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德彬 伍發輝
摘要:用無公害雞蛋生產技術和常規飼養技術對羅曼粉蛋雞進行分組對比試驗,結果表明,無公害雞蛋生產技術的羅曼粉蛋雞的產蛋期為385 d(18~72周),試驗組比對照組死亡率和啄癖降低了1.05、3.27個百分點。產蛋期只雞產蛋量比對照組提高1.5 kg。產蛋數比對照組多87 840枚,平均蛋重與對照組相近,產蛋率比對照組提高了3.49%。試驗蛋雞的畸形蛋率、破蛋率與死淘率均較對照組有較大幅度降低。
關鍵詞:無公害雞蛋生產技術;羅曼粉蛋雞;生產性能
中圖分類號:S83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7-273X(2014)05-0015-02
無公害雞蛋生產是以保護人類健康、生產安全、放心、無公害雞蛋為目的生產經營活動,它是以人類社會健康發展和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客觀要求,也是實現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重要途徑。本試驗旨在驗證無公害雞蛋生產技術對蛋雞生產性能的影響,使廣大養殖戶提高養殖效益,生產出無公害安全雞蛋,為無公害雞蛋生產技術的運用提供理論依據。
1材料與方法
1.1試驗動物與飼養管理
羅曼粉蛋雞12 000只,試驗蛋雞產蛋期自由采食,每天添料三次、乳頭式飲水器自由飲水。 試驗于2011年4月16日~2012年11月7日在達州市某禽業農民專業合作社養殖場實施。飼料為正大公司蛋小雞料521、育成料323和蛋雞料324,中草藥添加劑、蛋雞用維生素等。
1.2試驗設計
采用對比試驗設計方法將試驗蛋雞隨機分成兩個組,試驗組6 000只,對照組6 000只。試驗共計504 d,其中預試期(0~2周齡,14 d),飼喂正大521蛋小雞料,正試期490 d分為三階段:育雛期(3~6周齡,28 d),飼喂正大521蛋小雞料;育成期(7~17周齡,77 d),飼喂正大323蛋中雞料;產蛋期(18~72周齡,385 d),飼喂正大324蛋雞料。
1.3試驗方法
試驗組采用無公害雞蛋生產技術(包括:采用無公害雞蛋標準化生產技術進行飼養管理,全程飼喂正大蛋雞系列料,推行以中草藥“三白散”防治雛雞白痢、以中草藥“抗應激散”提高蛋雞抗熱應激能力和產蛋率、以中草藥“加咪麻查石甘散”防治雞傳染性支氣管炎,以液體飲水補充維生素為主控制蛋品質量,以“驅球散”防治雞球蟲的感染,以雞糞厭氧發酵無害化糞污處理等技術應用)。對照組按本合作社以前蛋雞規模養殖日常管理,飼喂自配飼料,飼料中不添加中草藥添加劑。
1.4指標測定
育雛、育成、產蛋階段雞成活率、啄癖發生率;蛋雞產蛋率、蛋重、畸形蛋率、死淘率、料蛋比等。 其中產蛋率的計算方法見下式。
產蛋率=統計期內的總產蛋量/入舍母雞數×統計日數×100%
1.5數據整理分析
利用Microsoft excel軟件對數據進行整理分析。利用卡方檢驗方法進行顯著性統計。
2結果與分析
2.1育成雞成活率及啄癖發生率
由表1可知,試驗組育成雞死亡率比對照組降低了29.58%,啄癖發生率比對照組降低了60.56%。
2.2蛋雞飼料報酬
由表2可知,試驗組的只均產蛋量21.7 kg,比對照組提高1.5 kg,而總產蛋重比對照組提高了8.6%。
2.3蛋雞產蛋性能
