物之間的色彩、形狀等方面是否融合,與各方面的協調性是否一致。
1.2 美學藝術性
主要包括觀賞特性、造型構圖、色彩搭配、時序文化等元素,一般按照植物的觀葉,觀花,觀果和觀樹形來對樹的觀賞價值進行評分分析,造型構圖主要是指植物的平面構圖和立體搭配,色彩搭配主要是按植物的花色、葉色的分配進行評價,時序變化主要以植物的季節變化特征分布來反映。
1.3 文化歷史性
主要從當地特色、人文景觀、鄉土文化和教育功能方面考慮,當地特色是指能夠反映當地特點的園林硬質景觀和軟質景觀,人文景觀可以人民群眾一起參加,鄉土文化是指鄉土文化在具體景觀中的應用,能夠給反應當地的風土人情。
2 評價指標與權重
2.1 評價指標
評價指標中的標準體系主要是靠專業人士所提供的基本標準方法,或者通過問卷調查的形式來進行量化而得出的大眾化的標準。將植物景觀通過劃分等級或者打分制來區分植物景觀的評價。
2.2 權重
在確定權重時,應該兩兩判斷,進行對比與分析,得出較為精準的結果。權重值的結果在評定當中非常重要,體現了每個不同因子不同的重視程度,有時候人們會比較注重植物的外觀,但是,大多數情況下人們還是比較關注健康,所以,還是會選擇有實用性、服務功能強的園林植物。
2.3 評價因子
在各個評價關系中,視覺質量中植物形態,色差與季度的評價因子所占比例更大。在視覺角度中,觀賞植物群體形態和色彩變化的最佳位置是在遠距離中。觀賞植物的個體形態,開花結果所適應的季節變化 則應在近距離中。但是從微妙的人類心理學來說,人們的視線容易受外物的干擾,特別是與本身相對的。比如你看一些花花草草就會注意到枯枝敗葉等于其不相關的雜物上,對他們就會有取舍性的欣賞。相關條件的重要分配必須與人類的感官聯系起來,要達到與人們感官相符的效果。在生態效能的評價條件中一般群落的空間是條件中重視度最高的一項。在一般的人工生態圈中,綠地建設都是以“人化自然”為 掌握方向。在城市有限的土地中,群落空間就能很好的滿足人們的視覺享受與場地不受限制的要求,很好的把握足城市的節奏。在服務的具體評價因素中,觀賞性也是最大的要求,觀賞性受各方面的限制又要很好的與各事物協調,所以在服務評價中極大的強調了觀賞性的重要功能。
一般的綠化帶都具有抗干擾力的功能,在熱鬧的都市生活中,存在各種各樣的噪音,建設綠化帶可以有效限制他的傳播范圍,這也是現代都市人們所希望能夠得到的服務功能。在公園中建立綠化帶,能夠保證舒適性,提供一個與城市不同的可以放松的新鮮場所休息。綠地在城市中所占的重要性在中國來講還不夠重視,限制了我國的綠地開發,使得在植物景觀中綠地的重要性降低。下列是某公園植物景觀的綜合評價表。
從以上的數據得出,第一級植物景觀的主要特點,種類豐富且穩定性強,植物的種植形式也多種多樣。從搭配上來看,植物景觀的觀賞性很強,變化性多,植物景觀的坐落地點好,形成一種標志。疏林草地等級的評價相差比較大,可以對此做一個適當的調整。表中的數據是隨機抽取的所以不能作為一個代表性的標準,在具體的園林景觀評價時應該根據實際情況做出更客觀的評價。
3 結語
園林植物景觀在選擇園林植物的時候首先要考慮到植物的服務功能,在滿足基礎的服務功能之上再考慮植物的美觀與文化歷史性。種植時也要增加植物的多樣性,通過形態各異的植物來增加園林景觀的可觀性,一般可以采取喬灌、灌草、草地的組合形式,這樣的形式容易被大眾接受且有一定的歷史性。在種植時可以采用自然斑塊狀交錯種植的方式,這樣可以凸顯出植物的層次感。種植之后也要注意植物的養護工作,定期對植物進行修剪跟清理工作,保持植物的美觀度,修剪植物時,必須注意每種植物不同的性能保留植物的服務功能,在季節變換時,也要注意保持植物景觀的和諧性,根據植物的實用功能來做一個組合,考慮到整體性的可觀度。
