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吉軍 周培花
口腔是病原微生物侵入人體的主要途徑之一,由于經口氣管插管患者不能經口進食和吞咽,咀嚼功能受限,口腔自凈作用和局部黏膜抵抗力減弱,會使大量細菌在口腔內繁殖[1]。然而,口腔護理是臨床上最基本的護理技術之一,尋找一種更好更有效的口腔護理方法有利于降低經口氣管插管導致患者口腔感染及呼吸機相關肺炎(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 VAP)的發生。因此,加強口腔護理,保持口腔清潔,去除牙菌斑,降低口咽部細菌致病微生物的定植,對預防VAP具有重要作用。
我科自2013年11月開始對沖吸式口護吸痰管沖洗口腔護理方法加以改良,收到了較好的臨床護理效果,現報道如下。
抽取2013年11月至2014年4月入住我科經口氣管插管的患者100例,入住時已有口腔疾病或已感染VAP患者除外。將單日入住我科經口氣管插管患者50例,作為對照組,雙日入住我科經口氣管插管患者50例,納入改良組。其中男66例,女34例,年齡38~90歲,平均年齡(66.5±10.5)歲;插管時間為3~7 d,平均(4±1.5)d;二組的性別、年齡均無統計學差異(P>0.05)。
1. 所有患者口腔護理每天四餐后各1次,部位包括牙齒、頰部、牙齦、黏膜和舌,每次時間不少于5 min。二種方法均由二名護士共同操作,備齊用物,給患者做好解釋工作,希望能密切配合,如果患者煩躁,不配合,可利用張口器一個,先檢查氣囊壓力20~30 cmH20,洗凈氣管及口鼻腔分泌物。床頭抬高45°~60°, 解除氣管插管固定膠布,記錄好氣管插管的長度。一名護士固定好患者的頭部和氣管插管導管;另一名護士將導管移至患者一側口角,用電筒檢查口腔的情況,有無口腔異味、牙菌斑、口腔潰瘍、并留取口咽拭子培養送檢。做好一側后再將氣管導管移至清潔區,再完成對側口腔護理。
2. 對照組患者采用傳統口腔護理方法,用止血鉗夾住浸有0.2%氯已定(洗必泰)的棉球擦拭患者口腔各個部位。改良組患者采用沖吸式口護吸痰管沖洗法,持50 ml注射器抽取0.2%氯已定(洗必泰)20 ml加生理鹽水30 ml,去除針頭,接沖吸式口護吸痰管,沖吸式口護吸痰管另一端接一次性負壓吸引器邊刷洗邊抽吸。
3. 二組口腔護理操作完后,更換導管固定膠布,確認好氣管導管的插入長度,并做好準確記錄。
采用二種方法進行口腔護理后均用手電筒檢查舌苔及口腔黏膜有無異常,有無口腔異味、牙菌斑、潰瘍、并每天早晨留取口咽拭子培養,檢查口咽部細菌致病微生物的定植結果,以及VAP等并發癥等結果進行對比研究。
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或fisher′s精確概率進行檢驗,以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口腔護理改良組與對照組比較口腔異味、牙菌斑、細菌定值、口腔潰瘍及VAP,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口腔護理效果比較,見表1、2。
口腔是病原微生物侵入機體的途徑之一,做好口腔護理對清除口腔內細菌數量,改變口腔內環境,維持口腔防御體系有積極意義[2]。經口氣管插管患者由于不能進食,機體免疫力低下,口腔處于經常性開放狀態,增加了口腔感染的機會[3]。經口腔氣管插管的患者口腔內留置有管腔較大的氣管導管和牙墊,固定導管與牙墊的膠布又阻礙了進入口腔內的通道,運用傳統的口腔護理方法,難以進行徹底有效的清潔,極易導致口腔并發癥的發生[4]。傳統口腔護理用具為鑷子、止血鉗等,種類單一,不實用。由于擦拭力度很難掌握,容易造成對口腔黏膜和牙齒損傷,使患者感到不適[5]。改良后的沖吸式口護吸痰管不但減輕了對口腔黏膜和牙齒的損傷程度,而且沖刷力度很好把握,它能更有效的清潔牙內面、牙縫等死角軟垢,與傳統的口腔護理方法相比具有顯著的優越性。沖洗式口護吸痰管由于沖洗液不斷地循環流動、振蕩、沖擊,使寄居或附著于口腔黏膜、舌、牙縫中的微生物脫落而隨沖洗液被吸出,達到清潔口腔、去除口腔異味的作用,較傳統的棉球擦洗法明顯降低口腔感染的發生率[6]。VAP作為氣管插管患者機械通氣常見的并發癥之一,改善口腔衛生可有效預防機械通氣患者VAP的發生[7],兩組對比研究可明顯地看出,改良后的口腔護理方法感染VAP的發生率明顯低于傳統的口腔護理方法。

表1 2組口腔護理3 d時效果比較(例)
注:a:χ2檢驗;b: fisher′s精確概率;與對照組比較,cP<0.05,dP<0.01;VAP: 呼吸機肺炎

表2 2組口腔護理7 d時效果比較(例)
注:a:χ2檢驗;b: fisher′s精確概率;與對照組比較,cP<0.05,dP<0.01;VAP: 呼吸機相關肺炎
改良后的沖吸式口護吸痰管沖洗法,可以明顯降低和預防口腔異味,口腔潰瘍、牙菌斑,病源微生物細菌定值及VAP的發生率,表明該方法對經口氣管插管患者的口腔清潔作用效果明顯,建議臨床推廣應用。
參 考 文 獻
1 吳方苑, 梁慧屏, 吳杰玲. 沖洗法口腔護理在ICU經口氣管插管患者中的應用[J]. 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 2010, 31(12): 1969.
2 李 峰. 強化口腔護理對ICU機械通氣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的影響[J].鄭州大學學報(醫學版), 2011, 46(4): 653-655.
3 鄧 潔, 鄭修霞, 宮玉花, 等. 經口氣管插管患者口腔護理現狀[J]. 中華護理雜志, 2005, 40(8): 623-624.
4 蔣紅燕. 氣管插管術后口腔護理方法的改進[J]. 湖南中醫藥大學學報, 2010, 30 (10): 74.
5 王金明, 孟 煥, 武淑敏, 等. 綜合ICU患者實施個體化口腔護理的效果[J]. 中華現代護理雜志, 2011, 17(6): 660.
6 張蔚然, 王美婷, 張蔚玲. 氣管插管患者口腔沖洗法預防感染效果觀察[J]. 中國消毒學雜志, 2013, 30(7): 659.
7 Mori H, Hirasawa H, Oda S, et al. Oral care reduces incidence of 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 in ICU populations[J]. Intensive Care Med, 2006, 32(2): 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