試驗蛋雞的產蛋性能見表3。試驗期間試驗組蛋雞產蛋數比對照組多87 840枚,平均蛋重與對照組相近,產蛋率比對照組提高了3.49%。
摘要:用無公害雞蛋生產技術和常規飼養技術對羅曼粉蛋雞進行分組對比試驗,結果表明,無公害雞蛋生產技術的羅曼粉蛋雞的產蛋期為385 d(18~72周),試驗組比對照組死亡率和啄癖降低了1.05、3.27個百分點。產蛋期只雞產蛋量比對照組提高1.5 kg。產蛋數比對照組多87 840枚,平均蛋重與對照組相近,產蛋率比對照組提高了3.49%。試驗蛋雞的畸形蛋率、破蛋率與死淘率均較對照組有較大幅度降低。
關鍵詞:無公害雞蛋生產技術;羅曼粉蛋雞;生產性能
中圖分類號:S83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7-273X(2014)05-0015-02
無公害雞蛋生產是以保護人類健康、生產安全、放心、無公害雞蛋為目的生產經營活動,它是以人類社會健康發展和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客觀要求,也是實現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重要途徑。本試驗旨在驗證無公害雞蛋生產技術對蛋雞生產性能的影響,使廣大養殖戶提高養殖效益,生產出無公害安全雞蛋,為無公害雞蛋生產技術的運用提供理論依據。
1材料與方法
1.1試驗動物與飼養管理
羅曼粉蛋雞12 000只,試驗蛋雞產蛋期自由采食,每天添料三次、乳頭式飲水器自由飲水。 試驗于2011年4月16日~2012年11月7日在達州市某禽業農民專業合作社養殖場實施。飼料為正大公司蛋小雞料521、育成料323和蛋雞料324,中草藥添加劑、蛋雞用維生素等。
1.2試驗設計
采用對比試驗設計方法將試驗蛋雞隨機分成兩個組,試驗組6 000只,對照組6 000只。試驗共計504 d,其中預試期(0~2周齡,14 d),飼喂正大521蛋小雞料,正試期490 d分為三階段:育雛期(3~6周齡,28 d),飼喂正大521蛋小雞料;育成期(7~17周齡,77 d),飼喂正大323蛋中雞料;產蛋期(18~72周齡,385 d),飼喂正大324蛋雞料。
1.3試驗方法
試驗組采用無公害雞蛋生產技術(包括:采用無公害雞蛋標準化生產技術進行飼養管理,全程飼喂正大蛋雞系列料,推行以中草藥“三白散”防治雛雞白痢、以中草藥“抗應激散”提高蛋雞抗熱應激能力和產蛋率、以中草藥“加咪麻查石甘散”防治雞傳染性支氣管炎,以液體飲水補充維生素為主控制蛋品質量,以“驅球散”防治雞球蟲的感染,以雞糞厭氧發酵無害化糞污處理等技術應用)。對照組按本合作社以前蛋雞規模養殖日常管理,飼喂自配飼料,飼料中不添加中草藥添加劑。
1.4指標測定
育雛、育成、產蛋階段雞成活率、啄癖發生率;蛋雞產蛋率、蛋重、畸形蛋率、死淘率、料蛋比等。 其中產蛋率的計算方法見下式。
產蛋率=統計期內的總產蛋量/入舍母雞數×統計日數×100%
1.5數據整理分析
利用Microsoft excel軟件對數據進行整理分析。利用卡方檢驗方法進行顯著性統計。
2結果與分析
2.1育成雞成活率及啄癖發生率
由表1可知,試驗組育成雞死亡率比對照組降低了29.58%,啄癖發生率比對照組降低了60.56%。
2.2蛋雞飼料報酬
由表2可知,試驗組的只均產蛋量21.7 kg,比對照組提高1.5 kg,而總產蛋重比對照組提高了8.6%。
2.3蛋雞產蛋性能
試驗蛋雞的產蛋性能見表3。試驗期間試驗組蛋雞產蛋數比對照組多87 840枚,平均蛋重與對照組相近,產蛋率比對照組提高了3.49%。