在做一個園林植物景觀時,要根據一個簡單的評價結構,考慮了公園植物景觀的影響因子,以客觀的定量指標和重要的定性指標相結合,建立綜合的評價指標體系,客觀全面地分析整個園林植物景觀。利用分層次的分析法,把園林植物景觀的每一個細節做出簡單明了的評價,使操作起來方便快捷,園林植物景觀的評價要對建設園林植物景觀起到一定的現實意義,工作人員可以根據園林植物景觀評價得到一個大概的藍本,推進園林植物景觀的建設。有些園林植物景觀的評價太過傳統,隨著社會的進步,園林植物種類的增加,為符合大眾要求也必須進行創新,在建立園林植物景觀評價體系時,除了保持傳統文化還要進行創新,評價體系進行了創新就能帶動園林植物景觀建設時的創新,園林植物景觀評價體系跟園林植物景觀是互相聯系的,評價體系應植物景觀而生,植物景觀也為評價體系奠定了基礎。
(責任編輯:趙中正)
摘 要 運用數量化研究方法,以自然生態性、美學藝術性、文化歷史性3個標準為基礎。確立植物景觀各個層次影響的因子,建立一個園林植物景觀綜合評價體系。舉例說明了如何把園林植物景觀評價方法應用在現實生活中,比如運用層次分析法求得指標權重等等,建立園林植物景觀評價方法可以更加準確地評定某一個園林植物景觀,每一個不同的園林植物景觀也可以具體制定不同的評定方法。
關鍵詞 植物景觀;評價方法;應用
中圖分類號:TU986.1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
在構建園林景觀時,最主要要注意園林里面的植物和其自身的應用。園林景觀的基礎是園林植物的建設,園林植物的建設也直接影響到整個園林景觀的美觀度,最近幾年,我國在園林植物的發展上有了很大進步,人們對園林景觀也有了更高的要求,愈加突顯了園林景觀的重要性。
為了建設更美觀的園林景觀,必須從細微做起,了解常用園林植物屬性,根據基礎的園林植物建立一個園林景觀評價體系,以這個園林景觀評價體系為基礎修建美麗的園林景觀。但是從古至今都未有一個完整的園林景觀評價體系,所以,為此做出了探討。
1 基本構建
為了構建一個完善的園林植物景觀評價體系,所以在制定評價方法時必須滿足科學性和藝術性、文化性3個方面的統一。植物景觀首先要做到符合人們的生活習性,不能給人們帶來不適,其次應該滿足人們對美的追求,在園林植物外觀上做一個細致的挑選,把實用與美觀并用,植物景觀的建設還應該體現我們國家的歷史,把前人留下的知識文化體現在植物景觀中,讓人們在欣賞植物景觀的同時也能感受到文化歷史的源遠流長。把植物的自然美、藝術美跟意境美體現出來。
1.1 自然生態性
主要包括植物的多樣性、結構豐富度、空間異質性與周圍環境的協調性等,其中植物的多樣性主要包括了研究植物的種類以及存活的數量跟存活的地區。結構豐富度主要根據場地所種的樹種,按照常綠落葉、闊葉針葉和喬灌草的數量和分布進行計算跟統計,空間異質性是指園林植物的外貌和結構中單層水平郁閉型、多層垂直郁閉型、稀疏型和空曠型來區別植物內部格局的特點,環境協調主要指種植植物之間的色彩、形狀等方面是否融合,與各方面的協調性是否一致。
1.2 美學藝術性
主要包括觀賞特性、造型構圖、色彩搭配、時序文化等元素,一般按照植物的觀葉,觀花,觀果和觀樹形來對樹的觀賞價值進行評分分析,造型構圖主要是指植物的平面構圖和立體搭配,色彩搭配主要是按植物的花色、葉色的分配進行評價,時序變化主要以植物的季節變化特征分布來反映。
1.3 文化歷史性
主要從當地特色、人文景觀、鄉土文化和教育功能方面考慮,當地特色是指能夠反映當地特點的園林硬質景觀和軟質景觀,人文景觀可以人民群眾一起參加,鄉土文化是指鄉土文化在具體景觀中的應用,能夠給反應當地的風土人情。
2 評價指標與權重
2.1 評價指標
評價指標中的標準體系主要是靠專業人士所提供的基本標準方法,或者通過問卷調查的形式來進行量化而得出的大眾化的標準。將植物景觀通過劃分等級或者打分制來區分植物景觀的評價。
2.2 權重
在確定權重時,應該兩兩判斷,進行對比與分析,得出較為精準的結果。權重值的結果在評定當中非常重要,體現了每個不同因子不同的重視程度,有時候人們會比較注重植物的外觀,但是,大多數情況下人們還是比較關注健康,所以,還是會選擇有實用性、服務功能強的園林植物。
2.3 評價因子
在各個評價關系中,視覺質量中植物形態,色差與季度的評價因子所占比例更大。在視覺角度中,觀賞植物群體形態和色彩變化的最佳位置是在遠距離中。觀賞植物的個體形態,開花結果所適應的季節變化 則應在近距離中。但是從微妙的人類心理學來說,人們的視線容易受外物的干擾,特別是與本身相對的。比如你看一些花花草草就會注意到枯枝敗葉等于其不相關的雜物上,對他們就會有取舍性的欣賞。相關條件的重要分配必須與人類的感官聯系起來,要達到與人們感官相符的效果。在生態效能的評價條件中一般群落的空間是條件中重視度最高的一項。在一般的人工生態圈中,綠地建設都是以“人化自然”為 掌握方向。在城市有限的土地中,群落空間就能很好的滿足人們的視覺享受與場地不受限制的要求,很好的把握足城市的節奏。在服務的具體評價因素中,觀賞性也是最大的要求,觀賞性受各方面的限制又要很好的與各事物協調,所以在服務評價中極大的強調了觀賞性的重要功能。
一般的綠化帶都具有抗干擾力的功能,在熱鬧的都市生活中,存在各種各樣的噪音,建設綠化帶可以有效限制他的傳播范圍,這也是現代都市人們所希望能夠得到的服務功能。在公園中建立綠化帶,能夠保證舒適性,提供一個與城市不同的可以放松的新鮮場所休息。綠地在城市中所占的重要性在中國來講還不夠重視,限制了我國的綠地開發,使得在植物景觀中綠地的重要性降低。下列是某公園植物景觀的綜合評價表。
從以上的數據得出,第一級植物景觀的主要特點,種類豐富且穩定性強,植物的種植形式也多種多樣。從搭配上來看,植物景觀的觀賞性很強,變化性多,植物景觀的坐落地點好,形成一種標志。疏林草地等級的評價相差比較大,可以對此做一個適當的調整。表中的數據是隨機抽取的所以不能作為一個代表性的標準,在具體的園林景觀評價時應該根據實際情況做出更客觀的評價。
3 結語
園林植物景觀在選擇園林植物的時候首先要考慮到植物的服務功能,在滿足基礎的服務功能之上再考慮植物的美觀與文化歷史性。種植時也要增加植物的多樣性,通過形態各異的植物來增加園林景觀的可觀性,一般可以采取喬灌、灌草、草地的組合形式,這樣的形式容易被大眾接受且有一定的歷史性。在種植時可以采用自然斑塊狀交錯種植的方式,這樣可以凸顯出植物的層次感。種植之后也要注意植物的養護工作,定期對植物進行修剪跟清理工作,保持植物的美觀度,修剪植物時,必須注意每種植物不同的性能保留植物的服務功能,在季節變換時,也要注意保持植物景觀的和諧性,根據植物的實用功能來做一個組合,考慮到整體性的可觀度。
在做一個園林植物景觀時,要根據一個簡單的評價結構,考慮了公園植物景觀的影響因子,以客觀的定量指標和重要的定性指標相結合,建立綜合的評價指標體系,客觀全面地分析整個園林植物景觀。利用分層次的分析法,把園林植物景觀的每一個細節做出簡單明了的評價,使操作起來方便快捷,園林植物景觀的評價要對建設園林植物景觀起到一定的現實意義,工作人員可以根據園林植物景觀評價得到一個大概的藍本,推進園林植物景觀的建設。有些園林植物景觀的評價太過傳統,隨著社會的進步,園林植物種類的增加,為符合大眾要求也必須進行創新,在建立園林植物景觀評價體系時,除了保持傳統文化還要進行創新,評價體系進行了創新就能帶動園林植物景觀建設時的創新,園林植物景觀評價體系跟園林植物景觀是互相聯系的,評價體系應植物景觀而生,植物景觀也為評價體系奠定了基礎。
(責任編輯:趙中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