摘要:用無公害雞蛋生產技術和常規飼養技術對羅曼粉蛋雞進行分組對比試驗,結果表明,無公害雞蛋生產技術的羅曼粉蛋雞的產蛋期為385 d(18~72周),試驗組比對照組死亡率和啄癖降低了1.05、3.27個百分點。產蛋期只雞產蛋量比對照組提高1.5 kg。產蛋數比對照組多87 840枚,平均蛋重與對照組相近,產蛋率比對照組提高了3.49%。試驗蛋雞的畸形蛋率、破蛋率與死淘率均較對照組有較大幅度降低。
關鍵詞:無公害雞蛋生產技術;羅曼粉蛋雞;生產性能
中圖分類號:S83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7-273X(2014)05-0015-02
無公害雞蛋生產是以保護人類健康、生產安全、放心、無公害雞蛋為目的生產經營活動,它是以人類社會健康發展和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客觀要求,也是實現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重要途徑。本試驗旨在驗證無公害雞蛋生產技術對蛋雞生產性能的影響,使廣大養殖戶提高養殖效益,生產出無公害安全雞蛋,為無公害雞蛋生產技術的運用提供理論依據。
1材料與方法
1.1試驗動物與飼養管理
羅曼粉蛋雞12 000只,試驗蛋雞產蛋期自由采食,每天添料三次、乳頭式飲水器自由飲水。 試驗于2011年4月16日~2012年11月7日在達州市某禽業農民專業合作社養殖場實施。飼料為正大公司蛋小雞料521、育成料323和蛋雞料324,中草藥添加劑、蛋雞用維生素等。
1.2試驗設計
采用對比試驗設計方法將試驗蛋雞隨機分成兩個組,試驗組6 000只,對照組6 000只。試驗共計504 d,其中預試期(0~2周齡,14 d),飼喂正大521蛋小雞料,正試期490 d分為三階段:育雛期(3~6周齡,28 d),飼喂正大521蛋小雞料;育成期(7~17周齡,77 d),飼喂正大323蛋中雞料;產蛋期(18~72周齡,385 d),飼喂正大324蛋雞料。
1.3試驗方法
試驗組采用無公害雞蛋生產技術(包括:采用無公害雞蛋標準化生產技術進行飼養管理,全程飼喂正大蛋雞系列料,推行以中草藥“三白散”防治雛雞白痢、以中草藥“抗應激散”提高蛋雞抗熱應激能力和產蛋率、以中草藥“加咪麻查石甘散”防治雞傳染性支氣管炎,以液體飲水補充維生素為主控制蛋品質量,以“驅球散”防治雞球蟲的感染,以雞糞厭氧發酵無害化糞污處理等技術應用)。對照組按本合作社以前蛋雞規模養殖日常管理,飼喂自配飼料,飼料中不添加中草藥添加劑。
1.4指標測定
育雛、育成、產蛋階段雞成活率、啄癖發生率;蛋雞產蛋率、蛋重、畸形蛋率、死淘率、料蛋比等。 其中產蛋率的計算方法見下式。
產蛋率=統計期內的總產蛋量/入舍母雞數×統計日數×100%
1.5數據整理分析
利用Microsoft excel軟件對數據進行整理分析。利用卡方檢驗方法進行顯著性統計。
2結果與分析
2.1育成雞成活率及啄癖發生率
由表1可知,試驗組育成雞死亡率比對照組降低了29.58%,啄癖發生率比對照組降低了60.56%。
2.2蛋雞飼料報酬
由表2可知,試驗組的只均產蛋量21.7 kg,比對照組提高1.5 kg,而總產蛋重比對照組提高了8.6%。
2.3蛋雞產蛋性能
試驗蛋雞的產蛋性能見表3。試驗期間試驗組蛋雞產蛋數比對照組多87 840枚,平均蛋重與對照組相近,產蛋率比對照組提高了3.49%。